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1-01-02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31日第4版

一名支教研究生的扶贫记事
作者:%@娄梦瑶  阅读次数:4155

临近元旦,枧杆山村村民和支教研究生们一起打糍粑.jpg

临近元旦,枧杆山村村民和支教研究生们一起打糍粑


  我叫娄梦瑶,是一名长沙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二学生,正在湖南省新宁县水庙镇枧杆山村支教。

  之前在资料上看到,枧杆山村有456户村民,其中119户贫困户,属于省级深度贫困村。可2020年7月23日,当我拖着两个大行李箱,从山东老家一路南行20多个小时,走进这个村子的时候,我脑海中对贫困村的想象瞬间崩塌。道路整齐,房子气派,村部办公室干净明亮,镇上的小超市里食品、水果琳琅满目……那一刻,我无比后悔在行李箱塞了手电筒、电风扇以及那一大袋泡面。

  或许我的惊讶情绪过于明显,学校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宋刘斌老师缓缓地说:“三年前的枧杆山村可不是这个样子。”


  我的老师们


  宋刘斌老师是我们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队长,也是这一百多天里我相处最多的人。接我进村那天,他穿着一件条纹短袖、一条牛仔短裤,脚上挂着一双凉拖,露在外面的皮肤接近古铜色,笑起来露着一口大白牙,要不是鼻梁上那副眼镜的衬托,我还以为他就是当地的村干部。

  7月底刚好是村里早稻收割的时节,炎炎烈日下村民们都是全家出动在稻田里抢收,宋老师也跟着早出晚归,一日里大半的时间都待在田间。留意天气变化、安排联系收割机、哪家人手不够,他什么都操心,手机电话一个接一个,那几天,除了面对村民们的时候,他的眉头几乎没有舒展过。

  到村第二天的晚上,宋老师带我去易地搬迁安置区入户走访,这里住着村子里的64户贫困户。“宋书记,来我家吃饭”“去我家吃西瓜,今天刚摘的”“晚上得多穿件衣”……刚下车,我们就被包围了,村民的热情和关心着实触动了我的心。如此贵宾级的待遇,怎么得到的?

  找资料时,我在文件柜里发现了宋老师的厚厚十本笔记,每一本都记得密密麻麻:他每天做的工作,村里项目的建设进度,村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哪家有特殊困难……他真的把困难群众放在了心尖尖上。难怪听说在元旦晚会上,5组的吴菊秀阿姨,硬要上台朗诵诗歌《致扶贫工作队》:“因为/有了你们/农户有了希望/有了发展的动力和信心。”

  “扶贫做的是群众工作,靠的是人心换人心。”好像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宋老师说。

  我跟安排我写稿任务的学校宣传部老师开玩笑,学校可真会选人,宋老师简直就像枧杆山村里长大的,说话都带有当地的土味。“那你看走眼了,宋老师可是海归博士,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原来,来之前宋老师是学校科研部副部长,研究冶金物理化学和新能源材料的。

  “为什么要来扶贫?”我无数次发问,总是没得到我满意的“高大上”的答复,我只知道,之前他就在另一个村扶贫了半年,他妻子还在武汉读博士,当时5岁的女儿成了城市里罕见的留守儿童。

  枧杆山村是两个村合并的,原官田村的64户260人住在三四公里外的山上,是个地质灾害区,2017年开始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这是扶贫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我才花十几万元建的新房,怎么舍得拆?”“搬迁后靠什么生活?”“田地都在山上,搬了后怎么种?”村民们提出各种问题,不愿意搬。宋老师,还有我们扶贫队的彭怡峰老师、刘军老师,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坐着村民们的摩托车,甚至骑着马,一次次往山上跑,海拔七八百米,往返要颠簸半个多小时,患有高血压和心律不齐的宋老师,每次上山都头痛耳鸣,气喘吁吁。

  让村民们愿意搬迁的最好办法是解决他们提出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扶贫队千方百计争取资金,修好上山的路,让村民们能骑车上山种地;在安置区办起了筷子加工厂,解决了20名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在安置区建起了红白喜事厅和活动室。“为我们想得这么周到,没有理由不搬啊。”村民唐祥明带头拆了自家才建不久的新房。现在,唐祥明是致富带头人小组中的一员,参与了村里100亩有机水稻的种植和管理。

  枧杆山村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山塘、道路、桥梁、水渠等年久失修,严重制约全村产业的发展。为此,工作队积极为村基础设施建设跑资金、跑项目,依托学校智力优势和人才资源对全村进行规划设计。

