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09-06-14 【编辑录入:chtz】 文章出处:中青在线

析当代青年利他行为弱化现象
作者:张志祥  阅读次数:6272

      自利和利他相结合的集体主义是利益主体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道德基础,也是培养青年利他行为必须坚持的道德原则,因为集体主义本身就内含着利他性的自主意愿、行为方式和客观结果。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不时从媒体上看到诸如公交车售票员为制止歹徒行窃而被持刀歹徒杀害在乘客满员的车厢中却无人相助甚至无人阻止;中学教师在农贸市场勇抓歹徒被刺,躺在血泊之中一个多小时无人救助;肇事司机将被撞路人拉至僻静处抛于污水沟驾车逃逸,过路人眼看伤者在极度痛苦中挣扎、呻吟却无人救助等。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其本质上反映出来的是人在别人需要救助或求助时的一种无责任性的冷漠。

  目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从根本上引起青年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格偏差。具体表现是:在人生价值观上,一些青年不再认为生活具有什么崇高意义,挣大钱虽然是一个具体目标,但自己又没有挣钱的机遇和能力;在道德观上,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青年以赚钱得利为目的,只向“钱”看,不顾职业道德与良心;在行为方面,普遍存在一种“过客心理”,他们不愿主动选择,因选择太耗费精力;不愿积极承诺,因承诺太冒风险,对待生活持观望的消极态度。

  社会转型20多年来,青年利他行为(心理)弱化现象愈来愈普遍,利己与利他观念的倒置,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导致利他行为弱化的主要成因

  ▲社会焦虑突增导致青年社会责任突减。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处在竞争环境中的青年,不得不经常考虑个人的工作、住房、医疗、婚姻、教育、就业……这一切都使青年的个人自我防卫意识得到强化,同时也使他们逐渐形成一种对社会的疏离,一种非正常的社会心理———“社会焦虑”产生。比如有些青年总有一种莫名的担忧,有一种对未来的潜在风险不可预期而又随时将临的“恐惧”和忧虑,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高焦虑者往往过多地关注自身而较少关心别人的疾苦。

  ▲商品经济对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在市场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厂家、商家的美丽连环骗局,使青年明白了社会上大量的“利他”行为都带有利己的目的。因此对送上门的“好事”总抱有怀疑态度和戒备心理,强化了一些人对“利他”行为的怀疑心理和排斥态度,并将这种思维方式衍化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认为人的行为不管多么高尚都是出于利己的动机,从而导致亲社会心理和行为逐渐弱化,对社会利他行为采取怀疑态度。

  ▲不良风气对青年责任感的负面影响。不良社会风气尤其是官员的腐败堕落行为,在青年心目中属“反社会行为”,是一种只为一己之私而对社会极不负责的行为,使青年与社会的心理距离逐渐拉大。青年对腐败行为极为愤慨,这种愤怒可能不合适地宣泄到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上。其中有的人可能会把愤慨发展成反社会的心理和行为,给社会带来直接危害。

  可以看出,社会发展与公共认同心理发展的不同步性必将造成心理失衡,并引发普遍的社会焦虑。这正是社会转型造成青年甚至民众利他行为(心理)弱化的直接背景。   

纠正扭曲的社会道德心理

      普遍利他行为弱化的存在无疑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它不仅危及社会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而且还损害社会的价值系统和评判机制。因此,呼唤青年普遍的利他行为,纠正青年扭曲了的社会道德心理便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人格的形成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有自我广延的能力;有一致的人生哲学;有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有现实知觉;有情绪上的安全感等。在健康的维度上,可以把人格分为四类,即病态人格(没有利他意识,完全的自私自利);轻度的人生缺陷(经常有自私的意愿和行为,但不造成大的危害);正常人格(有主动施惠于人的意愿和行为);完美的圣贤人格(不仅有利他的意愿,还有利他的能力和行为,客观效果明显)。这四种人格可相互转化。

  利他性是指由于个体或群体的利他行为所产生的对他人有益的客观效果,作为利他行为既包括主体或群体主动地施惠于人的助人行为,也包括出于报恩或对自己行为产生恶果的报答或偿还性行为。利他性由四个层面构成,即利他的自主意愿(道德责任感、爱心等)、利他的主观能力(知识、智慧、经验、业务素质等)、利他的具体行为和利他的客观效果,利他性的强弱是衡量人格健康程度的惟一标准。

  “人格三要素”认为,健康人之所以与一般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是由于他们自身具有更强的创造性倾向,这些倾向主要指个体的认识、审美、价值和交往等能力,而个体的交往能力是其健康人格的核心,交往能力并不仅限于交往的技巧,往往要看其利他的客观效果,这些行为特征,使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达到健康人格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具有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这三种人格力量的共同强大,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两种力量的强大或弱小都会影响另一种力量。一个人的这三种力量越强,就越有可能克服外在和内在的各种障碍,达到更高、更健康的人格层次。可以说健康人格由智慧力量、道德力量、意志力量协同构成。因此,利他性行为在于这三种人格力量长期的量的积累。

 

荐稿人:chtz   2009.6.14      执行编辑:chtz   2009.6.26     责任编辑:tmy   2009.6.27

0
 

上一篇万世师表----孔子
下一篇张元济--学人有品,格自高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