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6-05-22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5月22日头版 |
热血和生命铸就的永恒界碑 |
作者:本报记者张宝印、黄海波、贾启龙
阅读次数:5695
|
追记内蒙古军区伊木河边防连连长杜宏
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畔,一座矗立在崖尖上的迷彩哨楼,如同警惕的哨兵,凝注着界河两岸的风吹草动。
每天,沿界河巡逻的官兵,途经崖下,都会列队、脱帽,向着哨楼的方向敬礼。因为他们坚信——他们的英雄连长杜宏,已在此化作永恒的界碑。
悬崖上带血的手印
张茜接起丈夫杜宏的电话,传来一个吞吞吐吐的声音:“嫂子,连长摔了一下,正在抢救”。
她的心咯噔一下。这位结婚才一年多的军嫂“越想越怕,用力不让自己往下想”。
恐惧继续蔓延。当朋友圈出现“兄弟,一路走好”,张茜的后背直冒冷汗,大脑一片空白。
2015年12月30日,内蒙古军区伊木河边防连连长杜宏,巡逻至连队设在悬崖顶端一处观察哨时,像往常一样准备突击检查执勤战士的反应能力。不料,雪厚路滑,不慎坠崖。
一个多小时后,战士们找到了杜宏。他一动不动趴在冰冷的雪地里。当天,哨所最低气温-37℃。
战士们轮流递上热毛巾,试图捂热连长冰冷的四肢,军医紧张执行抢救的所有手段。事实上,杜宏被发现的那一刻,几无生命体征,但战士们没有放弃。
伊木河边防连第20任连长最终还是离开了,年仅31岁。
经过40多个小时的漫长煎熬,张茜终于见到了她挚爱的丈夫。她怎么也想不通,平日身手敏捷的丈夫怎可能坠崖。
“应该是脚底打滑跌倒,下滑过程中踩到悬崖上突出的岩石,身体呈抛物线后仰坠下。”团长眼睛布满血丝,嗓音嘶哑,他指着悬崖上一块岩石说,那里隐约能看到滑痕。再往下,一串带血的手印已经被大雪抹去。
监控录像证实了团长的推测。
“假如没有积雪,假如他的肩膀没有脱臼……”孙建国一连说了好几个假如,“假如100万可以换回杜宏的命,我会毫不犹豫自己掏这100万。”
2015年最后一个夜晚,孙建国守着杜宏的遗体,说了一晚上的话,抽了一晚上的烟。
“他是一个狠角”
现任连长李东风第一次遇见杜宏,就觉得他是一个狠角。
2011年,刚到连队的李东风,观摩军事比武。“一个穿红色运动服的大个子满操场跑,每个项目都有他。这家伙太狠了”。
一次,团里组织建制连比武。400米障碍课目时,杜宏右肩习惯性脱臼。孙建国安慰杜宏,即便完不成,凭那股虎劲也会给他60分。但杜宏耷拉着手臂,3次从云梯上摔下,硬是跑完全程,此时肩膀已经肿得变形。
这位硬汉牺牲前共留下来28处伤痕:给连队取暖做饭,他带人砍枯木,被油锯割出一道3公分深的血口,没打麻醉药缝了14针;炊事班失火,他迎着火势爬上房顶救火,一根三寸长的钉子扎进了右肩,一块头皮被烧;连队临时栈道被冰排冲跑,他跳到齐腰深的冰河中,双腿被冻肿,血口密布……
即使铁人也有疼痛难忍的时候。每晚临睡前,李东风给杜宏搓揉受伤的胳膊,他常被疼得泪流不止。
杜宏不但对自己狠,对战士也狠。那张被雨雪摧残得红彤彤的脸膛儿,让他得到了“关公”的绰号。
2015年的一天下午,天空下起大雨。班长张利建议将室外战术训练改为室内学习,谁知话说一半就被杜宏顶回去:“难道下雨天就不打仗了吗?”
