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3-05-30 【编辑录入:xwfgtx】 文章出处:关工委办公室

“寻访校园建筑,赓续红色血脉”共建活动
作者: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关工委分会   阅读次数:3383

5月18日下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校园建筑故事分享交流会”在学院B楼党员之家顺利举行,由关工委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分会的贾瑞云、吕典雅、李文敏老师分享校园建筑故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刘颂老师,党委副书记、学生党委书记唐育虹老师;同济大学校史馆杜婕、梁旭莹老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辅导员和党员同学们共同参与其中。本次活动通过对校园建筑背后故事的挖掘,带领学子领会同济文化和家国情怀,感受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人在这片土地上的行动和精神力量,筑牢校园精神丰碑,传承建筑红色文化。


建1.png


贾瑞云老师和吕典雅老师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60年代的毕业生,留校当老师直至退休,他们是学校发展的见证人,学院兴起的驱动力、学科体系的构建者、满园桃李的栽种师。校园建筑的故事对我们是历史,对他们是宝贵的回忆。贾老师和吕老师拿着地图小组的“济忆地图”,顺着上面标的路线,对各栋建筑的过去侃侃而谈,分享了许多资料里没有的独家校园故事,用口述史为支部讲好校园故事注入灵魂,增强了地图的历史厚重感。三好坞的“明星鹅”、同济校门保留的原因、文远楼的设计理念、大礼堂的建造过程等每段往事都承载着同济辉煌而悠久的历史。贾老师还带来了一本贴满老照片的同学录,封面为戴复东先生设计制作而成,每段故事都能在册子里找到几张对应的照片。分会常委副主任李文敏老师同样作为老“同济人”,也从自身角度出发讲述了校园的变迁,从刚入学时校门的样子到上课的教室,回忆里充满了细节,这些都是我们在书籍和网络资料里查不到的。三位老师讲起故事来神采奕奕,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校史课,字里行间透露出老一辈建校爱校的精神,这种精神我们应该传承下去。校史馆的梁老师听完如此饱含深情和真诚的故事后,同样深有感触,结合自身工作,为建筑一组和建筑二组的视频脚本,逐字逐句打磨稿子。


1685429500537388.jpg


来自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的同学也介绍了关于一二九礼堂和文远楼的故事,并强调了其背后的故事和精神,也有同学分享了支部设计制作的 “济忆地图”,从校园历史建筑文化传承活动中感悟历史。


建3.png


最后全体参会成员在党员之家的标牌前合影留念。此次讨论会使在座的每位成员对校内建筑的了解上升到新的高度,也为同济大学校园建筑文化传承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次活动由老教授分享校园建筑故事,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深化入党启蒙教育,用趣味多元的方式打破知识吸收的低效,能吸引更多新老同学参与到校园建筑文化认知的行列中来,以激发每位学子知校爱校、知党爱党的情感。




荐稿人:xwf 2023-05-30 执行编辑:xwf 2023-05-30 责任编辑:ffy 2023-05-30

0
 

上一篇同济大学关工委召开2023年《读懂中国》活动推进会
下一篇校关工委赴学院调研,共同擘画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蓝图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