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4-06-09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2014年6月9日《解放日报》第5版《文汇报》第3版

人,应该有所作为
作者:余晓洁  阅读次数:6629

——对话九旬院士李东英

 

1

新华社记者 余晓洁

      上了九十岁的老专家还在思考么?近一个世纪漫长岁月哪些已淡忘,哪些刻骨铭心?如此资深的老院士怎样对待退休与工作?

      6月初,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开拓者之一、9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在整整一个小时的访谈里,用本色把记者的问号一一拉直。

记者:您最想对年轻科研工作者说什么?

李东英:人到这个世界上来,应该有所作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没有意义。这是我的人生观。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呢?人无完人,应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找到国家需要和自己所长的结合点。然后在这条道路上努力,对国家有所贡献。

      人,要经常满足喜欢你的人对你的期望,这是我经常考虑的。

记者:您组织攻克了30多种稀有金属的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出用于“两弹一星”等国防建设急需的新材料;提出攀枝花钛资源开发和应用推广的技术方案与技术政策……什么支撑您为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建设做出此番贡献?

李东英:要把事情做成,发现规律很重要,尊重规律更重要。尤其制定的政策要符合规律。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给国家带来各种损失。

记者:您什么时候最开心?

李东英:看到自己研发的材料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自己的建议主张被采用,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时候最开心。

记者:您如何看待院士退休?

李东英:退休了就退休了,应该有自知之明。因为不在一线,对一线情况不了解。不能自以为是,不是说你说的话别人都得听。我尽量不参与各种活动。

      但有一样,如果国家认为我还有用,有研总院需要我,我也不会回避。不客气地说,工作我没停止过。一般60岁退休,但是我60岁时根据国家三大资源综合利用的需要开始了新的工作。近年工程院有个战略咨询研究,跟我有关,我参加了。

(据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荐稿人:lry     2014-06-09        执行编辑:lry      2014-06-09       责任编辑:tmy  2014.6.10

0
 

上一篇吴风雷:“玉兔号”的地面守护者
下一篇为国奉献是一种单纯的坚持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