  第一位来村里支援基础设施建设的是学校水利工程学院的李梦成老师。那是2018年4月初,李老师自己开了5个多小时的车来到村里,用整整三天的时间走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考察了全村的水塘、水渠、水圳、农田,绘制了完整的工程草图。当年9月份,李老师又进村指导施工,如今村里已经修建防渗硬化山塘4口,硬化水渠5200米。在我住的地方有个后窗,每天早上太阳都会从那里照进来,窗外有一个水塘叫作木山塘,就是李老师当时规划并指导修建的。这个水塘现在不仅用来做农田的灌溉,还养了不少的草鱼,闲时常有村民垂钓,更有我这样的闲人在这里欣赏晨光。

  说起来村里有一处风景极佳之地,小桥、流水、绿植、路灯,而这一切,都因为新修了桃井岩桥。这是驻村扶贫队修建完成的第一座桥,勘测设计这座桥的就是学校的丁炜老师,他们还跟学校土木学院的老师同学们一起设计修建了贵王桥,方便村民出行及农产品运输。

  不止他们,还有带着学生“三下乡”、进行道路勘测规划并绘制出全村交通规划图的交通学院徐卓揆老师,针对全村水利基础薄弱问题进行现场勘查并提出对策建议的彭向训老师,为全村做了三十五年乡村规划的建筑学院徐海燕老师、严钧老师、唐常春老师,拍摄制作了枧杆山村脱贫攻坚宣传纪录片的信息化中心杨新宇老师,为村里农产品销售提供物流支持的交通学院马玉文老师,定期提供水稻种植和石蛙养殖技术咨询的化学学院退休教授李文健老师,搭建枧杆山村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村淘有爱”的计通学院王静老师,帮助设计农产品包装、村徽村标的艺术学院严海岸、肖志高老师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学校的党委书记付宏渊,两年多里4次到枧杆山村,还住在我喜欢的何叔叔家里。

  在村里的这段日子,我见证了两位老师来帮我们的过程。一位是沉迷于挖树根的陈永发老师,他话很少,仿佛只对挖根取样这一件事感兴趣,在脐橙园里挖、去山上挖、走在路边也停下来挖,他说:“尝试得越多,找到有效菌种的概率就越大。”新宁是湖南的脐橙大县,全县年产值能有20多亿元,光我们村,种植面积就600亩,年产75万公斤。陈老师的试验能成功的话,村民们每亩将可增收1500元。

  还有一位是艺术学院的邓寒松老师。他带着学生在村里待了十几天,因地制宜帮农民“做有乡村特色的庭院设计”,他带着学生,还有我们,一起下河捡石头,上山捡破罐子,没日没夜地像农民工一样忙活,早上6点左右开工,晚上十一二点才收工。每一天睡前我都觉得胳膊酸疼得似乎要断了,但第二天依然自觉起床工作。


  我的乡亲们


  “小娄,吃饭啦!”诱人的饭菜香和唐阿姨的吆喝,每天都跟闹钟一样准时。


娄梦瑶在枧杆山村.jpg

娄梦瑶在枧杆山村


  唐阿姨叫唐顺莲,已经57岁了,患有肾病,甚至左手还缺了两根指头,但她是我见过的最勤劳的人:给幼儿园孩子们做早饭中饭,给扶贫工作队和扶贫车间职工做中饭晚饭,任村里的保洁员,打理家里的几亩菜地,照顾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每天5点钟就起床了,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她那辆自行车是我来了之后新买的,但这三个月修车花的钱都能再买一辆新车了。

  “越干越有劲。”唐阿姨时常对我说。之前很多年,她和丈夫都患病,一家老小9人挤住在老房子里,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扶贫队驻村后,帮他们家建起了新房,帮大儿子杨承银在村里建成了5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还带大儿子和其他村民到隆回学习哈密瓜种植技术。两年下来,大棚收入七八万元,基地种植的哈密瓜也是我们学校的师生们全部包销。2019年,村里的扶贫车间开工,唐阿姨担任车间的后勤员,两个儿媳也到车间上班,他们家顺利脱贫。疫情期间,学校捐款买下村里的2万多公斤脐橙送到武汉医院,唐阿姨的儿子还主动要求跟车。

  以前常听人说“巾帼不让须眉”,村主任龙艳洲让我体会了个真切。

  20多年前,精明的她就和丈夫搞运输,成了村里的首批万元户,之后又眼光独到地开办了养鹿场、家庭农场、养鹿合作社,还办起了两家幼儿园,其中一家还在邵阳市,几十个村民因此有了就业岗位。

  按说她的日子很好过了,“当这个村主任,真的操碎了心。”她说自己也不知为什么,2008年开始做村干部,从妇女主任到村主任,事多钱少,村干部的工资一个月1000多元,但她请个园长一个月就得5000多元。“扶贫干部离家这么远都来帮我们,我们自己付出点儿算什么。我被他们感动了。”她诚恳地说。扶贫车间缺有技术的裁剪师傅,只要有时间,她整天泡在车间里,不领一分报酬;车间里有姐妹不想干了,她自己出钱请大家聚餐、旅游。在她的带领下,扶贫车间迅速走上正轨,吸收了20多名村民稳定务工,还拿到了2020年邵阳市“巾帼建功”优秀集体奖。

