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08-07-08 【编辑录入:admini】 |
父母要的究竟是什么 |
作者:刘清海编著
阅读次数:19130
|
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西方素来以自己的“十字”文化为骄傲,认为将“爱上一代”与“爱下一代”融为一体,殊不知,西方人也日益走进了一个困境,即偏重强调父母怎样去爱子女,却忽视了子女对父母的孝养,“十字”文化变为了“丁字”文化。其实,这也是目前中国面临的道德困境,这种困境的摆脱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得到解决方法。 南先生在《论语别裁》一书中提到孔子对“孝”的理解,孔子说他那个时代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父母,便是孝了。然而“犬马皆能有养”,即便饲养一条狗、一匹马也都会喂饱它、养活它,因此仅仅养活父母并不是孝。 孔子所处的时代有许多道德约束,尚有许多人无法真正理解孝的真谛,而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孝不仅仅是形式,更是一种发目内心的真挚感情,是一种爱的心情。曾有一则公益广告将此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位年迈的母亲,在中秋佳节之时满心欢喜,精心准备了饭菜,最终却只等来了儿女们的电话,母亲顿时神情落寞。可见,充裕的物质生活只是表面的形式,一位老人恐怕甘愿每天粗茶淡饭,只要儿女能够常回家陪伴他就心满意足了,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一首歌—— 《常回家看》,这恐怕是所有父母的心声吧。
有一则故事,儿子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后,要母亲随他去城市生活,母亲执意不肯离开清静的乡下,说过不惯都市的生活。儿子没有勉强母亲,只是坚持每个月给母亲寄300元生活费。这天,邮递员又给母亲一张大额汇款单,母亲脸上洋溢着喜悦,说是儿子寄来的。这张3600元的汇款单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每个人都是一脸的羡慕。 过了几个月,儿子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只短短几句,说他不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要按月寄,一月寄一次。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儿子由于工作缠身,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想法不能实现,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月给母亲寄一次生活费,又担心忙忘了而误事,便又到邮局一次给母亲汇去3600元。几天后,儿子收到一张3300元的汇款单,是母亲汇来的。儿子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又一次在信上嘱咐说,要寄就按月给她寄,否则她一分也不要,反正自己的钱够花了。儿子对母亲的固执十分不理解。但还是按母亲的叮嘱做了。后来,他无意间遇到了一个从家乡来 城市打工的老乡,顺便问起了母亲的近况。老乡说,你母亲虽然孤单一人生活,但很快乐,尤其是邮递员进村的日子,你母亲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收到你的汇款,她要高兴好几天哩。儿子听着已泪流满面,他此刻才明白,母亲坚持要他每个月给她寄一次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乐。母亲的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
孝不仅仅在于形式,空巢老人缺的绝不仅仅是钱,他们更希望得到儿女的关心与牵挂。一声问候远胜过金钱的慰藉,一次探望足以让老人幸福很久,父母要的其实很简单,然而就是这点愿望却总是很难得到满足。 父母要的究竟是什么?孟郊的《游子吟》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个答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文摘录自《听南怀瑾讲述99个人生道理》连载(一),2008年6月7日解放日报第10版)
推荐人:119 日期:2008-7-5 tj:125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