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21-05-04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21年5月3日第2版 |
不断攀登中国测绘“新高峰” |
作者:《解放日报》首席记者 茅冠隽 %
阅读次数:6141
|
华测北斗高精度接收机P5(左下)在珠峰峰顶完成GNSS测量任务。华测导航供图 “全员登顶!”
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的对讲机里传来喜讯,珠峰大本营里一片雀跃。在数千公里以外北斗西虹桥基地内的上海华测办公楼内,华测导航研发中心副总监、北斗AI项目青年突击队技术负责人张沛尧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直播画面,心里更紧张了:登顶并非珠峰高程测量的终点,凝聚了华测人心血的北斗高精度测量型接收机究竟能否挺过这场“大考”,展现出国产装备的实力? “前方数据:我们的国产仪器——上海华测的GNSS仪器,在峰顶接收到了56颗卫星的信号。”当天13时许,华测北斗高精度接收机在峰顶开机工作并顺利搜星,和张沛尧一样在各地遥望珠峰的所有华测人方才松一口气。 8848.86米,这是珠峰测得的新高度。在去年这次测量中,测绘人攀登的不仅仅是自然的高峰,更是测绘科技的高峰。为了登上这座“新高峰”,华测导航公司里,一支有30多名成员、平均年龄30多岁的北斗AI项目青年突击队付出了艰辛努力。 剔除所有的“万一”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北斗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领先企业之一。2019年10月,华测导航接到自然资源部“为2020珠峰高程测量提供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的任务。张沛尧告诉记者,珠峰高程测量,既是对人类身体极限的挑战,也是对测量仪器设备相关性能、参数和指标的挑战。“尤其是峰顶的测量,必须确保一次成功,没有返工机会。” 8800米以上的高度,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5℃,气压只有30千帕(正常情况下为101千帕),设备面临低温、低压的双重考验。为满足任务中极为严格的要求,公司选用了一款曾在中国及全球CORS网络建设中使用超过5000台、已通过各类严格考验的成熟产品——北斗高精度接收机P5,随后针对任务需求对之进行了局部设计优化和改进。 极端环境中,测量队员穿着厚重的防寒服、戴着厚手套,如何保证设备操作更简单可靠些?怎么让设备不惧低温、不惧低压、不惧跌落,让这个精密仪器变得更“皮实”些?张沛尧告诉记者,为了攻克这些技术难点,突击队成员常在办公室通宵进行实验,集体和衣而眠。清晨分析数据,中午给出结论,下午至晚间进行改进,凌晨升级开始测试……那段时间里,突击队成员紧密配合推动着产品不断优化。最终,华测交付的产品在多次测试中均显示了极佳的优越性能和稳定性。为了把所有“万一”统统剔除,公司还派了突击队成员、28岁的测试工程师张党魁赶赴珠峰,在现场继续跟进技术保障。 “留给我的准备时间只有两天。我快速收拾了行李,带好同事帮我买的红景天、防晒霜,去年4月3日就出发前往西藏。”张党魁告诉记者,为了完成这次测量任务,他在珠峰区域足足待了近60天,多次在日喀则市定日县周围海拔5000米左右的GNSS控制网测量点进行静态观测,不断根据真实使用情况调试设备。“得知登顶成功后,我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就像等待高考出分,不断在脑子里回忆两个月来的技术支持工作,生怕有点滴错漏未曾察觉。”直到去年5月28日晚,仪器装备中的数据顺利得到回收,张党魁才如释重负。 看到繁星便有自豪感 经多年研发探索,北斗AI项目青年突击队已帮助华测导航建立较为完备的技术生态链,覆盖基础构件、应用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灾害防治、交通、水利、农业等领域。 张党魁告诉记者,高精度测量系统的测试工作听上去很“高大上”,其实操作起来非常“接地气”:“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设备在复杂地形、恶劣环境下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因此我们常需要往荒郊野外、深山老林、墙根树下跑,有些地方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到点位后每次测试时长都要满8小时,因此常要带着帐篷在野外露宿。有时候出去跑一次测试,回来就像个野人一样,衣服都来不及换,就要先把测试数据拷出来。” 北斗AI项目青年突击队的“极客”们,心中也有一份别样的浪漫。张沛尧告诉记者,有时候深夜在野外进行测试,万籁俱寂,在帐篷里可以清晰听见接收机发出的均匀“嘀嘀”声,每一次“嘀嘀”声都是北斗高精度接收机在接收来自卫星的数据信号。“感觉自己身处海边,‘嘀嘀’声就像拍向沙滩的海浪,让人心安。深夜走出帐篷,常能看到满天繁星,这时就会想到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想到我们公司的高精度基带芯片‘璇玑’,心中就会泛起一股神圣的自豪感。” 荐稿人:xscclf 2021-05-04 执行编辑:zjy 2021-05-04 责任编辑:lyh 2021-05-05 |
1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