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4-01-04 【编辑录入:wangdl】 文章出处:《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2014年1月2日

刘保延:大数据应用将为中医药带来“大价值”
  阅读次数:5397

    [导读] 刘保延说,“大数据技术将给中医药科研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极大的便利。丰富的中医临床数据一旦被全部汇集起来,将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医药资源宝库,将具备无与伦比的特色优势。”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但大数据的理念与技术是否适用于传统的中医药领域?大数据的研究将对中医药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认为,大数据将为中医药发展带来“大价值”。

 

    刘保延告诉记者,中医药领域具有典型的大数据特征:一是数据量巨大。如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4所医院全年的门诊量达到698万,仅广安门医院1天的门诊量就超过1万人次;每年还有将近6万多的住院患者。如果将这些患者的诊疗过程全部数据化,每人次就诊产生的医学数据以10M计,那么每年产生的数据量将高达70TB,如果把全国中医院的临床数据都汇聚起来,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二是数据类型复杂。在中医医院,每个患者不但要经过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还会经过各种理化检测进行疾病及其预后的诊断,所以不光有病历资料中包含的信息,还会有生化检查、多种影像或病理切片检查的生物学信息。收集这些庞大、多类别的数据,通过分析处理将其盘活,可以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价值。“大数据”应用于中医药的临床与科研,将给这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在刘保延看来,数字技术是促进中医药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大数据的应用会为中医药发展带来“大价值”。利用数字技术记录中医临床诊疗实践中大量的中医学知识和诊疗信息,并把这些信息用于分析中医临床诊疗的疗效和经验知识,是中医药学现代化研究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刘保延告诉记者,以前中医主要通过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用纸质病历将临床诊疗过程记录下来,通过自己感悟升华,变成自己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思想,再回到临床指导实践,这种“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发展模式是一个非常漫长、以实践中的疗效为检验标准的过程,导致了中医传承困难、成才缓慢、发展不能满足需求等状况。

 

    “在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平台上,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以人为主、人机结合的临床科研一体化研究过程。其中,医者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与患者的交互,同时通过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将实践数据化、规范化、数字化,海量临床数据经过整理、清理、装载、转换等过程,被放在了以‘证—治—效’紧密相关模型为主题的数据仓库中,在医者‘思维’的组织下,通过查询检索、统计分析以及数据挖掘等,从中发现中医临床的经验,揭示诊疗规律,评价临床疗效等,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再去更加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使中医临床诊疗把握度不断提高,治疗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刘保延说,“大数据技术将给中医药科研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极大的便利。丰富的中医临床数据一旦被全部汇集起来,将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医药资源宝库,将具备无与伦比的特色优势。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形成‘以人为中心,以数据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医疗实践与科学计算相交替的科研范式’。”

 

荐稿人:wdl   2014-01-04    执行编辑:tmy   2014-01-04     责任编辑:lry    2014-01-04

0
 

上一篇谢毅:“高速运转”在固体化学领域
下一篇不变色的“红苹果”护士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