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7-08-16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7年08月14日第1、2版

到“无人区”去,做化学
原标题:到“无人区”去,做与众不同的化学
作者:#解放日报记者 黄海华  阅读次数:6475

丁奎岭(右一)在实验室与同事交流科研
丁奎岭(右一)在实验室与同事交流科研

    ■“想做与众不同的研究,有时要到‘无人区’去。”丁奎岭说。手性催化研究,一度热门,后来转冷,有同行选择放弃,而他坚持了下来。短短几年,他带领团队突破传统思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手性催化剂“自负载”概念,也就是让催化剂自动组装,变成固体再利用,解决了催化剂回收利用的难题


  ■不拘一格用人才,这是丁奎岭2009年担任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后,形成的鲜明特色。所里突破惯例,推出了待遇等同的人才计划。让上海有机所人自豪的是,在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衡量科研实力的2016全球自然指数中,这个二级学科研究所已连续4年在中科院和上海市排名第二


0oyh8eph12hrxad

丁奎岭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的开幕式上走红毯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与化学缘分不浅。与他有着相似读音的“喹啉”,正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名称。


  小时候的理想是做木匠

  15岁考上大学,29岁成为河南省当时最年轻的正教授,47岁当选中科院院士。这样的人生轨迹,对于1966年出生在河南商丘永城的丁奎岭来说,是当初从未想过的。
  丁奎岭的母亲是一名农民,父亲是一名粮店会计。一到农忙时,大人到田里干活,小孩则在后面帮忙。熟稔各种农活的少年丁奎岭,那时只想着长大了能吃上商品粮就好,学业不成就做一名木匠。
  读寄宿高中时,他每周回家一次,来回步行14公里土路,每次不忘捎上家里自制的咸菜。

  被郑州大学化学系录取,成了恢复高考后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这些对丁奎岭来说,都是在懵懵懂懂中发生的。第一学期末的无机化学考试,他考了97.5分,是全年级120多名学生中的第一名。这个被他誉为“里程碑”的分数,第一次给了他在化学上的自信。

  黄鸣龙还原反应,是大学化学教科书中唯一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反应。黄鸣龙,正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研究员。在丁奎岭心中,上海有机所是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最高殿堂。

  1998年9月,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访问学习的丁奎岭决定回国发展。在向上海有机所投递申请一周后,对方承诺给予副研究员职位,提供50平方米的过渡住房。但早在1995年,丁奎岭就已受聘为郑州大学正教授,家里的住房也宽敞得多。这样的落差对于很多人来说难以接受,但他觉得自己确实还需努力。在东京的那一年,他基本上就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让他至今心存感动的是,回国当天一场台风刚过,当时的所长林国强院士深夜亲自前往机场接机。这一“传统”,后来在丁奎岭做了所长以后,依然坚持至今。

  “46秒”背后的故事

  “想做与众不同的研究,有时要到‘无人区’去。”丁奎岭说。手性催化研究,一度热门,后来转冷,有同行选择放弃,而他坚持了下来。短短几年,他带领团队突破传统思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手性催化剂“自负载”概念,也就是让催化剂自动组装,变成固体再利用,解决了催化剂回收利用的难题。

  一个生产流程原本需要25公斤催化剂,现在只需0.5公斤,成本大大下降。这正是丁奎岭提出的一系列新型催化剂之一,该技术转让给一家民营企业后,现在已达到年产千吨的规模。
  如何利用二氧化碳这一问题,已被丁奎岭关注了10多年。目前,他的团队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将二氧化碳作为碳资源,制备出平时需求量很大的化工原料,目前正在山东进行工业化应用试验。“很多人花大力气对二氧化碳加压处理,储存到地下,丁奎岭反其道而行之,把二氧化碳作为一种资源来转化,可见其视野宽广。”93岁的中科院院士、上海有机所研究员戴立信说。

