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7-04-09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7年4月9日第6版

比大熊猫还稀少的一级军士长
作者:解放日报见习记者 王闲乐 通讯员 徐巍 高嵩  阅读次数:7833

肖湘伟在战位上检查仪器

肖湘伟在战位上检查仪器

 

  古铜色的脸,被海风雕刻得粗糙褶皱;粗黑健挺的眉毛下,是一双仿佛可以洞穿一切的眼睛;身板瘦削,走起路来却透着一股力量。这就是今年47岁的肖湘伟,东海舰队某护卫舰大队莆田舰雷达技师。因为肖湘伟形象粗犷、沉默寡言,却一身技艺、充满智慧,与古龙笔下的“萧十一郎”颇有些相似之处,再加上传言中他曾“11”次立功,“肖十一郎”的名头就在战友中传开了。

 

  “都是大伙瞎起哄,其实我只立过9次功。”肖湘伟很谦虚。不过,他获得的荣誉可是实打实的,海军“优秀士官标兵”,5次在舰队、基地组织的专业比武中获得第一名,二等功2次,三等功7次。在战友们眼中,肖湘伟就是名副其实的“兵王”。

  比大熊猫还稀少

 

  他们大多是服役二三十年的老兵,掌握一门或多门精妙的技术,是军队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肖湘伟如今是东海舰队某水警区的一级军士长,从这个军衔便足以看出他的过人之处。今年3月25日,《解放军报》报道了火箭军举行51名士官新晋升一级军士长集中授衔仪式。这篇几百字的通讯,让“一级军士长”这个我军现行军衔制度中士兵的最高军衔,再次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按照2009年7月13日中央军委颁发的《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全军和武警部队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新的士官制度。士官军衔从原先一级至六级士官的6个衔级调整为7个衔级。分为初级士官、中级士官、高级士官三个等级。初级士官:下士、中士;中级士官:上士、四级军士长;高级士官: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为士官军衔中的最高级别。下士、中士服役期各3年,上士至二级军士长各4年,一级军士长则一直服役到退休。

 

  据军报报道,在部队信息化建设中,士官群体发挥着主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现代化武器装备精良,不少武器对技术要求高,士官便是操作这些武器装备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战争很大程度上是“士官的战争”。目前,士官在基层单位已占兵员总数的50%以上,有的高技术部队甚至高达80%。许多士官处在重要岗位,在训练教育、日常管理、技术保障、遂行任务中发挥着骨干作用。而在士官中,一级军士长无疑是其中的翘楚。

 

  在部队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一级军士长的数量比大熊猫还稀少,他们大多是服役二三十年的老兵,掌握一门或多门精妙的技术,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人才。据军报报道,这次火箭军新晋升的51名一级军士长中,来自战备训练、国防施工、作战保障等各条战线,他们当中既有10余次将导弹送上蓝天的“金手指”,也有20多年扎根深山为导弹“筑巢”的“老工兵”,还有数百次为“大国长剑”体检的“导弹通”。

  钻研雷达近30年

  他琢磨出一套融会贯通的“独门秘笈”,把导航雷达和对海警戒雷达结合起来,实现对空警戒。

  肖湘伟在舰上的岗位是对海警戒雷达,海上的目标只要被它锁定,就再也无法逃脱。如今的他,是战友们眼中技艺超群的“兵王”,但荣誉背后,却是他近30年的潜心钻研。

 

  在差不多二十年前,大队舰艇日益老化,对空警戒能力成了短板。肖湘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来自空中的威胁,对舰艇可是要命的!”只有初中水平的他,结合自己的操作经验,竟成功琢磨出一套融会贯通的“独门秘籍”,把导航雷达和对海警戒雷达结合起来,实现对空警戒。

 

  这个想法,得到了舰领导的全力支持。但没有规律可循,更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怎么办?肖湘伟选择先练“起手式”,从对空近程警戒开始练习。舰艇进出长江口,要经过浦东国际机场东侧。这段航程成了他绝佳的操练机会,飞来飞去的民航客机,就是他的“警戒目标”。由于客机起飞密度大,肖湘伟常常一双眼睛瞪得酸疼,但他不敢眨眼,生怕疏忽了每一个细节。通过不断的搜索、跟踪,他逐渐从中摸索出利用导航雷达、对海警戒雷达对低空快速小目标进行识别的方法和规律。他也因此第一次荣立二等功。

 

  走上战位,就是进入战场。无论是训练演习,还是战备巡逻,每一次与外军飞机相遇,肖湘伟都会紧盯屏幕,捕捉外军飞机回波波形特征和距变率、位变率变化规律,并详细记录。用他的话说:“一旦发生战争,这些都是敌人的‘催命符’。”

 

  随着武艺的不断精进,对海警戒雷达出身的他,能看到的天空越来越远。在某次跨海域训练中,他率先在100公里距离以上,发现并判别某国侦察机,刷新了该型舰艇纪录;他发明的导航雷达和对海警戒雷达结合判明空中目标的方法,在同型舰中推广运用,有效弥补装备短板。当年底,他因贡献突出,再次荣立二等功。

 

  “这门武学博大精深,离登峰造极还差得远哩!”多次立功的肖湘伟依然很勤奋。他有个多年不改的习惯,无论是不是他值班,只要雷达一开机,他就站在雷达旁。在他的眼里,雷达的回波,就是一条条船、一座座岛,沉浸其中,其乐无穷。

  老兵要干到退休

 

  他要把到手的功劳推出去。“我不要评什么奖,只要让我搞雷达搞到退休,比立一等功还高兴。”

  在莆田舰上,战友们都知道,摸透了雷达脾性的肖湘伟,平时却是个闷葫芦,完全不谙人情世故。在舰上流传着这样一则轶事。曾有一位将军登上舰,慕名想见见这位“肖十一郎”。别人眼里,这是露脸表现的好时机,肖湘伟却没这想法,躲在战位值班,死活不肯出舱,直嚷嚷自己是“狗肉包子上不得台面”。结果这位将军亲自钻舱拜访。临走前,将军留下一句话:“下次来,还是我下去吧。”

 

  2009年,肖湘伟又琢磨出利用某型雷达占领火炮攻击阵位、导弹超视距攻击等战术技术研究10多项。年底舰上评功评奖,他不出意外高票当选。没想到,第二天他便敲开了舰领导的门,要把到手的功劳推出去。“我不要评什么奖,只要让我搞雷达搞到退休,比立一等功还高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推让了,在战友们看来,如果不是肖湘伟多次推让立功机会,别说“十一郎”,“十三郎”“十四郎”也不在话下。

 

  雷达辐射对人的身体伤害很大,几十年的钻研,肖湘伟有着严重的关节炎,常常疼得整晚无法入眠。家里老父亲打来电话劝他:“娃儿,你尽力了,咱们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良心了,回家吧!”确实,肖湘伟的一身绝活军地皆知,到地方哪家船厂估计都能当个高级技师。许多人慕名前来,承诺高薪,还给家属解决工作,想从部队“挖走”他。肖湘伟的回答十分干脆:“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只有我一个人穿上了军装,是部队教会了我本事,怎能忘了本?”

 

 

 荐稿人:ffy 2017-04-09   执行编辑:lry 2017-04-09   责任编辑:tmy  2017-04-10

0
 

上一篇“老师别走”
下一篇殚精竭虑“给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