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7-12-15 【编辑录入:xwfgtx】 文章出处:校关工委办公室

读后感
原标题: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感
作者: # 材料学院 徐海尧   阅读次数:9223
徐海尧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公民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然党提出了这个任务,表明我们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描绘的美好愿景有一定距离,我们仍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我总以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总体目标需要由组成其的基本单元即每一个公民完成,因而国家和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得到实现,一定要建立在个人层面完成的基础之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紧抓国家经济建设,党内政治建设,更要大力提升公民个人素质和思想觉悟,特别是针对即将肩负起家国建设重担的当代大学生,青年先锋队。然而,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依我之所见所闻,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还存在着一些需改进的空间,下面我将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爱国是国民最基本的情怀要求


    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名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我们爱的是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中国。爱国,听起来像是每一个人都会做的事情,对于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更应该全心全意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


    到了大学,我们有了宽广的国际视野,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到了在欧美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治团体有多么自由,法律法规有多么完善,教育制度有多么先进,医疗体系有多么全面,福利保障有多么丰厚,一些人以洋为贵,萌发了留学西方,然后留在国外学习工作,长居西方国家的想法。


    或许在他们自己看来这只是个人的选择,但客观上讲,他们对不起在成长路上这么多中国人为他们付出的无尽心血,更辜负了国家这么多年对他们的养育、教育和把他们培育到今天所付出的庞大资源。这是人才资源的流失,说到底,是爱国主义的缺失。遥想当年为了建设新中国,有多少如钱学森一样的海外学子突破英美的重重阻挠,纷纷归国,这才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体现,当为我辈楷模。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还存在诸多不完善,因此我们更应该勇于承担时代责任,投身社会主义热火朝天的建设中,而绝不是选择逃避。


    爱国,离不开爱党。总书记曾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同样,我们比任何时期都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需要党指导我们奋勇前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爱国,首先要爱党,热爱、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者。可惜,在如今的校园里,似乎到处都在宣传团和党,可有大学生能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中国共青团/中国共产党?中国共青团/中国共产党是做什么的?你为什么加入中国共青团/中国共产党?


    不得不说,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多或少都带有形式主义,各种思政课是我们眼里的“水课”,是我们上课可以开小差的课。相当一部分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不理解、不重视,秉着形式主义的原则去上课。大学思政教育形势严峻,教与学两方面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临“全面深化改革”。


    二、敬业是深耕基业的前提条件


    大学生有职业吗?当然有,虽然我们在社会上有各种实习工作机会,但是我们永不能忘记我们的本职工作:学习,听起来是很简单,我们这么多年都学过来了,然而大学的学习环境、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我们的学习形式都与以前大相径庭。我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课上写高等数学作业算学习吗?我在所有老师的课上都一边玩手机,一边听讲算学习吗?我上课打瞌睡、玩手机,老师讲的什么我也没听,课后我自学算学习吗?一到交作业的时候我都一拖再拖,最后草草了事,敷衍老师这算学习吗?


    狭义的学习指我们在课堂上、书本里学习知识;广义的学习则涵盖了我们在学术上、生活上增长见识和学问。无论前者后者,我们都任重而道远,然而首次置身于大学这样自由的空间,没有以前老师父母的全方位监督,我们都尽情的释放压抑了太久的自我,陷入了一种想怎样学就怎样学,想不学就不学的困境。如果已经陷落的同学能够自我觉醒,自我反省,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大学的学习风气、文化氛围将迎来崭新的面貌,教与学都会有所增益。


    此外,在大学里,我们的生活不再像初中高中那样简单直接,我们突然就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所以这也是我们心智成熟的黄金时代,这就意味着我们要选择学好还是学坏。我相信一般人都是不情愿学坏的,然则生活总要逼着我们做这样那样的选择。有的人选错了而全然不知,有的人在利益冲突中为一己私利犯错,有的人一时冲动做错了,最可怕的是还有人为了弥补以前的错误继续犯错,一错再错。必须承认,每个人这一生都会犯下或多或少的错,但当我们犯错成了一种习惯,不论大小,那我们真是学坏了。大学时期,我们正处于学的过程中,就更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时放在心上,不断规范、完善自己的行为,下决心一定学好,实践中努力学好。


