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车是陆敬严教授复原的第一件古代机械。 彭德倩 摄
传说异闻中,神秘的“木牛流马”究竟长什么样?蛮荒年代里,怎样的智慧令笨重棺木悬于百丈断崖?1000多年前,古人如何进行一场机械化攻防战争……恢弘博大的古中华机械文明,给我们留下多少叹服,多少疑惑!
有一个人,半生埋首解谜,他会翻给你看,讲给你听,摆出让你摸得到、转得动的复原制作模型,让它们一一重现当年的科技奇迹。
同济大学机械学院教授陆敬严,他告诉世界:中国古代科技,并不只是“四大发明”。
虽已经过两次脑部大手术,右半边身体行动不太方便,可这位70岁的老人,依然没有停步,依然在中国机械史研究领域孜孜以求。支撑他的,是这样一份信念:还中国古代机械发展一个本来面目,让辉煌成就不再被岁月掩埋,让如今的科技创新更有继往开来的底气。
缘起“盗版”指南车
寻找古代机械制造的蛛丝马迹,需要在浩瀚的古书典籍中推敲字句,需要跋山涉水寻访遗迹,更离不开当代机械新技术的熟练应用———这样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冷门生活”,陆老一干就是大半辈子。当时走上这条路?要从一本书和一件“盗版”说起。
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读于交通大学机械系的陆敬严,在图书馆无意中发现了清华大学教授刘仙洲所著的《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卷,一读之下入了迷。书中通过扎实考据,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技术娓娓道来:我国元代就有了凭一个大水轮驱动十二齿轮让九个磨同时工作的“高性能水动机”,宋代立轴式风车可以自动适应不同的风向,完全可以为我们现在研发利用清洁能源开辟新思路……陆敬严激动了,“我国古代机械工程不但功能强大、实用,外观和结构也都如此精美,怎能白白埋没?”
真正让心灵种子生根发芽的,是十多年以后的事。1982年,德国达姆斯达特大学教授米勒来同济讲学,随同而来的还有一件礼物———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指南车的仿制品。陆教授在感受国外对中国古代科技成果重视的同时,还发现这驾指南车的齿轮结构和车体外形,都跟古代多篇典籍中的记载不相符合。难道任由这样的“盗版”以讹传讹?陆敬严坐不住了,就在同一年,在学校支持下,他主持建起了中国古代机械研制室,第一件研制出的,就是指南车。
如今,陆敬严书房的书架上,还静静停着两驾指南车,下层那个是他们精心研制复原出来的,上层就是那辆“盗版”的。陆老闲来会取下,细细抚摩间,仿佛还能感受当年那份冲动、执着的赤子情怀。
复原木牛流马
一件古代机械的复原,从考察、画图到制作模型,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考工记》、《管子》、《汉书》、《三国志》、《梦溪笔谈》、《天工开物》……这些是必备参考书目,实地考察更不可少。仅为了复原古代齿轮,陆敬严曾三上山西。几乎每个寒暑假,他都要自费外出考察,攀越崇山峻岭去考察悬棺,涉水下河寻究筒车,只身进入川北荒无人烟的大裂谷……
拿木牛流马来说,这个传说中为诸葛亮解决运粮难题的发明究竟是啥样,说法各异。最玄的一种却在民间最普遍:“不用人力能自己走动”。真的达到了这样的水平吗?民间故事可以神化卧龙先生,科学研究容不得马虎。陆敬严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翻查第一手资料,终于在一本名为《诸葛亮集》的资料中发现了对“木牛流马法”的详细记载。根据其中“一脚四足”的形容,它很可能是一种牛首做装饰的用于货运的人力推行独轮车,一个轮子用于行进,四条柱子用于停车时支撑,而且具备当时很先进的刹车系统。
