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2-02-08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2年2月7日第12版

感受科学 感受大师
作者:邢鸿飞、刘珈辰、金桃、张长青、赵春雷编译  阅读次数:8504
3  
弗里德·穆拉德
  作为华盛顿特区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化学家,弗里德·穆拉德(FeridMurad)与他人共享了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成果在于发现一氧化氮可以在心血管系统中作为信号分子,疏松血管。
  穆拉德1936年出生于印第安纳州。他的父母均是来自阿尔巴尼亚的移民,经营着一家餐馆,穆拉德和他的两个兄弟在餐馆帮忙。穆拉德总是能够记住客人们的订单并心算出账单数额,在他看来,这些训练了他的记忆力和数学能力。
4  
阿达·E·约纳特
  阿达·E·约纳特(Ada E.Yonath)目前供职于以色列雷霍沃特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负责X射线晶体学研究工作,她的涉及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开创性研究,与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分享了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她是以色列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也是自诺贝尔化学奖颁奖45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女性科学家。
5  
让·马里·莱恩
  让·马里·莱恩(Jean-MarieLehn),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化学家,因对相互识别作用着的分子的开发和应用,1987年与他人共享当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他创建的“超分子化学”,是一个利用非共价分子相互作用的化学领域。
  莱恩1939年生于法国的罗塞姆,他的父亲是一名面包师,后来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名管风琴手。音乐是莱恩的最大爱好。
6  
托马斯·施泰茨
  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耶鲁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家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果是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在细胞内按核糖核酸指示构造蛋白质的机制。
  施泰茨1940年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大的。高中时施泰茨是公认的中等生,直到与成绩优秀的弟弟产生竞争才使他积极起来。施泰茨还是一位音乐家以及唱诗班歌手,在最终开始科学追求前曾经思考过是否以音乐为生。
7  
阿龙·切哈诺沃
  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1947年出生在以色列的海法。他因发现了泛素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的作用,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共享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5年,在以色列新闻网站Ynet的民调中,切哈诺沃在选出的200个最伟大以色列人中名列第31位。作为以色列第一批诺贝尔科技奖得主之一,切哈诺沃在以色列国家和科技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11年切哈诺沃正式担任中国南京大学化学与生物医药科学研究所所长。
   
  推荐人:lry     2012-02-08      执行编辑:lry     2012-02-08    责任编辑:xwf  2012-02-11
0
 

上一篇“林道聚会”
下一篇茅于润谈父亲茅以升:他心中有另一座桥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