    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立足之基


    诚信,既是道德主张,也是法律要求。在诚信的发展和推广过程中,法律作为强有力的手段,作为道德的坚强后盾确实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一旦某个社会的诚信沦落到需要法律手段才能维持,那这个社会岂不是人人自危,要么一心盘算着如何通过不诚信的手段侵犯他人的正当权益,要么小心翼翼地防范不法分子的欺诈诱骗。所以,培养一个诚信的当代大学生就必须营造一个诚信的道德环境,以诚信感召诚信。大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人都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诚实守信作为处世的基本原则,但还是出现了以学术造假为典型的失信行为。


    写文章,写各种文章在中国大学里十分普遍。于是不少同学每次写文章,总是在网上、刊物上,东拼西凑,甚至整篇“引用”,一篇文章写出来往往成了大拼盘,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就连写一篇这样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文,都有同学跟我讲他是一边抄一边写,而且抄的内容比写的还多。这样的问题,并非个例。从同学自身的角度讲,这是惰性,是欺骗,没有意识到学术诚信的重要性。从总体上讲,这也是形势使然。要写的总结啊,论文啊,太多,过于强调量化;大部分同学能达到的高度又满足不了老师的要求,加上现在各种文章泛滥、容易获取,给了同学们可乘之机。


    大学阶段随手抄袭让年轻人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让以后或将成为科研和学术工作者的大学生们难以确立价值意识、创新意识和诚信意识。对于那些秉持诚信为本去做科研和学术的老实人,更是极为不公平。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是每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大学生必须且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古人告诫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就应该从避免搞小动作、耍小聪明,杜绝抄袭这样的小事做起。


    四、友善是拓展发展空间的为人之本


    友善可以理解为友爱善良,它强调人与人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和睦友爱,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友爱与善良本身就是我们向外界、向其他人传达的一种态度,友善表现出来是满满的正能量。然而在大学里泛滥成灾的手机,作为一个时代特征,当然我更偏向于时代弊病,所传达的和所表现的绝对是友善的相反面。出生在新时代,我们与手机的接触、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比之我们父辈多了太多。不可避免地,手机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影响到了我们对人是否友善的角色。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内心苦闷、生活空虚,渴望得到他人的友善与关爱,自己却又不愿意主动向别人展示友爱与善良,于是很多大学生选择投身虚拟网络。在手机世界里,为了博人眼球,为了得到我们在现实中没能找到的存在感,我们戴上面具,然后捏造事实,或美化生活,或故意挑起、激化矛盾。“畅所欲言”,并不顾及我们的言论是否会伤及他人。


    我们习惯性地躲在小小的手机屏幕后面,将自己与周遭世界隔离开来;我们从手机里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却对身边的人和事选择性地视而不见。盯着手机,我们明确地向外界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只在意手机里的那个世界,我并不在意身边有什么人或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都不要打扰我。真是讽刺,在通讯技术极度发达的当代社会,手机反倒成了我们与人友善的障碍。我们用手机在自己和周遭世界间建起一堵高墙,把自己包裹在无形的隔膜里,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谈何友善?


    其实,想要实现友善最简单也最困难,我们只需要放下手机,拿出真诚的友好和善意对待身边的家人、朋友、同学和陌生人。为什么还有陌生人呢?因为我们的朋友在和我们成为朋友之前也是陌生人啊,更重要的是,对待陌生人的态度能显示出来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荐稿人:xwf 2017-12-15  执行编辑:xwf 2017-12-15  责任编辑:ffy 2017-12-15

1
 

上一篇对毕业返乡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阅读《焦裕禄的家风》有感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