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5-10-24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25年10月24日第5版

修复“战士写给天空的路标”
作者:《解放日报》  阅读次数:205

路标1-1.jpg

(1/1)

路标2-1.jpg

(1/2)

网友陆遥拍摄的视频截图。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9月,网友陆遥查看卫星地图时,偶然发现位于新疆哈密市戈壁深处的“为人民服务”大字周围出现了异常的圆形痕迹,疑似遭到人为损坏。

  修复“伤痕”

  作为一名历史、地理爱好者,陆遥随即驾车从成都出发,跨越2000多公里,到哈密市找到了地标文字。到达现场后,陆遥发现“人”和“民”二字之间布满了车辆漂移产生的沟壑。
  陆遥决定修复这些痕迹,并用视频记录下了全程。
  为了不造成破坏性修复,他和朋友几乎跑遍了当地所有的矿业公司和砂厂,不断寻找与戈壁相似的黑色砂石。经过反复试验,最终他们用27车、重达20吨的砂石修复了这些“伤痕”。
  修复效果究竟如何?正当陆遥准备用无人机确认修复是否达标时,却得知当地无人机禁飞的消息。当他再次查阅卫星地图时,一个想法闯进了他的脑海——能不能用卫星拍摄一张最新的照片?
  于是,他尝试联系了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卫星公司的工作人员帮助他规划了23秒的拍摄时机。9月28日12时45分51秒,吉林一号一颗卫星飞过时按下了快门。现场完全修复。

  空军来时路

  为什么要坚持修复?陆遥说:“因为要记住人民空军的来时路。”
  这些字是先辈们用铁锹和尺子,写给天空的路标。
  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在新疆哈密成立。飞行训练需要各种航标,但因为身处茫茫戈壁,大部分空域缺少明显参照,飞行员在飞行时很容易迷失方向。于是,战士们决定在戈壁滩手绘航标。
  在没有卫星定位、测量设备也十分简陋的年代,战士们用尺子量、木棍画字的轮廓,通过“刮除黑石露出碱土”的方法在戈壁滩用铁锹挖出了“为人民服务”“只争朝夕”等5处地标大字。每个字长宽各50米,每一个笔画就是一条马路,对应机场的5个空域导航点,成为飞行训练参照的航标。
  2021年,摄影师曾拍下空军战斗机教练机编队飞越“为人民服务”地标的画面。如今,第八航校已经成为历史,但这些大字中体现出的精神,一直流淌在人民空军的血脉中。
  网友的视频发出后,人民空军官方账号留言评论:“人民空军为人民,人民空军人民爱,向您致敬!”



荐稿人:xscclf 2025-10-24  执行编辑:xscclf 2025-10-24  责任编辑:zjy 2025-10-25

0
 

上一篇锁定前沿需求,以青春之力勇攀高峰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