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3-08-28 【编辑录入:xiaomi】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 2013年8月28日

补一补“信仰之钙”
作者: 吉方平  阅读次数:6583

  今天,我们应该谈论信仰吗?这本来不是个问题。
  人总是要有点信仰的。作为个体的人,其知识、能力和追求都深具局限性,信仰使人超脱个体的局限,得以体认永恒价值,获得强大力量。
  信仰,作为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不可或缺。这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对一个团队来说很关键,而对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来说,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仰,而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选择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
  信仰的意义,首先并不在于其目标指日可待,而在于其道德价值始终处于引领向上的制高点,在于其描绘的未来图景人人心向而往之。正是信仰的感召,当年成千上万的有志者走出自我小天地,抛弃安逸生活,投身改造衰朽贫弱中国的艰辛而壮丽事业。正是信仰的力量,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在生死关头的考验中,他们明知自己看不到理想实现的那一刻,却依旧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甘愿为之奉献乃至牺牲生命。新中国的建立,就是信仰的胜利:上海石库门里十几个人的初始叙事,竟能引领千千万万的追随者,谱写出20世纪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足以见证信仰超乎想象的力量。
  今天,在物质条件大为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为什么“信仰”在一些党员干部那里,成了一个有些陌生的词语?这里面固然有历史的原因。我们曾经有过天天把理想和信仰挂在嘴边的岁月,有过“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日子,作为一种拨乱反正,党作出了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这是历史性的转折。抛弃了左派幼稚病的狂热,这是值得记取的历史性进步。但是,我们需要防止一种片面性,就是忽略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忽视了一些党员干部信仰信念的空心化。
  信仰缺失是可怕的,那意味着作为“永恒价值”的遗失,并回归到深具局限的“个体之人”,人的知识和能力、欲望和追求,开始变得庸俗琐碎、渺小虚无。于是,一些人沉溺于眼前的物质享乐,抛弃了远大理想,开始追求特权、贪图享受,把奉献、利他的精神,和日益富足的生活条件对立起来;一些人精神空虚,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一些人信念动摇,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为自己谋取利益才最实在,开始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一些人价值虚无,甚至以批评嘲讽马克思主义为“乐事”。
  理想信念的动摇,造成了精神上的“缺钙”,那些犯了精神“软骨病”的党员干部,心里没有敬畏,行为失去底线,就容易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在他们那里,物质财富,这本是通往美好未来的、“披在肩上随时可以甩掉的轻飘飘斗篷”,最终却变成了“铁的牢笼”。
  看清理想信念动摇的表现、危害和根源,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的思想言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我们党是一个以崇高理想团结和凝聚社会成员的组织。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真正公平合理的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确立为自己的理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宗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对共产党人具有巨大的激励和鞭策作用。崇高信仰、远大理想是我们需要时时牢记、始终不能忘怀的。
  不谈信仰,我们的党靠什么凝聚党员?只讲物质利益,我们的党必然变质,其成员就会缺乏奉献精神,难以做到克己奉公,就会陷入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泥潭。
  不谈理想,我们的党靠什么约束党员?党纪国法固然重要,制度约束也不可缺,但有理想信仰的人,更有一种源于内心的自律,这是比任何外在的约束更为强大和有效的力量。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今天要强调坚定信仰,尤其是对领导干部来说,更要多讲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应当是理想主义者,没有理想信念,就不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真的人。做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就要为理想信念而奋斗,就要甘于为理想信念而舍弃一点个人的利益,而不能总是计较于个人的得失。
  当前,我们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关头。一方面,60多年的建设,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巨大,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于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另一方面,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日益突出,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严峻。在这样的考验与危险面前,我们尤其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提供强大动力,每一位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温入党誓言,重读党章要求,想一想当年选择的信仰,想一想当初立下的志向,不忘来路,不忘其初,在信仰的光辉照耀下,以奉献的精神去从事工作,以利他的态度去服务群众,以历史的使命感去为理想而拼搏奋斗。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才能持久地获得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认可和拥护。

 


 

荐稿人:tmy  执行编辑:tmy 2013-08-28  责任编辑:zjy 2013-08-28

0
 

上一篇朱镕基为上海改革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篇朱镕基的“低调”与“高调”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