路上有一处水洼,官兵们都绕着走。“关公”见状,二话没说,趴到水里匍匐过去。
伊木河每名战士,还有太多被“关公”折腾的经历。野战生存一走就是两三天,“假想敌”袭击一整就到后半夜。牺牲前几天,他还计划着在林海雪原组织“猎人比武”。
在杜宏的带领下,5年来,伊木河边防连共获得46项荣誉:2次被北京军区评为“先进基层单位”,3次被内蒙古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基层单位”,连队党支部被北京军区政治部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杜宏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30万取他性命”
从北京飞两个小时到达海拉尔,从海拉尔驱车,过草原穿林区,两天之后才能抵达伊木河。这还要看老天的脸色。
除了对岸的俄军士兵,连队方圆180公里内没有人烟。距离最近的奇乾镇,共6户居民。靠东的恩和哈达,或许是全国唯一没有居民的小镇。
“在这里,见到狼的次数,比见到人的次数还多。”战士周现忠说,晚上在山林巡逻,总感觉有东西跟着,手电筒扫过去,几双绿色的眼睛,直勾勾盯着大家。
2010年10月的一个晚上,杜宏带领战士巡逻至荒郊野岭,结果被狼群围困。在毛骨悚然的嗥叫中,杜宏处变不惊,指挥战士手拿火把,背靠背围成犄角与狼群对峙,直到次日清晨6点才脱险。
到了10月份,额尔古纳就冻成结结实实的冰道。战士们在冰上巡逻,时不时遇到野猪,从几十米高的悬崖上摔下来。杜宏对新来的战士说,背后有狼撵着,他们是大兴安岭最优秀的猎手。
这时,战士们会笑着说“见者有份”,然后割下一条腿,回去改善伙食,其余留给悬崖上观望的狼群。
在边境线,真正贪婪的是铤而走险的偷盗分子。额尔古纳盛产的野生鱼类,能卖到400元每公斤。
2010年冬季的一天,连队接到上级通报,30公里外有疑似偷鱼者活动。此时的额尔古纳还没有冻实,山上又积雪重重,沿边巡逻十分困难。
面对突发情况,杜宏带着两名战士徒步行进8公里到达界河岸边,然后沿着陡峭的悬崖艰难搜索。下午3点多,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山路变得更加崎岖危险,三人吃雪啃馍,终于在第二天下午5点,到达了60多公里以外的目的地。
两天一夜的巡逻,杜宏和战士捣毁了好一批非法作业点,震慑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用双脚征服了广袤的原始森林。
他曾带官兵截获了价值20余万元的珍稀鱼种,渔老大拿出一包钱说情,被他断然回绝。恼羞成怒的不法分子扬言,出价30万元取杜宏的性命,但他不为所惧,“只要我在,决不让他们得逞”。
从未离开伊木河
远离喧闹,生活单调,伊木河的年轻人,忍受着同龄人难以想象的孤寂。
“前几年,一线部队很多战士出现了抑郁症,没有办法,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连队所属边防团一位军官说。
时间倒退几个月,每周三上午,杜宏会拉着30多位战士,来到界河边,对着远山,对着蓝天白云,全力喊出心中的积郁。
“我要回家,我要休假,XXX我爱你……”战士黄勇个子不高,还有些腼腆,他不好意思透露更多细节,“往死里喊,想喊什么就喊什么。”
这个区域还曾创下-57℃的低温极值。每年有四个月时间,大雪封山,连队和外界的一切交通都被阻断。这里就成了“林海孤岛”。
战士李青松的女朋友剪了短发,他想看看照片,结果4个月之后才收到彩信,短发已经变回长发。
这几年,上级花大力气在连队覆盖电信信号,但“缓缓流淌”的网速,让战士只能对着缓冲页面发呆。
“伊木河的兵不容易,所以要像亲兄弟一样对待”。这是杜宏生前常对李东风说的话。
他深知,只有以爱战友胜过爱自己的博大情怀,方能把官兵凝聚在边关哨卡。
——士官吕君楠跨下的军马受惊,将他甩下马背,右脚被挂在马镫里,险些被拖死,杜宏冒着被踢伤的危险,冲上前将军马摁倒在地;
——战士余德强赶考军校的路途被冰雪封住,他执铁镐、钢钎,带头奋战,打通了被认为不可能打通的冰道;
——班长张利受伤,他每天冒着—40℃严寒,背他到200多米外的旱厕,并给张利做了木凳上厕所。
杜宏的眼镜依旧静静地躺在办公桌上,简单的塑料镜框抱着两块厚厚的镜片。“即使闭着眼睛,他也能从连队东头跑到西头”。
从战士、排长到代理连长、连长,杜宏在伊木河整整待了11年。他是连队唯一一位“从一而终”的军事主官。
“孩子有三次机会,可以调离伊木河,但他选择了坚守。”老父亲抚摸着杜宏的遗像,老泪纵横,“不知道这11年他怎么熬过来的!”
杜宏牺牲后,近百万网民转载、跟贴他的英雄事迹,称他是新一代“四有”军人的楷模,代表了边防军人的价值观。
也有人为杜宏的选择不解,觉得这种坚守,逻辑上讲不通,只能从情感上去理解。
杜宏牺牲后,从伊木河出来的113位老兵,一天之内建起一个群,为杜宏家人捐款9万多元。
一位复员后“混”得并不太好的老兵说,捐钱不是为杜宏做点什么,而是让自己的内心好受一点。
荐稿人:lry 2016-05-22 执行编辑:lry 2016-05-22 责任编辑:zjy 2016-05-22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