  46秒可以做什么?林国强说了一件令他难忘的事情。去年,他参评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其他单位还有两个类似项目参与竞争。评委发问,这3个项目有什么区别。“我当时有点懵,因为我没仔细研究过其他项目,这时只剩下最后46秒钟,丁奎岭作为我邀请的第三方专家,回答得非常到位。我完全没想到他竟然对同行研究得如此透彻,这得下多少工夫啊。”
  近年来,丁奎岭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德国洪堡研究奖等。日本吉田奖面向亚洲化学家,丁奎岭是第一个获奖人。

  让科学家走得更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上海有机所研究员李昂至今感慨不已,7年前他人尚在国外,所里就将100平方米的实验室准备好了,科研经费也已转入他的账户,上班第一天他的团队就已到位6个人,为他们早出科研成果赢得了一两年时间。“科研竞争激烈,犹如百米赛跑,不能让这些有志于科研的年轻人输在起跑线上。”丁奎岭说。

  不拘一格用人才,这是丁奎岭2009年担任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后,形成的鲜明特色。当时,一些引才计划要求有三四年海外博士后工作经历。所里突破惯例,推出了待遇等同的人才计划。当时在新加坡从事博士后研究仅仅八九个月的李昂,就这样“破格”来到了有机所担任研究员。他不负众望,2015年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今年6月荣获国际四面体青年大奖。“当时28岁的我对于带一个团队没什么经验,在我最困惑的时候,丁所长告诉我亲力亲为也是一种管理方式。”李昂于是“冲锋陷阵”带头去做实验,带出了自己的队伍。如今,每年到了研究生选导师的时候,他的办公室外面就会排起长队。

  作为一所之长,丁奎岭经常思考的是如何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因为这将决定科学家能够走多远。去年5月,上海有机所以原创性基础研究的优势和有机氟化学的特色吸引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夏普莱斯加盟,目前已建立了独立的“点击化学”实验室。2011年,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第一次发表了一篇来自上海有机所的研究论文。“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交叉与融合是未来大势所趋。”丁奎岭说。为了提前布局,有机所以国家“顶尖千人计划”为契机,前瞻性地引进了美国科学院院士、艺术和科学院院士、哈佛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终身教授袁钧瑛,领衔组建“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围绕细胞凋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世界生命科学和医学难题,开展独具特色的化学生物学研究,如今这个中心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近年来,上海有机所还筹集资金做了一件看似“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事情,选派了50多名极具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前往世界著名实验室继续科研工作,除了给每人资助20万元生活费,期间还为他们缴纳“四金”。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对于他们将来的归属却没有任何限制。对此,丁奎岭看得深远:“我们并不是仅仅为有机所培养人才!”这批人才的表现引起了国际国内同行的高度赞赏。去年,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有机化学专业组的共有28人,其中10位就出自上海有机所。

  让上海有机所人自豪的是,在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衡量科研实力的2016全球自然指数中,这个二级学科研究所已连续4年在中科院和上海市排名第二。更让人振奋的是,今年公示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名单中上海有机所就有4人,表现不俗。

  丁奎岭很忙,他担任了美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快报》副主编等学术职务,他的邮箱里总是有很多待处理的邮件,每天都要忙到24时以后才睡觉。今年他去中央党校学习了4个多月,几乎每个周五都要赶回上海,趁着双休日召集各种会议,处理所里和课题组的事务。

  这位当年拾麦穗的少年,觉得累了,就会仰头看看天空。如今,在这停不下来的工作节奏中,他没有忘记提醒自己,要做优雅的化学:既有紧迫感地做“有用”的科学,还要沉得下心来享受化学本来的科学之美。多一些沉淀,才有可能在未来厚积薄发。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2017年08月14日第1、2版


荐稿人:xscclf 2017-08-16  执行编辑:tmy 2017-08-18  责任编辑:xwf  2017-08-18

0
 

上一篇新青年的租房时代
下一篇基础学科 重获青睐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