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3-04-28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上海老年报》2013年4月25日 |
是金子总会发光 |
——老报人张锦堂与长篇通讯《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轶事 |
作者:通讯员 张民福
阅读次数:8190
|
张锦堂在徐汇区康健街道为通讯员作报告后与部分通讯员合影 张锦堂为通讯员作新闻讲座 源头和推手 当年,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上将,亲手把“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锦旗授予八连指导员刘仁福。8月1日,毛泽东同志挥毫写下《八连颂》:“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 今年92岁高龄的《解放日报》原总编辑王维,在近日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为纪念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50周年举办的学习弘扬好八连精神研讨会上发言时披露:“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源于《解放日报》的报道。1959年7月23日,《解放日报》一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南京路上好八连》,并配发社论《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上海人民学习的榜样》,报道了上海警备区某团八连艰苦奋斗的先进事迹,之后全国各大报刊纷纷转载。1963年,依据长篇通讯《南京路上好八连》创作的话剧以及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与观众见面,“南京路上好八连”由此闻名全国。 王维回忆道,“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确实好。这样优秀的连队,这样优秀的士兵,十年如一日,坚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没有这一条,当年的通讯是怎么都写不出来的。其次是通讯写得好。作者吕兴臣文化程度不高,写这篇通讯花了很大力气。而把拒腐蚀永不沾精神与好八连的艰苦奋斗挂起钩来,是当时的《解放日报》总编辑魏克明想出来的,当时的政文部主任夏其言配写了社论。促成《解放日报》成功报道好八连的,是张锦堂,他是报道好八连的推手,是第一个宣传报道好八连的记者。 吕兴臣1947年入伍,当时部队指战员大多农民出身,文盲多,上海解放后,上过小学四年级的他成了香饽饽,被选拔为报道摄影员。他非常敬业,深入海岛、边防、哨所采访拍摄照片。每逢国庆、春节,就挑选几张照片,作为解放军严阵以待、保卫祖国安宁主题,送到《解放日报》。刚开始,由于没有刊用,想打退堂鼓。张锦堂鼓励他:“解放战争年代交通员、通讯员冒着枪林弹雨和炮火送党报,送稿子。在人民的心中,党报代表了党的声音,看到了党报,对敌斗争倍增力量。现在解放了,条件好多了。小伙子,不要灰心。你的工作是在为党工作。” 在张锦堂的鼓励下,吕兴臣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1956年的一天,吕兴臣拿着照相机,爬到上海大厦顶楼,拍摄了一张解放军战士持枪站岗,目视远方的照片,送到了《解放日报》。编辑张锦堂面对这张车水马龙、歌舞升平的南京路繁华夜景中,一位手握钢枪的解放军战士,神情威严地站岗的照片,给照片起了个题目叫《南京路上的哨兵》,发表在《解放日报》上。以后,它成了上海的宣传画。从此,吕兴臣激情高涨,经常跑报社。张锦堂加强了与吕兴臣的联系,经常点拨指导他,使他经常有照片刊登,两人成了好朋友。 有一次,吕兴臣向张锦堂请教,他在八连看到连长给战士补衣服,八连人人都有个针线包,有些战士不会补衣服,连长就教他们,这样的新闻照片该如何拍?张锦堂对他说:“霓虹灯下执勤的哨兵,还能如此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是大好事,不用拍照,你赶紧回去采访一下,写篇稿件来。”吕兴臣当时为难地说:我只读过4年书,不会写新闻稿。张锦堂就指导他从新闻的五要素写起。吕兴臣回去采访后,花了个通宵,写了一篇稿件。张锦堂指导他把稿件修改成了新闻小故事,起了个标题《针线包》,刊登在《解放日报》的“人民子弟兵”专栏。此后,吕兴臣在张锦堂鼓励、指导下连续深入八连,采写了一系列八连坚持艰苦奋斗的新闻小故事,如《一分钱的故事》、《行军锅》、《38个补丁的衬衣》、《工具箱》、《补成一公斤重的回力牌球鞋》等,刊登在《解放日报》上。吕兴臣开始崭露头角。 有一天,时任《解放日报》政法组组长的张默召开全组业务会议,张锦堂提出,宣传八连的小故事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没有串起来,有点可惜。如何结合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把积累起来的八连艰苦奋斗的故事像珍珠串成项链?张锦堂的同事、记者方远建议找条红线提炼、串成一篇通讯。得到大家的赞同呼应。张默组长归纳了大家的意见,决定用“艰苦奋斗”作为主线,并向总编辑魏克明、副总编辑王维提出,把好八连的事迹采写成一篇大通讯,得到了老总们的赞成和支持,他们强调要写得有高度、深度,上头版头条,还要配社论。 于是张默召开了专题会议,并邀请部队通讯员吕兴臣一起参加。经过编辑记者们的讨论,决定用解放军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来做主题。吕兴臣写了17000字的初稿,将《一分钱的故事》、《行军锅》、《38个补丁的衬衣》、《工具箱》、《补成一公斤重的回力牌球鞋》中的材料拉拉杂杂堆砌了一大堆,大家看了都摇头。张锦堂、张默鼓励吕兴臣不要气馁,花了许多精力指导吕兴臣修改稿件、补充采访,将稿件的立意从“艰苦奋斗”提高到“身居闹市,拒腐蚀,永不沾”的高度。比如把《一分钱的故事》发表时文内一句话“一分钱如果处理不好,将在历史上染上抹不掉的污点”改成“一分钱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如果你留下它,它就能在你的心灵里染上永远抹不掉的污点”。 后来,在张锦堂的指导下,吕兴臣又用了6个月时间,深入八连,与官兵们一起生活、站岗,执行任务,体验生活,并一次次与官兵交谈,一次次召开座谈会,收集素材。在张锦堂推荐下,吕兴臣又向当时上海写作名人郑拾风、孙峻青等人请教,使通讯的内容更丰满,思想内涵挖掘得也更加深入。文章最后经过张锦堂、张默等人大幅度修改,文字从17000字改成见报时的6900字。经过副总编辑王维、总编辑魏克明的签发,连同副总编辑、政文部主任夏其言撰写的社论《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上海人民学习的榜样》,一并送中共上海市委审查通过并发表。在发表前,魏克明、王维考虑到张锦堂、张默等人在《南京路上好八连》成稿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没有他们呕心沥血的努力,就不可能有《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成品稿件,因此他们在“本报通讯员吕兴臣”后面加上了“本报记者张锦堂、张默”。但是,两位记者却把自己的名字删除了。谈及这一点,王维说:“张锦堂、张默的品格可贵。这是他们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为党报培养通讯员的自觉性使然。值得今天的新闻记者学习。” 张锦堂离休后,没有一点大报编辑记者的架子,在自己居住的居民小区瑞南新苑积极协助居委会办社区报纸,他还应邀到社区、部队、工厂为广大通讯员上课,传授采编经验,谆谆教导通讯员要深入采访,寻找特点,把握细节,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和舆论导向性。 南京路上好八连、吕兴臣、张锦堂……他们都像金子般发出了闪光。
推荐人:lry 2013-04-28 执行编辑:lry 2013-04-28 责任编辑:zjy 2013-04-28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