【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20-12-19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中国青年报》2020年12月18日第4版 |
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事迹 |
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事迹展示 |
作者:@李华锡
阅读次数:5711
|
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中国青年报社、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开展的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已连续举办13届。13年来,共产生13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524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以“青春自强 刚健勇毅”为主题,自开展以来,广大高校师生积极响应,寻访青年榜样,弘扬自强精神,在社会上形成了较大的品牌影响力。 活动坚持为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广阔舞台和良好发展条件,为“强国一代”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一批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推报活动的辐射和影响下,坚持与时代同步、与民族共命运,高举“自强不息”的青春旗帜,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余汉明:在抗疫一线“火线入党”
虽然过去了大半年,但在武汉抗疫的那段时光依然让余汉明记忆犹新。 余汉明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他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选择留在武汉。全市小区开始封控后,他看到身边不少年迈的空巢老人无法及时得到照顾,便想着为他们做些事情。 2月23日,武汉市启动实施“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全市范围专项招募志愿者。余汉明和父母商量想要报名参加。刚开始时,父母有很大顾虑。后来,他反复向父母保证,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父母最终同意了。 2月27日,余汉明正式上岗,成为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志愿者的工作内容说起来简单,干起来复杂。”余汉明说,每天晚上9点前,他要整理好小区里居民们第二天要购买的物资清单,确定第二天的采购路线。第二天早上8点半开始在小区门口值守,10点开始采购。 居民对物资要求纷乱不一,品牌、口味、数量都有不同需求。余汉明一一整理,走访多家超市,尽自己所能满足社区居民需求。起初,从8点到17点就能完成所有工作。随着社区隔离时间增加、居民需求增多,余汉明几乎每天要从早8点工作到23点。 “防疫志愿活动对我来说,是人生中独一无二的经历。”他表示,最大收获是看到广大党员冲锋在一线,“党员”这个群体成为自己最大的向往。3月5日,余汉明在志愿期间递交入党申请书。经上级党组织批准,4月1日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个疫情期间“火线入党”的大学生。 4月8日武汉解封后,余汉明加入学校“青春抗疫,与国同航”疫情防控先进事迹学生宣讲团,用朋辈激励的方式共同上好疫情防控这场爱国主义大课。 许成富:求学路上从未停止做“好人”
2016年,广东省饶平县扶贫办到钱塘村一次日常入户调研时,得知高中生许成富热心助人、义务照顾孤寡老人6年生活一事。于是,在当地掀起一阵“学习成富精神、争做有为青年”的热潮,这让许成富成为“广东好人”。 转眼来到2020年,许成富已经是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时间在变,但许成富热心助人的“好人精神”一直没变。 饶平县是重要果蔬生产基地,新冠疫情暴发后,原有销售渠道断裂,上百万斤应季柑橘滞销甚至腐烂于果林中,种植户损失惨重。因此,饶平县政府展开爱心义卖活动,许成富最先报名,“饶平是我的家乡,看到家乡老百姓有困难我不能不帮。” 工作中,他一边深入果林帮助年迈果农采摘柑橘,一边扎根回收点帮助果农搬运柑橘,每日搬运柑橘约1.2万斤,双手都被竹筐割破过,手套磨破是常有的事。活动开展7天来,累计帮助果农销出柑橘8万余斤,挽回经济损失数万元。 疫情期间,许成富还参与当地爱心一对一计划,由爱心人士每月捐出固定金额帮助贫困学生减少务工,增加学习时间。后又组织当地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公益助学计划,由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专门辅导一名受助学生。 在疫情相对缓解后,各地逐渐开始复学返工。为营造安全可靠的复学环境,许成富又积极参与防疫环境消毒活动。复学后,他先是组织开展“衣旧情深、旧物回收”大型公益活动,通过与政府联合,号召当地群众将衣物为主的可回收物品整理打包,筛选清洁后捐往新疆、西藏等地区。今年5月,许成富获评广东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我所做的,不仅仅是我的一分热爱,更是我的一个责任。”许成富说。
