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2-05-15 【编辑录入:zhujuy】 文章出处:2012年5月14日文汇报第一版 |
寻找护士工作的“含金量” |
作者:本报记者 唐闻佳
阅读次数:7655
|
医务人员如何让病人满意?有人觉得当医生的更容易些,帮病人看好病,哪怕态度差点,人家也会竖起大拇指,这是“疗效为王”的道理。当护士就不同,病人和家属都认为“病是医生看好的”,对护士彻夜不断观察监护仪,帮着吸痰、翻身……种种细心护理的功劳“忽略不计”。社会对护士职业的偏见由来已久。 1997年,李静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戴上了飞燕帽,两年后被调入综合监护室。一晃15年,她从一个为看不大懂心电图而惴惴不安的小护士,成长为医院里被破格提拔的“最年轻的护士长”。这个“80后”,一直在寻找护士工作的“含金量”。
【口述实录】 1997年我中专毕业,到普陀区中心医院当护士。急诊留观室是我工作的第一站,给了我对医院的第一印象:忙碌、嘈杂,没有过渡和适应的时间——前一天还是学生,这一天我就是护士了,要救死扶伤。 那年夏天上海暴热,高热、昏迷、脑梗病人源源不断送来急诊。有一天,我们8小时里抢救了7个病人,我的护士服袖口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半夜回到家,我对着妈妈直嚷嚷:“当护士太辛苦,从上班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就没停过。”妈妈白了我一眼:“上班拿工资,就要干足8小时。”她是老师,“本分”是她那代人的信念。我顿时语塞,从此不再抱怨,“本本分分当个好护士”。那年,我17岁。 琢磨“特异心电图”,自学笔记成了教案 第一年我在急诊,第二年在呼吸内科病房,都是医院里工作强度大、压力大、要求高的“重点科室”,很能锻炼人,我的业务能力迅速提升。第三年,当我接到调去综合监护室的通知,心里没底。 综合监护室包括心脏病监护病房和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病人没有家属陪伴,护士们守护着那里40多张病床。 中夜班医生到夜里可以睡觉,护士负责巡查,一有突发情况赶快打铃叫医生。开始那段日子,我很紧张,每天上班两只眼睛就盯着病人床头的心电仪,生怕不能及时发现异常。 很快我就感觉自己知识不足:要发现异常,必须要能识别各种异常心电图,医学在飞快进步,医学教育总是滞后,学校里教的那些不够用。我买了很多书自学,碰到看不懂的心电图,就问护士长,问心内科主任。 读了不少本教科书,我还是觉得不够:书上的异常心电图图谱是总结出来的一些典型案例,但临床情况多变,我们看到的哪有这么“标准”!我对医学前辈说的一句话有了深深的同感:病人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开始收集亲眼见到的“特异心电图”,一碰上,就跑到仪器旁拉出一张图,并且复印病人病历,比对着琢磨,想不明白就翻学术专著。慢慢地,我的自学笔记越写越厚。多年后,这本汇集了各种特异心电图和病历分析的笔记,成了我带教学生的教案,还一直放在监护室,方便新人们翻查比对。 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经验就来自病人,见过的情况越多,越能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尤其在监护室,很多危急时刻医生并不能马上赶到现场,这时护士就要凭经验果断出手,为医生抢救争取时间。我想,这是护士的价值所在。
乐做“户籍警”,把患者当成“整体的人” 监护室里病人的病情都很重,大部分是老人,偶尔也有年轻人甚至孩子——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2005年,我第一次遇见一个女孩,14岁,得了恶性心律失常(一种比较少见的心脏病),一旦发作,浑身抽搐,不及时抢救就会死去。 女孩的爸爸跑遍了国内的大医院,我们的科主任还帮着联系了国外专家,但大家都说“至今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既然这样,他们只好不折腾了。以后每次女孩感觉不适,爸爸就把她送进我们医院,因为离家近。 就这样过了7年,那个女孩是监护室的常客。她不能上学,不能远游,所谓“外出”就是来医院,我们成了她为数不多的朋友。 2011年,我那时被调到老年科当护士长,一天夜里接到监护室电话:“女孩不行了,你也来看看吧!”我连忙跑去,只见除颤仪放在她的床头,病情已经发展到每半小时发作一次,心律失常,意识丧失。有一次,电击师连续电击了17次,大家都不想放弃,后来电击师都哭了……没想到,女孩挺了过来。 在监护室工作越久,越体会到医学再发达,有时也无力回天,可生命又是个未知数。我们护士能做什么?尽力而为,无愧良心吧。 我做护士时,一次监护室来了个脑梗病人,他待了三五天,我空下来就和他聊聊天,听说他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就劝他试着改正。出院那天,病人跑到护士长那里表扬我,说:“这个小李真好,把我当人看。”护士长听了很紧张:“其他护士没把你当人看?”老先生解释:“小李把我当成一个整体的人,不是为了治疗而治疗。”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以后,我有事没事就喜欢在病房里待着,午饭我也在病房里吃,因为这是监护室难得的家属探视时间,可以听到家属的关照——有人口味重,爱吃咸的;有人怕冷,晚上要多盖条被子……不少病人的“小秘密”我这样都知道了。同事们笑我成了“户籍警”,我觉得这挺好,多了解病人的各种情况,可以劝他们调整好生活习惯,告诉他们出院后要注意哪些事,个性化的健康宣教自然而然就做了。
搞科研读学历,都为让病人有更多笑容 如今,护士有了硕士、博士,护理专业体系不断完善,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的想法一点点在变:刚进医院时就怕出错,总默念学校里教的“四不准”:不能抱错小孩、不能车错遗体、不能打错青霉素、不能输错液;业务熟练后,想法也很简单:病人把命交到我手里,我要在工作范围内做到最好;再后来,我觉得自己还能多些“主观能动性”。 多年前,心脏介入手术用的是老办法,从股动脉穿导丝,许多病人大腿上因此出现瘀斑,痛得哇哇叫。我在监护室遇到好多例这样的情况,就跑去中医科试着讨教应对方法。 几番实验,我们相中了一味中药“皮硝”——中医常用于产后回奶,给这类病人外敷在腿上,也有化瘀效果。 事后回忆,这是我“科研”的起点。观察使用皮硝的患者和不使用的患者临床表现有什么不同,后来知道这叫“临床对照组”;在使用患者中观察不同使用情况对愈后效果的影响,据此调整用量、使用时间等,后来知道这叫“确立护理常规”。 2005年,中医大推出“护理人才培养计划”,为入选的护理人员配备护理导师和医学导师,三年一个培养周期,我入选了。中专毕业的我,从来没接受过系统的“护理研究”训练,那时方才知道“PPT”是什么,也知道了开题、搜集病例、设定观察组等等。 这些年,我拿到了大专文凭,读了本科,还完成了不少护理课题。我始终没有忘记那些大腿瘀斑的病人,搞科研、读学历都是为了提升自己,最终是为了让病人有更多笑容。
荐稿人:zjy 2012-05-15 执行编辑:zjy 2012-5-15 责任编辑:xwf 2012-05-15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