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7-08-17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7年8月17日第7版 |
基础学科 重获青睐 |
原标题:基础学科“长线”专业重获青睐--- |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记者 姜 澎
阅读次数:6650
|
---95后选择专业时更愿意听从内心,经济周期的变化也使得更多家庭愿意选择“长线”专业
■ 一批基础学科正呈现回暖迹象,对此高教界人士分析,95后学生从小成长、生活的环境相对优渥,他们的学科兴趣得到了家庭和学校老师的支持,所以在专业选择上显得比较从容 ■ 在今年高校招生咨询现场,不少考生家长表示,孩子选择基础学科,未来在考研或出国深造时,除了选择本专业外,还可以选择热门的应用型专业,可以说是“进退自如”
较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就业后收入偏低,或流于清贫的生活……曾几何时,高校文史哲和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一直被贴上“冷门”的标签,让学生们不愿主动靠近。一些大学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专业,相当一部分生源来自于专业调剂,高考时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比例并不高。 但这些,都已成为“如烟往事”。今年,一位高考成绩排名在山东省前100名的高分生,第一志愿填报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按我们家孩子的考分,上北京名牌大学经管类专业完全没问题,可她就是喜欢文学,非中文系不上。”这位尖子生家长最终拗不过孩子的意愿,选择支持。
兴趣,成为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驱动
每年开学季,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王东教授都要接待新生家长。孩子被历史系录取,家长怎么想? 王东说,以往家长难免对孩子的前途略显担忧,而最近几年,爸妈们的心态释然了不少,甚至鼓励、支持孩子追寻自己的兴趣,攻读基础学科。
过去,即便在一些师范类高校,金融和管理专业的录取分数也是最高的,但近年来,这样的热潮已逐渐消退。“今年,我们中文系和数学系的录取分数超过了经管类专业。”上海师范大学招办负责人陈宇飞说,数学系被认为是该校学习负担最重的专业之一,但却成为近年报考的大热门。令陈宇飞印象深刻的是,这两年招生咨询时,大多是学生自己前来询问专业情况,而不再由父母代劳了。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生也有类似的感受。如今报考中文系的学生,很多对专业是“真爱”;而过去,不少学生是因为考不上更热门的专业或第一志愿专业,才被迫调剂过来的。与之相关,学生入学后的学习状态也不同,“很多学生学习非常主动,跟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很频繁。”
事实上,在沪上不少名校,本科生入学一年或两年后,都可以申请转专业。记者调查发现,这两年从文史类专业转出去的学生不多,反而是一部分入学时考入“热门”专业的学生,在明确自己的专业兴趣后,又转到了文史哲专业。
就业市场起伏,家长更重视“长线”专业
张生认为,基础专业回暖,除了学生的家庭因素,比如更多学生的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更愿意遵从孩子的兴趣和个人意愿,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大环境的变化。
中文系或许是最典型的。张生说,从微博、微信到视频,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在泛媒体化。“有人说我们已经步入读图时代,也有人说现在是影像时代,但不管传播方式如何变化,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优质内容依旧稀缺。图文影像视频的有效传播,要依靠一些会讲故事的人,而这实际上就让文史哲专业的学生有了用武之地。”
自然科学类基础学科也同样如此。复旦大学数学系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是热门专业,每年招考录取分数线超过金融和管理类专业。近年来,学校开设的自然科学实验班,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并列招生,每年到大二分专业时,原本冷门的物理系往往是学生最热门的选择。
近年来,高科技行业快速发展,使得物理专业毕业生不仅深造时选择机会更多,甚至在就业时也有更多更好的去向。有学者坦言:“即便不是从事相关研究,物理系学生毕业后到‘华尔街’工作的比例,甚至也超过了某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在今年高校招生咨询现场,不少考生家长表示,孩子选择基础学科,未来在考研或出国深造时,除了选择本专业外,还可以选择热门的应用型专业,可以说是“进退自如”。 (文章来源:《文汇报》2017年8月17日第7版)
荐稿人:ffy 2017-08-17 执行编辑:tmy 2017-08-17 责任编辑:zjy 2017-08-17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