  何顺兵是一组的组长,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是我在枧杆山村最喜欢的人。他不是村干部,但村里、扶贫队有什么工作他永远是跑在最前面的。他管理着村里150亩的生态脐橙园、新修的荷花池,监管村里道路、水渠等施工项目,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脱贫普查、人口普查、工程报账这些工作,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何叔叔也从没出过岔子,认真又负责。何叔叔对谁都很热心,带我们到他家地里摘橘子、采莲蓬、挖红薯,挖了萝卜给我们送到食堂,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在何叔叔家吃过多少顿饭了,反正他家的狗现在都跟我很熟了。

  村里面还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人:为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奔波的村支书杨忠祥,每天在安置区忙里忙外的唐祥银,天天待在山上照顾水稻、红薯和萝卜的唐祥明,养了两千多只鸡的杨金玲,总是主动来村部帮忙的杨炘伟,义务揽下村里货物运输任务的杨家瑞……每一个人都为了让自己、让村里的人过上更好的日子积极努力,他们身上都有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就像枧杆山上那大片的楠竹。


  我的队友们


  我是学校派出的第二批研究生志愿支教队成员,我们一共10个人(本学期8人,下学期另加2人),来自不同的学院,主要工作是到水庙镇中心学校支教。

  八一建军节的时候,宋老师安排我给村里的孩子们上一堂课,就在耕读仓。耕读仓是之前的学长学姐们为村里的孩子们开设的传统文化和兴趣学习课堂,他们还收集了老旧的蓑衣、马鞍、镰刀、碾米机等传统的农具和生活器具,通过整理展览,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农耕博物馆”,因为场地就是一个仓库,故名“耕读仓”。

  来听课的孩子,小的刚读幼儿园,大的读初二了,这课可怎么上?在请教了邓铭华学长后,我选定以“致敬最可爱的人”为主题授课,给孩子们播放了《小兵张嘎》的影视片段和战争地区孩子们生活的纪录片,课堂效果不错。“娄老师,他们太惨了。虽然我们这里不是很有钱,但我觉得很幸福,我会好好读书,以后报效祖国。”唐阿姨的孙女杨慧珊跟我说这番话的时候,我觉得熬了两三天夜去剪辑视频、准备材料的辛苦都值了,也真的体会到了学长学姐们开办耕读仓的初衷——让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谢杨学长是上一批支教队的队长。提起他,村支书杨忠祥总是说:“谢小黑啊,小伙子不错,可惜没能留在村里。”别人告诉我,刚来时“谢小黑”可是白白胖胖的,是一年的扶贫让他有了这个小名。据说,谢杨学长离开的时候,杨支书居然哭了。

  8月6日,谢杨学长完成脱贫普查调研工作回到村里收拾行李准备“撤退”,办公室里三个两米多高的柜子里满是各种材料,学长一一嘱咐我哪些是近期会用到的,哪些是年底备查的,还有哪些是常用的……各种数据、材料烂熟于心。

  有学长学姐们的经验,我们这一批支教研究生来的时候一切都顺畅了很多。

  我们策划了学业表彰活动、红色电影展播活动、文艺汇演活动,慢慢融入了枧杆山村这个大家庭。而我们支教队的8人之家也相处得日益融洽。每天早上武晓璐会提前烧好开水,还会偶尔下厨帮我们“改善生活”;黄艳慧总会在我忙不过来的时候去班上帮我盯学生的晚自习;段海庚总是骑着大家集资买的二手小电驴帮我们去镇上取快递;许媛作为队长更是对大家关心备至。闲下来的时候我们会一起煮简易的火锅,一起和我们的房东小桂姐包饺子,有时还会一起去爬山、摘橘子。我们相互照顾,相互关心,在枧杆山村我们就是一家人。

  “恭喜发财”是我最特殊的队友,它是扶贫队刘军老师带来的一只宠物狗,来的时候据说很是白净高贵,等我认识它的时候已经完全是一副土狗的样子了,身上也经常滚得脏兮兮的,不过它特别聪明,两年多来,它跟着刘老师入户走访、盯项目施工、下田里劳作,村民们都认识它,有好吃的也经常留给它,成了我们的“村宠”。

  零零碎碎写下来,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间,我在枧杆山村也有了这么多的故事,有了这么多的回忆和牵挂。如果说来之前是靠着一腔孤勇来克制内心的忐忑,那么现在只有无比的庆幸,庆幸自己能得到这个机会,能亲身参与这场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战,能跟队员们、村民们一起拼搏奋斗,亲身感受一个村庄的蜕变。这段还没写完的故事,一定会是我人生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本报记者李伦娥整理)