光有理论、想像还远远不够。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陆敬严专门从上海赶往四川,不顾危险爬上峭壁去测量古栈道留下的锲孔(为了在陡峭山壁上开路,古人在其上隔一定距离打孔,然后插入木桩,并在上面铺板以成路)。既然是诸葛亮专门用来在蜀道上运粮的交通工具,古栈道的路面宽度、承重都是重要线索。他测定锲孔深度后计算发现,按照力臂力矩关系,古栈道可以承受的通行重量基本在150-200公斤,这既是当时制造水平下可以造出的一辆较大型独轮车的载重,也基本是当时一个士兵一年口粮的分量,完全符合古书中“一木牛载一岁粮”的记载。这还不够,在对当地老人的访问中,他得到了“五尺道”(即古栈道宽约为古制五尺)的信息,同样与独轮车的尺寸相符……多方查询,终于证实。当木牛流马的复原模型最终出现在眼前,陆敬严甘苦自知。
20多年间,一件件古代机械在他和同事们手中拂去岁月风尘,重现世人眼前。200多件古代机械复原模型,分为农业机械、手工业机械、战争机械、交通机械、自动机械等多个类别系列,共同演绎从秦、汉到明代之间,中国古代机械走向成熟并持续高速发展的盛况。
劫后肝胆尚留丹
1991年,陆敬严被查出脑瘤,在长海医院接受手术。毕竟是颅脑手术,对他的右侧神经传导形成了障碍。他能使千年古机械复原运转,却不能自如地指挥自己的右手、右腿和控制自己的右侧面部表情了。次年10月,东京大学主编的《中国科学史通讯》特发了一条消息:上海同济大学的陆敬严教授去年因脑瘤开刀,并发肺炎,现正在康复中。学界牵挂着他的健康,这何尝不是一种至高荣誉。
在重病中,他就用左手写下7000余字的长文《继承光辉的过去 创造灿烂的未来》,由中国机械发展史,窥探社会政治的、经济的、体制的原因。这或许已远远超越了机械史的范畴,但也是学习、讲授中国机械发展史最基本、最根本的动力。
1995年陆敬严再次手术后,身高1.78米的他瘦得只有40多公斤,却仍将鼻饲管绕在脖子上继续工作。次年他做出惊人之举———在友人陪同下考察了丝绸之路……陆敬严说,“我不能只是‘活着’,我不能只是具行尸走肉……”言语间,热泪满眶。
数十年执着求索,支撑着陆敬严的,是梦想的力量。1995年重病开刀前,友人前来探望,他反复说着,“我不能死,我还有两件事没有做完”。一件是记录下完整的中国机械史;一件是复原更多中国古代机械,还要建展馆,让全世界看到,让更多人了解中华古代机械文明。如今这两个梦却圆得不圆———他编撰《中国机械发展史》的各类教材30余万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工程卷70万字;可机械复原模型虽然做完了200多件,建立展馆却波折重重……
“古时16岁的姑娘该找婆家了。我从事复原研究也已16年了,现在只希望给这些古代机械复原模型找个‘婆家’!”1998年起,陆敬严多次申请建立古代机械科技展馆,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他那200多件宝贝最终辗转落户山西一家民间工艺品企业,那是陆敬严无奈之下,将全部心血无偿赠送,只为了让更多人能有机会看到和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时过境迁的今天,老先生被问及往事,呵呵笑着,尾音却颤抖,一度说不出话来。每一年,老人都会去山西,只为看看他的“大闺女”。
如今,陆敬严在苏州河畔的家中书房,取名“耕耘圃”。右手不便,于是录入、整理的重任,交到了妻子手中。就这样“两人一笔”,把自己复原古代机械的经验写出来,把自己探究悬棺的深入思考写出来,还写出了科普读物《图说中国古代战争战具》,成了不少青少年走进中国古代机械世界的金钥匙。
书房墙上,一副自书的对联醒目:“痛定心思仍堪用,劫后肝胆尚留丹”。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2009年9月6日)
荐稿人:197 2009-9-7 执行编辑:lry 2009-09-11 责任编辑:wdl 2009-09-14
(本文2015-10-1由《学业事业》栏转入—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