宋琦:战胜血癌的青春“斗士” 宋琦永远忘不了18岁那场特殊的“成人礼”。 2014年11月,宋琦的18岁生日刚刚过去一个月,一纸诊断书打破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正值高三的他被确诊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血癌。 宋琦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战役”——化疗、放疗、移植、排异、感染……面对病魔,难忍的疼痛他要忍,难熬的日子他要熬。 “这仗,我打赢了!”2017年2月,当宋琦欢笑伴着泪水地说出这句话时,他终于重返校园,成为一名不屈的“斗士”。 2017年,宋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北大学。“凡不能毁灭我的,必将使我强大。”宋琦凭借心中的“斗士”精神,战胜了病魔,并成为一名大学生,他想要帮助更多人。 “经历过艰难困苦,才更能体会被爱的感动与力量。”宋琦被爱呵护,也为爱坚守。时至今日,宋琦也从未断过与“小白”病友们之间的联络。在病友的微信群里,他一直是主治大夫的“小助理”,主动分享自己的移植经历,用自己的抗“白”故事鼓励病友勇敢面对一切。 5年来,宋琦成为数十名“小白”病友的“私人专家”和“心理医生”,他积极热情地回应每一次咨询与求助。微信、电话、语音聊天……宋琦用温暖、鼓舞着更多的病友,成为他们配合治疗的动力和源泉。 在宋琦的手机上,依旧保存着这样几条微信:“你是急淋B患者的偶像,你的经历给了我继续面对挑战的勇气,祝福你!”“为你骄傲,抗‘白’队伍中的佼佼者,你是我的福星!” 宋琦还将自己曾经获得的关怀与关爱,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服务,加倍回报给社会,已累计志愿时长240个小时。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无奋斗不青春,我要用奋斗回报社会、奉献祖国。”面向未来,宋琦充满信心。 唐玮鲜:勇救路人的95后“白衣天使”
唐玮鲜的梦想是做一名温暖的儿科医生。她希望给这世间的不仅是消除病痛,还要带来温暖、治愈人心的力量。 唐玮鲜是桂林医学院2016级临床本科卓越班学生。今年6月,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实习,22日,当她下班途经浦东新区龙居路时,偶遇了一位晕倒在地的老人,她便毅然向前。 在确认老人意识、呼吸逐渐停止之后,唐玮鲜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急救,并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直至救护车到达。在老人被救护车送走的那一刻,唐玮鲜瘫坐在路边号啕大哭。 唐玮鲜说,自己当时之所以哭,是因为这是她第一次单独靠自己去救别人性命,她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很担心自己的动作做得不到位,有过害怕和恐惧,也一度面临情绪崩溃,而路边好心人也一直在劝她,给了她心里安慰。 “我心里只想着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不是就这样离开了,是不是自己的急救技能不规范、不标准,所以看到老人不见起色,愈发自责的情绪让我久久不能平复……”她说。 “这一经历,也会成为我医学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唐玮鲜认为,面对突发需要急救的情况,心中时刻谨记的弘德善医校训驱使她没有丝毫犹豫就上前施救,而这一切都要基于在校期间老师们所要求的不断练习、扎实自身学识和技能。 7月14日,唐玮鲜获得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荣誉称号。 “23岁,于很多人而言,是人生步步实现规划的初始,于我而言,人生却是刚刚起步。”唐玮鲜说,在不断磨练自我的过程,她希望可以永远葆有急切救治生命的冲动,造就沉稳的心态,永远年轻无惧,去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做更多人的太阳,温暖这个世界。 阿恩克其:走出大山是为更好地回来 阿恩克其上大学之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大山,上大学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反哺家乡。他出生在偏远山村贫困家庭,身为家中长子,背后有5个年幼的弟弟,从小就暗下决心:必须走出大山。 谁知拿到中学录取通知书时,伴随而来的是母亲去世的消息。带着母亲的遗愿和父亲的期望,他成功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为乡里第一个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实现了走出大山的梦想。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离开家乡求学后,阿恩克其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为了帮助更多孩子追逐梦想,2018年夏天,他创建“一心彝意”支教团队。经过无数个日夜地反复策划和培训,团队成员们自掏腰包买下往返车票,一同前往大凉山。自此,凉山里多了14位老师。两年来,团队完成先后三次总共100余天的支教。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阿恩克其的家乡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也是当时全国仅有的52个未摘帽贫困县之一,由于对外信息闭塞,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滞销严重。 2019年,阿恩克其发起农产品“代言人”计划,帮助农户把当地的苦荞、青花椒,推销给高校食堂和企事业单位达成订购协议,成交额达数十万元。他还带领团队在校园中组织“来自大凉山的礼物”暖心义卖活动,获得全校师生大力支持,为学生筹款两万余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家乡农产品滞销严重,他带领团队开启线上直播带货。团队为当地农户提供直播培训线上课程,让农民成为自己农产品的代言人。 一路走来,从一名受助者变成了助人者,他说:“未来我会带领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激励更多青年扛起时代重任,用实际行动与伟大祖国同向同行,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国一代’!” 