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6-07-10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6年7月10日第6版国防天地

“编外航天人”: 23年53万公里押运路
作者:本报记者 张骏 通讯员 陆振鑫 王小磊  阅读次数:5661



  6月25日晚8时,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从海南文昌飞越海洋,飞入太空,成功完成“首秀”。在此之前,一批被称为“编外航天人”的武警战士千里迢迢,护送了一批航天特种物资去海南。

  两天后在上海举行的庆祝会上,有人问起,押运的是什么,武警战士摇摇头,“不能说”。

  1993年始,武警上海总队七支队官兵开始担负航天特资守卫和押运任务,先后完成神舟系列飞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宫系列航天特资等押运任务。23年来,他们行程53余万公里,120余次完成国防尖端产品长途武装押运任务,坚守8300多个日夜,确保守卫目标连续23年安全无事故。

  押运“神一”的情景让李西科印象深刻。当时还没有特种专列,一列火车车厢全部卸掉,只留下光秃秃的平板车,一个简易岗楼用铁丝固定在平板车上就是哨位,哨位旁边就是帆布包裹的航天产品。“穿越戈壁地带时,由于昼夜温差大,白天热得发晕,晚上冻得难受。还会遭遇‘大兵团’作战的蚊子,一巴掌拍过去,手心都是星星点点的血迹。”李西科回忆。

  “‘神五’用上了新式货运列车,车厢密闭性强,押运恰逢夏日,车厢内温度近50℃,押运官兵戴着头盔、穿着防弹衣,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押运队员陈卓对“神五”任务的记忆还历历在目。

  “在去往北方押运的途中,突然遭遇暴雨天气,火车受阻,列车无法前进。给养物资不足,大家顶着饥饿,冒雨警戒防控,硬是把三天物资过成了七天。”中队长田林森说。

  一次,正在车厢警戒的排长许晋恺和战士陈张豪突然听到车厢外侧传来异常声响,探头一看发现有三名男子正攀爬后方一节车厢,企图撬开车门。“停下来,你们是干什么的?”许晋恺喊道。那几人对许晋恺的话充耳不闻,仍往火车上爬。几名战士见状,迅速出手将其制服。后来,其中一名男子说,因为家里条件差,看火车靠站,就想爬上去捡些破铜烂铁卖钱。小陈查证了他们的袋子,确实都是些废品。

  上等兵韩雨已参加过三次押运任务。他的老家就在铁道线旁,押运专列刚好路过他家。“我向家的方向望了望,隐约能看到房屋的棱角,眼睛一下就湿润了。”担负押运任务有着严格的保密要求,不是谁都能承担押运任务的。他们要通过十条严格的“硬杠杠”的选拔标准,“入围”后还要经过“素质考核”、“群众测评”、“组织政审”,才有资格担负任务。

  把物资押运到指定地点并交接完毕,战士们的任务才算完成。“越接近指定地点,我们的心情就越紧张,因为一旦出现纰漏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安全顺利地把航天特种物资移送给目标单位后,我们才能真正如释重负。每当这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洗个澡,痛痛快快吃上一顿热饭,美美地睡上一觉!”战士刘冲说。但是,战士们往往只能休息几个小时,就要匆匆踏上回沪的返程。

  这些年,他们处置了45起有碍安全的问题,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处置突发情况22起,排除80余处安全隐患。

 

 

荐稿人:lry   2016-07-10    执行编辑:lry   2016-07-10    责任编辑:zjy  2016-07-10

0
 

上一篇深圳残友刘勇喀什“拓荒”记
下一篇“我喜欢有信仰的生活”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