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6-08-22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6年8月22日第4版

洗尽铅华,女排涅槃新生
作者:文汇报特派记者 陈海翔  阅读次数:5712

领奖台上,姑娘们沉浸在夺冠的激动与喜悦中

领奖台上,姑娘们沉浸在夺冠的激动与喜悦中

 

    冠军近在咫尺,任谁都会有心理起伏。

    大比分2比1,第三局一路领先至19比16,中国女排距离自己的第三个奥运冠军越来越近。但局势却似乎有了变化。中国姑娘们略有迟疑,塞尔维亚人也自然不甘放弃,甚至将比分追至23平。拉西奇发球出界,中国率先拿到冠军点。

    小马拉卡纳体育馆里占据绝对多数的中国队支持者屏住了呼吸。张常宁发球破坏了对手的一传,惠若琪直接探头命中。25比23!3比1! 冠军!

    小马拉卡纳被“点燃”了。看台上,中国球迷声嘶力竭地欢呼;赛场内,女排姑娘们个个泪流满面。此时,只有郎平保持着冷静,她照例挨个拥抱自己的孩子们,还在到处寻找惠若琪,“让她别太激动了,小心她的心脏。”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将一块块沉甸甸的金牌挂上姑娘们的脖子,中国女排又一次站上了世界之巅。32年前,“铁榔头”作为主力队员帮助中国女排夺得了洛杉矶奥运会的冠军;今时今日,她作为整支球队的“灵魂”,将这支年轻的队伍一步一步地领上了冠军领奖台。

    “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动摇我对这支球队的信心。”郎平说,“我一直在等待,等待她们变得更加成熟,能够在重压之下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我必须承认,这一次我们能夺冠很幸运,但我更加确定,这支球队将来还能站得更高!”

 

    无论对谁,一定要微笑面对

 

    就在五天前,很多人都将与东道主巴西的四分之一决赛视为中国女排在里约的谢幕演出。在之前的小组赛中连负荷兰、塞尔维亚、美国,冠军对于中国女排来说仿佛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放开打,我们没什么可以输的,咬一口是一口。我们虽然水平没有你高,但也绝对不能被人家随便欺负。”在对阵巴西前,郎平激励队员们,“就这么出局是会有遗憾的。”最终,遗憾的是对手巴西。

    进入四强后,中国女排的前途阴转多云。但仍然没有太多人相信她们能站上最高领奖台。即便能击败荷兰进入决赛,曾在小组赛中3比0横扫自己、状态已经打疯的塞尔维亚队似乎难以逾越。

    半决赛击败荷兰的那一晚,郎平一夜没睡,大脑异常兴奋。她说,就连自己都没想到,居然距离冠军梦想如此之近,“睡不着啊,然后就起来看塞尔维亚的比赛录像,琢磨到底该怎么去打这支球队。但说到底了,还是首先得让队员们放平心态,这样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

    “不要怕,不要去想结果,认真打好每一分,特别是关键时刻一定要敢出手!”郎平的嘱咐,又一次成为队员们的制胜法宝。

    “无论是之前打巴西,还是今天打塞尔维亚,郎指导一直都让我们微笑面对,要我们笑着上场。”队长惠若琪说,自己在中国女排收获到的不仅仅是金牌,更有郎平传授的坚持和坚韧,“这将让我受用一辈子。”

    “在比赛中我们只想着拼,的确没有去考虑太多最终的胜负结果。”袁心玥,这位被郎平从青年队破例提拔到国家队的新人,说自己实现了曾经都完全不敢想的梦,“既然到了这里,就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向自己的梦想发起冲击。”

    梦想一定要有,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一定要坚持,否则怎能实现?

 

    “毫无疑问,郎平创造了奇迹!”

 

    颁奖仪式后,女排全体队员将自己的金牌都挂在了郎平的脖子上。孩子们都明白“郎妈妈”对于自己和这支队伍的意义。正是她一步步的引领,这支年轻的队伍才能实现伟大的梦想。郎平,既是她们的妈妈,也是队伍的“灵魂”。

 

“铁榔头”经历了中国女排最辉煌的时刻,如今又书写了新女排的一段经典故事

“铁榔头”经历了中国女排最辉煌的时刻,如今又书写了新女排的一段经典故事

 

    “那三场小组赛输了之后,我始终还是相信队员是有水平的,只是没有发挥出来。另外,我们场上发挥不是很坚定,我们给自己树立的目标太高了。今天能赢,就是因为大家比较坦然,在比赛中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郎平说,球队原本的目标是在里约拿到一块奖牌,但在小组赛中的三场失败让球队一下子失去了方向,“通过那些比赛,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并及时进行调整,不再去设计任何结果,这样才一点一点拼了下来。我要感谢队员们,大家都能忍得住,都坚持到了最后。谁坚持到最后,谁笑到最后,谁就一定笑得最好。”

    比赛结束后,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蔡振华在场边肯定了郎平的作用。“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完全不同,能不能发挥出色必须要看主帅,主帅要有思想要有灵魂,然后再去培养整支队伍。队伍里的每个人都不同,如何进行调配,让她们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特点,这就要看主教练了。”蔡振华说,“今天我们为什么能赢,就是因为每一个队员都在比赛中打出了自己的特点,每个人都发挥了作用。毫无疑问,郎平创造了奇迹!”

    奇迹属于中国女排,也属于郎平。而赛后,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制造奇迹的“灵魂”郎平,是否还愿意带领女排继续前行。56岁的郎平坦言,自己还无法确认,“说实话,我都不敢相信,真能率领中国女排走上最高领奖台。下届奥运会,我还没有想这么远。接下来,我希望能够获得一段休息的时间,多陪伴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父母。”

    “但不管我在不在,中国女排的精神一定要传承下去,女排精神是什么,就是团队精神,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位经历了中国女排最辉煌的时刻,如今又书写了新女排的一段经典故事的“铁榔头”如是说。

 

 

 

荐稿人:ffy 2016-08-22 执行编辑:zjy 2016-08-22  责任编辑:tmy 2016-08-22

0
 

上一篇为量子卫星“搭天梯”的人们
下一篇科研魅力在于不断攻克“不可能”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