  ■采访手记


  橘子红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加了扶贫队长宋刘斌的微信,从此,雪峰山下遥远的枧杆山村,就成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

  村民们移民下山搬新房了,到山上种地会不会太远?孩子们晚上到耕读仓学习,山村小路上拿什么照明?扶贫车间加工军训服,有那么多订单吗?柑橘套种高山萝卜,收成如何?种有机稻打糙米,那么高的价钱能卖出去?教授们帮着搞美丽乡村建设,成形后会有多美?经费又从哪里来?……我像个啰里啰唆的老太婆,每看到宋队长的微信朋友圈,就在心里絮絮叨叨地嘀咕,甚至有了个心结:一定要实地看看。

  但那个地方实在是太远了,单程400多公里,开车5个多小时,坐班车的话,则几乎要一整天。看着扶贫队员们为村里的事来来往往,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只知道彭怡峰刚进村时新买的车,一年多的时间已跑了4万多公里,而刘军的奥迪Q5,基本上要报废了。

  “橘子红了。”宋刘斌又在朋友圈“炫耀”。

  两年多过去,橘子三度红,宋队长们这一轮的扶贫任务也要结束了。终于,我们有了这个采访。

  可惜天公不作美,突然降温又冷雨连连,中饭后出发,赶到村里时天已黑透。简陋的厨房里,小雨落在石棉瓦上,听起来居然如下冰雹,好在为扶贫车间工人们做饭的唐阿姨,给我们准备了电火锅,总算赶走了一些寒意。可是晚上住在镇上的简陋酒店里,冷雨薄被,最后还是感冒了,前后一个多月,现在还没全好。

  第二天天刚亮,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往村子里跑,印象最深的是满山的橘子、橙子,翠绿中的橙红,雨水洗刷后,叶更绿,果更红。

  “橘子红了。”村民何顺兵领着我们,到自己的橘林中采摘果子,那真是我生平吃过的最新鲜最甜美的橘子。

  整整三天,我们穿行在村子里,看扶贫队现场办公,与村主任、村支书座谈;进扶贫车间,上高山农场;到移民搬迁户唐祥明家做客,爬何家柑橘园摘橘子;到贫困户开的小店嗦粉,进研究生们支教的宿舍聊天……一个切身的感受是:扶贫队与村民们已然是一家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扶贫队不走就好了。

  “不会走的。”与村民们装束一致,甚至讲话都带了些当地口音的宋刘斌,身上早已没了半点儿海归博士的痕迹。他说,尽管村子已经脱贫,他们还会经常来,学校还会按照统一部署,继续派老师们来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橘子红了,我们的村子更美了。”冷雨中,宋刘斌领着我们爬上村里最高的山官子岭,俯看着全村12个组456户人家,就像在夸赞着自家的宝贝女儿。


  ■链接


  三年来,长沙理工大学先后有20多名专家和220多名学生,来到枧杆山村帮助扶贫。争取各类资金1400多万元,完成150亩“坡改梯”土地整改项目,启动200亩国土整改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帮助村里新建和硬化村组道路1806米,新建维修林道6000多米,新建机耕道2790米,硬化脐橙园道路1270米,新建桥梁2座、硬化山塘4口,硬化水渠5200米,安装路灯130盏,翻修改建500平方米大礼堂,新建400平方米厂房和330平方米易地搬迁库房,新增货车和垃圾运输车各1辆。消费扶贫或直接采购新宁县及对口帮扶村农产品金额超过1900万元。

  学校安排化学学院专家到村研发酵素有机肥,提升脐橙口感,建成150亩生态脐橙园基地;引进“鸭稻共生,酵素种养”技术,生产高标准有机糙米,建成绿色水稻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多万元;引进大棚种植、养殖等技术,建成了大棚果蔬、高山生态养殖场、光伏发电站、2个扶贫车间共5个产业基地。选派11名村民外出培训,前往25个地方开展调研。

  扶贫队将学校的党建经验引入枧杆山村,组织全村党员和群众代表到芷江受降旧址、十八洞村等地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学校党委书记付宏渊等党建专家,也来村讲党课并召开党建工作座谈会。学校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和村里党员结对子,联合村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还建成了38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各项制度,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党代表工作站、群众工作站、红白喜事理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组织在小山村焕发出巨大的凝聚力。

  扶贫队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帮助村里建成包括文化大礼堂、农家书屋、芒果视听文化站等在内的10个文化阵地,累计举办相关文化活动140余次。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31日第4版)




荐稿人:ffy 2020-12-31  执行编辑:zjy 2020-12-31  责任编辑:lyh 2021-01-02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首页 

0
 

上一篇一名战士的强军梦
下一篇奋斗的身影 拼搏的故事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