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0-05-06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0年5月5日第12版

我们该培养怎样的工程人才
作者:倪军  阅读次数:8696

 


  如果要问起,大学应该如何培养以及培养什么样的工程人才,大多数人都能够回答,大学培养的人才不应该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因为知识传授的过程是机械式的,比较死板。大学更应该注重人才的整体素质培养,而对于工程类人才,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工程人才的培养现状,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有210万工程师,大学生中有35%学工科——“现役”和“后备”工程师的数量目前都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在瑞士洛桑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总体质量,在参加排名的55个国家中仅列第48位。据《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工程师有54万,中国只有16万,连全国工程师总数的1/10都不到;而印度,符合全球化需求的工程师超过总数的70%。更关键的是,创造单位GDP,中国需要的科技工程人员数量是日本的3.68倍。

 事实上,培养卓越的工程人才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交大密西根学院从前身国际化试点班开始至今10年,一直以来做的就是如何通过先进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培养出具备有综合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

 首先,我们来看看我们理想中的卓越工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吧。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大学多是知识传授型,我们的老师,包括教材、作业,都是把一些问题高度提炼成一些“可以解”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学生能快速地、巧妙地解出方程式,这比国外学生强得多。

 但是,在这样的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走上社会,参与到一个实际的工程里时,他总是会找不到方程式在哪儿。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培养的学生就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那就是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简化问题并最终解决它.

    抛开依赖性,建立自信心

 在中国大学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只有唯一解,而且学生也习惯于做完题目后,互相看一看答案是否一致,如果一致了,那大家都放心了。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而国外大学,很多问题都是开放的,没有唯一方案。没有对错之分,学生也不知道是你的好,还是我的好。这个时候,大家往往就会各执己见,都认为自己做得好。甚至老师在课堂上提出解决方案后,学生仍然可以去挑战看是否能够有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样的训练带来的看似是活泼的教学风格,实际上是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学生可以抛开依赖性,建立自信心。因为当学生发现任何尝试都是被鼓励的,任何尝试都是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时候,就会信心倍增。在交大密西根学院开设的Vg100Vm250350450等很多课都有开放性的项目,鼓励老师采用越来越多的开放性问题来帮助学生学习。

 对于培养一名卓越的工程人才来说,还必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动手能力等等。最关键的是还有动手能力。中国的传统是,技术课完成后,会做一些“实验”,学生围在一起看一看,抄一些数据,填一个表,报告出来了。这样做对于学生来说,只不过是多记了几个数据,很少对学生产生什么深刻印象,更不用说是影响学生的兴趣了。交大密西根学院的课程是,把所有课的实验内容都提取出来,汇总成几门较大的实验课。像机械工程专业学生要上的三年级395、四年级495。学生不只是抄几个数据,他要考虑实验目的是什么,用什么样的设备、条件去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在整理数据时,要考虑实验误差、仪器误差、不确定性等等。学生要知道怎么样去处理实验结果。而且这个过程里,学生不光有书面报告还有演讲。这样,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很大。

    “鼻青脸肿”后发现弱点

 中国传统大学工科的教育是,第一、二年打数理基础,第三年开始专业课,大四下学期开始毕业设计。这样教学的效果非常差。因为学生最后一个学期就业压力大,都在外面实习、找工作,所以很多时候毕业设计就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了。而且所有的知识等到第8学期集成演练,很多学生把学了什么都忘记了。

 就像我以前打过的一个学武术的比喻,中国的学生像是先去练马步,劈叉,臂力,基本功全练过了,可是到了真正打架时,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用了。现在密西根学院完全引进了美国的教育体系,就有点像先让学生去打架,每次学生被打得鼻青脸肿后,老师再教如何防守如何进攻,学生再去打架,进步一点点,然后再发现自己又一次鼻青脸肿了,再发现自己缺什么。每次实战后,学生都会知道,哎哟,这个我是要用的。

 交大密西根学院的课程设计是,从一年级开始,Vg100就开始综合锻炼能力,还没有学什么专业知识就把你扔到实际问题中去找问题了。实际上工作也是这样。逼着你去发现问题,提取问题,归纳问题等等。到二年级、三年级,到毕业设计都是这样,学生都要不断地演练、培养。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要强得多。

 回过头来看,中国的工程教育问题需要深思,很多问题实际上都是相关的。我们交大密西根学院的这套培养学生的理念、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拿到现有的中国的学校,也很难实施。我们在交大密西根学院可以做,因为一切是从头开始的。我们的学院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设计的。当然中国工程教育这些年来进步不少,但是我们最好的资源仍然是学生。

   

推荐人:lry   2010-05-06    执行编辑:lry  2010-05-06    责任编辑:wdl  2010-05-07

0
 

上一篇追随时代需求,科研亦无界限
下一篇杨利伟出自传 揭秘飞天背后的生死时速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