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2-03-20 【编辑录入:zhuju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2.3.19第一版

是那箱冰镇饮料破了“冰”
作者:樊丽萍  阅读次数:7317

    书生下车间当工人,“融入”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一道关,首先就要磨合人际关系。同济大学毕业生游太奎过关不易

                                          是那箱冰镇饮料破了“冰”

  “金融危机”、“4万亿投资”、“高铁时代”……游太奎一走出校门,就跟这一连串“大事件”碰了个正着。
  今年27岁的游太奎是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05级学生,2009年7月毕业,就职于中国南车集团下属的一家企业,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名叫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本月初,公司刚刚委派给他一个新任务:到在上海新成立的一家分公司工作。离开上海2年半,他又回来了。
  此前30个月,这个大学毕业生在车间干活、住集体宿舍……吃“萝卜干饭”的日子,尝过艰辛,但一切的滋味在回忆里都是甜的。

  “闭着眼睛”签就业协议

  名校毕业,却下车间当工人,对游太奎来说着实是个“意外”。他学业优秀,还是班长。虽说2009年毕业那会儿正赶上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但冲击波下,游太奎本有望幸免此前,还在念大三的他已获学校推荐,参加了一个由日本政府、企业和高校举办的“亚洲人才交流计划”,原先说好,本科毕业后他将去日本一所大学继续深造。
  不料,距离毕业只剩3个月时,游太奎收到了一封日本来信:“你的成绩和表现非常优异,但校方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经讨论后决定,不能录取你。”什么“其他因素”?事后据认为是游太奎在个人材料中亮明了“中共党员”身份。那所日本的大学更想招募今后愿意留在日本企业工作的中国留学生,深恐这位学生党员学成归国,“白白投资”。
  “总不见得找不到出路了吧?”游太奎一下着急起来。大四时,他也曾投过几份求职简历,得到了4家上海企业的Offer,因为“没用”,就把机会让给了同学。而此时,企业招聘已基本结束,怎么办?游太奎听一个同学说,留上海就业看来希望渺茫,他打算去湖南株洲一家企业考察。那家企业正是简称“株机公司”的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曾来同济做过自我宣传;为招纳人才,它愿为大学生前去考察支付来回的火车票钱。游太奎没想太多,就托那同学捎带去一份自己的简历。没过几天,他的电话响了株机公司愿意录用他,岗位是工艺师。
  这家远在湖南株洲的企业到底什么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厂房?粗线条的企业管理?到处是机油和污垢,还有不修边幅的工人?游太奎一下子浮想联翩起来,但情势已不容他往下细想,于是“闭着眼睛”签了就业协议。

  被表扬为“不像大学生”

  株机公司,其实跟游太奎想象的很不一样,“企业设施非常现代化,对新员工的培训跟外企那套差不多”。那年和他一起去报到的,有200多位应届大学毕业生。公司里的前辈挺高兴,说“这得感谢金融危机”要不是工作难找,怎么可能招进沿海大城市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游太奎的新同事里,有好几位毕业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
  培训期结束,游太奎们要分配具体工作岗位了。这时“名校出身”派上了用场,企业领导让他自己选部门。他毫不犹豫选了技术含量最高的转向架事业部。
  在正式踏上工艺师岗位前,他必须按统一规定下车间实习一年。
  这下游太奎看到了这家企业现代化外表下的另一面:工厂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有着“老国企”文化的明显烙印,“老工人都已有二三十年工龄,而他们的爸爸辈甚至爷爷辈,也曾在这家厂工作;年轻人也不少,都是湖南本地毕业的中专和大专生。”在车间里,游太奎感受到了工友们的排斥,无论大师傅还是小师傅,都怕这些空降的大学生、“领导眼里的好苗子”,怕他们“打小报告”。
  游太奎意识到,人际关系先要“破冰”,要融入。“我和车间工人一样,穿蓝色工作服、住集体宿舍。他们周末去打球,我就跟着去……”不多久,不少小师傅“搭”上了,但要“搭”上老师傅,难得多。
  游太奎所在的生产车间,更像一个手工作坊。车轮、车轴等等,都是火车机车、动车和地铁的零部件,每个动辄几百斤重;从机加工到组装,七八成活儿得靠手工来做“起初以为这是因为技术落后,后来才知道,这类活儿就得手工做,在西门子也一样。”
  一天干下来,谁都精疲力竭。但车间实行5S管理,收工前,所有人必须打扫清理现场、整理工具箱。游太奎总在这时候积极表现:为老师傅们打水、送茶,还揽下了不少打扫的活,虽然他自己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后背也结出了盐花。
  一个三伏天的深夜,终于破了“冰”。“那天收工时已近23点,车间里气温超过40℃,大家都快热得不行了。”游太奎冲出工厂,到附近商店扛回一箱冰镇饮料。这一来一回,花了约莫三四十分钟。当工友们看到冰可乐和冰红茶,就像极度饥饿的人突然抓到了大馒头老师傅们再也不“绷着”了,抢过饮料就往嘴里倒,接着直夸眼前这个满头大汗的小伙子“实在”、“不像大学生”……

  “搭乘”高铁重回上海

  不久,游太奎当上了车间主任助理,这其实是个烫手山芋:检查、督促工人遵守作业规范,负责车间产品质量管控和现场工艺。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阶级感情”,面临严峻考验。
  其时,企业接获的订单“疯狂增长”。南车集团有幸分享到了国家的“4万亿投资”,2009年,他所在企业的产值比2008年翻了一番还多。活儿一多,问题来了既要保“量”,又要保“质”,两头摆平不容易。
  当了车间主任助理,就得管事,游太奎必须纠正老师傅们作业时的一些不良习惯。他解释,把看似笨重的轴承安装到机车、动车和地铁的驱动装置上,可是个精细活;根据操作规范,一定要戴上全新的手套,以防工人手上的灰尘甚至铁屑之类粘到轴承上,“如果粘上了,轴承在高速运转中就可能烧坏,报废一个就是1万多元。”
  很多老师傅习惯徒手安装,为了赶进度,更嫌戴手套麻烦。游太奎觉得不能硬上,就从他们身边的徒弟下手。“小师傅们和我年纪差不多,受过基本的教育。和同龄人讲地铁和火车的行车安全,比较好沟通。”这一招奏效了。眼见得手下的徒弟们变得很守规矩,每次都换戴新手套,没多久,老师傅们也“随大流”了。
  1年实习期满,游太奎的收入从1800元的见习月薪“飙升”到了每月3000元。可和他同届毕业、留在上海工作的同学,月薪已是6000上下。游太奎并不很羡慕:他这儿机会似乎更多。2011年7月,他被调到企业采购部当项目经理,负责供应商管理工作。已经“懂了点技术”的游太奎,踏上了技术型管理岗位。
  出差多,他搭乘高铁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没想到不断改进中的高铁很快给他的职业发展带来了又一个新机会:为使企业由制造型向创新创造型转变,去年,他的公司跟同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在沪成立了上海南济轨道设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月初,新公司研发中心项目经理的岗位聘书,交到了同济毕业生游太奎手上。

荐稿人:zjy  2012.3.20  执行编辑:zjy  2012.3.20   责任编辑:tmy  2012.3.20

0
 

上一篇在流水线上为新车“接生”
下一篇就做一个“飞机医生”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