郭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因为志愿服务,郭强,这个曾经的受资助学生,拥有了公益活动发起人、志愿服务领头人、爱心项目联络人、支教老师等新身份。 郭强出生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一个贫困农村家庭,小时候为给母亲治疗乳腺癌家中积蓄耗尽,家庭被纳入精准扶贫户。随后,他与家人开始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 他知道,要改变现状,只有努力读书一条出路。此后,这个苗家汉子发愤读书,成功考上四川大学。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大学期间,郭强一直努力像当年帮助自己的好人一样,帮助更多人。他开始向人们传递公益环保理念,变卖瓶子和无用书籍,给远方那些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希望。 “从农村一步步走来,我深知志愿服务与成长平台的重要性。”大学里,郭强志愿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歇,他还在泸州合江县与几十名留守儿童一起面对生活的不易,在甘孜九龙朵洛彝族乡中心小学用半个月的时间和200余名孩子一起生活,联系川大给学校装了热水器,给每个孩子发放保温杯、棉衣等保暖物品。 正是因为这些支教经历,让郭强与彝族孩子结下不解之缘。“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明白,对于少数民族山区的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多一份鼓励,多一份关爱!” 后来,怀揣着这样一种投身于西部教育事业的决心,郭强报名并成功入选四川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在2019年毕业之后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开展支教扶贫行动。 在一年的走村入户时间里,他积极为孩子们联系外界爱心人士进行一对一资助,每个月下乡给每个孩子发放150-250元的资助金。 郭强说,这些只是一个开始,从抛弃自卑与懦弱两座“大山”,找到自信与成就感,到坚定挥洒青春汗水奉献西部的信念,他和他的梦正奔跑在路上,“因为我知道,青春,正成长!” 蔡张飞:从共和国战士到退役大学生 在很多人眼里,蔡张飞的命运非常坎坷和不幸。幼年丧父,母亲改嫁,自幼寄养在姑姑家中。因家庭困难,他初中毕业后一度辍学打工,但依然不忘追求梦想,并最终考入安徽师范大学。 2017年8月,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他积极响应强军号召,参军入伍,携笔从戎,服役于福建总队。到部队以后,他刻苦训练、积极工作。无论是通下水道,还是清理厕所,都是冲在第一个。 “我当时不怕脏不怕累,以高标准高质量严格要求自己,每次训练都做到竭尽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新训摸底考核,蔡张飞各项技能考核排名全连第一。 在部队期间,他通过层层选拔参加支队第二季度“魔鬼周”集训,残酷的训练中,都是技能与耐力的比拼。 “无论是射击,还是器械,或者是负重奔袭,我都是咬着牙与别人比。”蔡张飞说,即便在考核中,不小心从单杠上摔下来,导致双腿脚踝韧带断裂,但他还是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参加完第二天的5公里考核。 2019年9月,蔡张飞退役复学归来。为更好地帮助退役大学生尽快适应退役后的职业和发展规划,他组织大学生退役士兵共同参与创业项目并获大奖。他还参加第六届全国野战运动冠军总决赛,一举获得激光五人团体对抗赛、影像射击手枪综合射击两项目季军。 “军人退伍不褪色,我要把军队里的优良作风带到日常学习中。”在学习方面,他刻苦钻研,虚心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全国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考取安徽省一级社会指导员证书、全国少儿体智能培训师证书(高级)。 蔡张飞说,从山村到城市,从辍学少年到青年大学生,到共和国战士,再到退役大学生,自己的身份在变、经历在变,但艰苦奋斗,积极实践,负重前行的决心没有变。 次仁:做盲人求学路上的“眼睛” 次仁长达十几年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 这个出生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县的农村小孩,在很小的时候经历了一场大病,之后便失去了视力,这对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次仁6岁时进入拉萨盲人学校学习盲文,之后在日喀则近郊的一所公益盲校学习盲文和正常的小学课程,“这段经历开启了我对世界的新认知,那里也是我重获新生的地方。” 次仁说,他那时候年龄虽然很小,但努力学习的目标却很明确,因为他知道那是能够弥补视力缺陷,去了解外部世界的唯一方式。 2018年夏天,对次仁来说是难以忘怀的。因为那年,他参加了高考。作为当年全区参加高考的唯一一位盲人,最终考出了422分的总分,这比西藏少数民族文史类重点本科录取分数线高出了47分,他成功被西藏大学录取。 “我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和专业,离我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想到自己求学道路上老师们的帮助,次仁也希望能够成为一名盲人教师,帮助更多的西藏盲童接受教育,成为他们求学路上的“眼睛”。 进入大学后,次仁越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对于盲人来说,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从小面临没有盲文教材,缺少盲文读物、课外练习册等困扰。上课时有些课程跟不上,课后他要请同班的学生帮着补习记录。英语课是比较困难的课程,他会在上课时打开录音设备,课后再重复听。