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5-03-06 【编辑录入:xwfgtx】 文章出处:经管学院关工委分会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爱国
作者:经管学院 苏展艺  阅读次数:8299

  进行了网上阅读之后,我对于其中关于爱国的文章感受最深,比如《爱国——不需理由需担当》,再比如《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所以,我想谈谈我关于当代大学生如何爱国的看法。


su5

苏展艺

 

  又想起看完《东京审判》这部电影时的感受,悲愤久久不能平息,影片中梅汝璈法官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为中国人民讨回公道、将战犯置于死地的决心。试问今天,有多少人能在国际场合为了这种所谓的“小事”鞠躬尽瘁,有多少人有这种勇气与智慧敢于和强大的外国势力抗衡?我们处在和平年代,从未亲身体验过战争带来的悲痛,那个时代的是是非非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不能渗透仇恨,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做到与梅法官一样理性爱国。

  我们抵制日货,也发生了砸街上的日本车的事件。如果真的能够像韩国人一样把支持国货作为像吃泡菜一样的习惯,从家用电器到筷子调羹都要用自己国家的话,反对日货无可厚非。但因为对日本的仇恨砸自己国家人民用血汗钱买来的汽车是不是丧失理智了?可知砸了车换零件还是需要向日本购买,如此一来,吃亏的是谁呢?

  另外钓鱼岛事件,日本右翼势力的确令人发指,但在很多人谩骂小日本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思考谩骂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我国边界线绵长,当年先烈们用热血对战俄罗斯换来的珍宝岛,如今却因为我们不保护环境水土流失,被俄罗斯人嘲笑:“中国人一年送给我们一个珍宝岛。”何其悲哉!即使钓鱼岛被我们夺回来了,谁能保证这种局面不会发生?我们不能忍受主权被侵犯,但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呢?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在巴黎受阻,于是我们坚决抵制家乐福,但完全没有实质性影响。而在英国威斯敏斯议会大厦前中国留学生静默示威,抗议BBC等对藏独分子偏袒的行为。在巴黎共和国广场中国留学生李洹用法文发表长篇演讲,引起轰动,媒体也纷纷开始修补中国形象。

  孰优孰劣已见分晓。

  又想起汶川地震中灾后重建,几乎所有大学校园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募捐活动,也有不计其数的大学生志愿者奔赴灾区,不惧危险,不顾劳累,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有世博会期间众多学校大学生默默承担志愿工作,甚至忍受不满与谩骂,奉献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我们同济大学也派出了数量最多的志愿者,我校同学作为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典礼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默默奉献不求回报,这何尝不是一种深沉的爱国?

  不同时代选择不同的方式很重要。若是在抗日时期,我们会义无反顾的拿起枪,杀敌卫国。但现在,我们应该选择一种理性的爱国方式。

  首先要把我们的爱国热情化为学习动力,“力学知国”,见贤思齐,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周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扎实的文化知识才有了爱国的资本。

  其次,要了解国家形势和民族传统,关心国家大事,不能够“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祖国的光辉历史,学习历史文化,了解民族英雄、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同心同德,没有什么比爱国情感更珍贵,也没有什么力量比理性更强大。

  另外要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有时一些反动组织也会打着爱国的旗号为非作歹,很多时候我们会受别人观点的影响,比如说发表一些不理智的言论,把对其他民族过度排斥与贬抑,对自身过度认同看成是一种爱国。殊不知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世界里,我们必须处理好国际关系,接受并学习外国的先进之处以为我所用。所以在表达自己爱国热情和诉求的同时,着眼于国家利益的大局,力求通过合法、和平而有益的方式解决问题。

  还要有一份责任心,爱国不是靠喊口号完成的,“毋以善小而不为”,立足于实际,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保护环境,维护社会文明与和谐。

  最后,要有一份勇气,敢于随时站出来对非理智非爱国行为说:“不!”

 

 

荐稿人:xwf 2015-03-06 执行编辑:xwf 2015-03-06 责任编辑:ffy 2015-03-07

0
 

上一篇读《同济大学史》有感
下一篇“我最喜欢的文章”活动选票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