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2-12-25 【编辑录入:xwfgtx】 文章出处:外国语学院关工委、分党校 |
学会吃苦 |
——读《该吃的苦,总是要吃的》有感 |
作者: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袁晓倩
阅读次数:8199
|
听过不少关于大学生就业艰辛、困难的故事,这篇文章也是这样类似的经历,真正吸引到我的是这个标题——该吃的苦,总是要吃的。 我一直坚信生命在于折腾。在吃苦中成长,在艰难的行进过程中逐渐强大是我的人生信条,也是我的母亲从小就教给我的道理。 我初中的时候,家里离学校有一定的距离,骑车的话,半小时。我小学四年级就开始自己骑车上学,早上五点半起床,洗漱、吃早饭、骑车上学,到学校正好快7点,开始早读。有一次,骑车不小心撞上了膝盖,结了痂,膝盖弯曲就会疼。那个时候以为爸爸应该会送我去上学,至少不用骑车了。但是,妈妈拒绝了我的要求,并且嘱咐爸爸不许送我去上学。在我印象中,妈妈基本上都是充当着这样一个冷面的角色。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想要的东西,自己去争取;犯的错,自己想办法弥补。身边同学的妈妈很少是这样子的,但是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子的。当时不能理解,但是现在的我心怀感激。 如果没有那个时候曲着膝盖忍着痂一次次裂开又愈合的疼痛每天坚持骑车上下学,我不会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走的从容淡定。她教给我最多的,是学会吃苦。我一直信奉并践行着她教给我的东西,在不断挣扎纠结中学会变得强大,不断的承受来自学习和学生工作的压力并且努力做到最好。 正是这样的信条让我在学生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中学到了更多也成长了更多,从一个快乐执行任务的干事渐渐成为组织统筹的干部,一直努力的摸索着前进的方向,努力的带领团队。繁琐的工作教会我用心,与人之间的相处教会我真诚,持续高强度的活动让我学会坚持。 同时我也从身边的人身上看到了能够吃苦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品质。每年学生会招新,作为人力资源部的一员,总是能够看到很多学弟学妹稚气迷茫的脸孔,急于表现,想要抓紧一切,社团、学生组织,什么都想尝试。然而真正进入到这样一个组织,去参与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学习顾不过来,部门工作过于繁琐,每天晚上回到寝室都已经熄灯了,实在很辛苦,然后就挣扎着想要放弃了。一个学期还未结束,因为自身原因退出学生会的同学不断增加。能够兢兢业业坚守在岗位上,从最基础的跑腿、打杂、学习策划的工作中坚持并且成长起来的,都慢慢成为了具备了很好执行力的有潜质的干事。我们说一个优秀的学生工作者,总是先从执行力开始的,然后才是策划力和领导力。所有的主席团成员、部长都是从值班值日、发宣传单这些最细小的工作开始的,没有一个人是凭空走到这个位置的。然而很多人,总是过于追求效率,急于看到成效,连成长的过程都想一步登天,一劳永逸。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该在哪个地方搁下那个心。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所以没有志气的固不用说,就是自以为有志气的,往往不是志气而是欲望。人总是焦躁的,想要结果,却不想要过程。然而过程往往才是最美好的。就像每个人都羡慕生活在一个富有的家庭,可是当你真的生活在一个富有的家庭,它可能就剥夺了你生活的过程。你一直都在幸福里,可能不觉得幸福,正是因为经过这么多挣扎、这么多努力、这么多痛苦和失去,才能领略什么叫幸福。吃苦其实就是一个追求幸福的过程。 该吃的苦,总是要吃的。吃苦能够让一个人内心变得强大。我很感谢我的母亲,也感谢学生会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在不断吃苦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最实在的幸福感。 荐稿人:xwf 2012-12-25 执行编辑:xwf 2012-12-25 责任编辑:zjy 2012-12-25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