为了完整掌握一节课的内容,他需要在课下付出几十倍的努力。 每逢周六,他会用一天的时间去一个盲文翻译公司义务帮忙,在那里将汉藏书籍翻译成盲文,“我想通过这个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为更多的盲人打开一片新天地。” “我没有惊天动地的经历,对别人而言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场景也需要我用尽全力。”次仁说,他明白,一位盲人,从此有了光,而帮助过他的人,便是那发光的太阳,“我要将这光带给更多的人。” 蓝际荣:用科技创新点亮绿水青山 有谁能想到,一名跨专业学习的高校研究生参与的科技研究能够助力解决行业瓶颈问题,但蓝际荣做到了。 蓝际荣是中南民族大学环境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他2015年读本科时,暑期实践三下乡调研发现了在矿山有大量的电解锰渣固体废物,他知道,这种固体废物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我当时就想能不能发挥自身特长解决难点问题。” 正好当时导师科研团队获得了科技部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而蓝际荣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该项目。 在研究的过程中可谓是困难重重,技术操作上,由于蓝际荣本科和研究生专业不一致,导致很多实验操作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都需要学习。 在工作时,他基本是实验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这种生活一直坚持了两年多。 其次是身心上的疲惫,蓝际荣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科研是枯燥的,特别是实验屡次失败的时候,有时候会让人产生放弃的念头。但他觉得每一步都是值得的,科研就是试错然后成功。 经过和团队一起克服种种困难,不懈研究,蓝际荣率先提出了利用新型微生物清洗的方法以达到电解锰废渣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的技术路径,突破了电解锰渣中盐分生物浸出的技术瓶颈。该成果对于有效解决当前制约我国电解锰行业发展的关键环境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径。目前,该项技术正与广西中信大锰矿业有限公司进行产学研转化,该企业有意愿以100万元的金额共同开发工业中试实验。 蓝际荣现在已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成为浙江青街畲族乡朱山村的第一个畲族博士,他未来希望继续在科研上有更大的收获,“能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事业贡献个人科研力量。” 林启和:一年内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 林启和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他出生在广西农村的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由于父母都是农民,收入仅仅依靠家里种的几亩地,林启和上学学习一直很努力,并于2017年成功考上长安大学。 “得益于国家资助政策的扶持,我才得以上大学,对此我充满感恩。”林启和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2017年10月,通过学校团委组织的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捐献检测,他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19年2月,当他获悉自己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数据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初配成功的他及时告知家人,在再三劝说家人同意后,毅然决定捐赠,并第一时间向陕西省红十字会表明了自己的捐献意向。 2019年3月,林启和得知自己配型成功,并于5月9日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整个采集计划持续了5个小时。 林启和回忆说,前期一切顺利,就是当针头扎进血管时感到很疼。采集过程中,他的血压有点低,医生一直提醒他不要紧张,否则血压不够。接下来的采集过程比较顺利,但由于采集过程身体不能动,而且一直在输液,身体很僵硬,上厕所不方便,他一直憋着很难受,“但我相信与承受痛苦的白血病患者比起来,我这点难受不算什么。” 那次捐献,林启和成为长安大学第32例,陕西分库第198例,全国第830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当年10月,林启和再次收到陕西省骨髓库的通知,半年前的受捐者病情复发,需要他再次捐献淋巴细胞。“我想救人就要救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于是我毫不犹豫就同意捐献了。” 由于是二次捐献,家人都比较担心,林启和很努力说服家人。最后,和之前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基本一样,最后于12月24日在成功捐献淋巴细胞,再一次帮助了这名白血病患者。虽然冬天血管收缩,血管被针扎很疼,他还是没有一丝害怕。这次捐献让他也成为陕西省第2例二次捐献者。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12月18日第4版)
荐稿人:xscclf 2020-12-19 执行编辑: zjy 2020-12-19 责任编辑:lyh 2020-12-22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首页 欢迎您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