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5-08-16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校关工委办公室

遵义烽火映初心,勇担使命启新程
2025年网上阅读征文获奖作品
作者:法学院 周宇婷   阅读次数:30

周宇婷.jpg

作者


  九十年前的深冬,黔北大地的寒风卷着硝烟掠过遵义城,却吹不灭红军队伍里跃动的生命烛光。当红军医生傅连暲在昏暗的油灯下为伤员清洗创口时,镊子碰撞搪瓷盘的声响里,藏着比娄山关血色残阳更温热的初心——那是中国共产党人用医者仁心在历史褶皱里烙下的使命印记。时光流转,从长征路上的急救帐篷到新时代的抗疫病房,这份跨越时空的担当精神,始终如灯塔照亮着前行的坐标。


  一、长征白衣:在硝烟里守护生命的星光


  1935年的遵义街头,一位身着灰布军装的身影始终穿梭在伤员之间。傅连暲,这位放弃福建长汀福音医院优渥条件、毅然投身革命的医生,正用听诊器丈量着信仰的厚度。

  四渡赤水的弹雨中,傅连暲跪在岩洞里的碎石堆上。洞外轰炸机的轰鸣震落岩壁的青苔,此时,他怀里的伤员腹部汩汩冒着血泡,浸透的绷带在石缝间堆成暗红小山。六个小时,膝盖早已失去知觉,他却用牙齿咬断最后一根羊肠线,转头对满脸焦急的警卫员说:“战士们用胸膛挡子弹,我这点疼算什么?”这句话随着岩洞外初升的朝阳,也融进了战士们重新有力的脉搏里。

  战士们总爱把温热的红薯塞进他的药箱,喊他“傅菩萨”。这个称呼在潮湿的战壕里口口相传,却不知这位“菩萨”常躲在草垛后,用树皮磨成的粉末敷自己溃烂的脚伤。没有无影灯,他就把石灰水泼在青石板上当消毒水;缺麻醉剂,便将泡过烈酒的布条塞进伤员嘴里。当伤员疼得浑身抽搐,他就贴着对方耳畔哼福建民谣,直到颤抖的身躯慢慢松弛。

  他以革命乐观主义破除“唯条件论”,在绝境中开辟出生存的道路,正如遵义会议校正革命航向般,用专业与担当为生命重锚希望。

 

  二、抗疫战场上的初心闪耀:姨母的故事


  遵义会议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如璀璨星辰,在新时代的抗疫战场上熠熠生辉。我的姨母,一位平凡的医护工作者,在2020年新冠疫情如汹涌潮水般肆虐之际,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冲锋在抗疫的最前线,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疫情如恶魔般爆发的初期,姨母所在的医院瞬间成为了抗疫的主战场。面对那未知且令人胆寒的病毒,以及如影随形、随时可能降临的巨大感染风险,她没有丝毫的退缩与畏惧。从接到抗疫通知的那一刻起,她便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毫无保留地投入到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工作中。

  在那段最为忙碌的日子里,她一周五天几乎都扎根在医院,吃住都在那紧张而忙碌的环境里。每天,她都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密不透风的口罩和护目镜,在病房中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长时间被这些防护装备紧紧包裹,她的脸上被勒出了深深的口罩印子,有的地方甚至因为反复摩擦而磨破了皮,鲜血渗出,可她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只是默默承受着这一切。

  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次,我通过视频电话与姨母取得联系。当我看到她那疲惫不堪、写满倦容的面容时,心中满是心疼与担忧,忍不住问她:“姨母,你不累吗?面对这可怕的病毒,你不害怕吗?”她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着坚定与从容,说道:“累,肯定是累的,害怕,多少也会有一点。但我是一名医护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现在疫情如此严峻,病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需要我们,我怎么能退缩呢?”那一刻,我的心中涌入一股暖流,幡然醒悟道,姨母的坚守与付出,正是源于她内心深处那如磐石般坚定的对人民健康的责任和担当,源于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那熠熠生辉的初心和使命。

  抗疫期间,姨母与同事们昼夜奋战,以专业知识和爱心为患者定制治疗方案。经艰辛努力,患者康复出院,抗疫终迎曙光。姨母的事迹如清泉浸润我的心田,让我深悟:时代变迁,初心不可忘,使命不可丢。这精神灯塔,将永照前行之路。


  三、精神火炬的当代传承:以初心之笔书写新征程


  从长征医护的药箱到抗疫天使的护目镜,从“半条棉被”的温暖到“动态清零”的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始终连着“民心”。这种传承在对比中亦更显珍贵:当西方国家在“躺平”与“自由”的争议中目送病毒肆虐时,中国选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武汉封城的壮士断腕,到全民免费核酸的“应检尽检”,再到新冠治疗纳入医保的兜底保障,我们用“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筑起生命屏障。而对比欧美医院预约制下动辄数月的等待,中国构建的“15分钟医疗服务圈”、线上问诊平台和分级诊疗体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医者仁心的温度。这种差异的背后,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映照。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亦当接过精神火炬,既要像傅先生那样在困境中“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也要如姨母般在平凡岗位上“把责任扛成习惯”。

  九十年前遵义街头的药箱,装载着革命火种;2020年抗疫前线的护目镜,辉映着时代担当。当我们在岁月静好中回望,会发现,中国共产党人用初心铸就的精神丰碑,始终指引着我们。接过历史的火炬,既要赓续“半条棉被”里的人民情怀,更要以科技创新突破发展瓶颈,用青春力量在平凡岗位书写不平凡答卷,让信仰之光照亮新的长征路,让使命号角在新时代更加嘹亮!



荐稿人:ffy 2025-08-16 执行编辑:ych 2025-08-19  责任编辑:xwf 2025-08-23

0
 

上一篇医者仁心,勇担使命
下一篇遂川支教行:在红色土地上续写精神薪火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