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5-10-19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9日第14版

“播种”人生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姜 峰  阅读次数:6644

wkg8nqflsmu6bgu

 梁增基向记者介绍小麦育种的技术流程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梁增基是一位被宣传了30多年的“老典型”。

  作为一名“广东仔”,却一头扎进黄土高原从事小麦育种54年。已过八旬的梁老坦言,“我这一辈子,只不过在两次人生的岔路口,做出了跟别人不太一样的选择。”

 

  “不求进步” 人生的丰收,各有不同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城郊。

  一处并不起眼的农技推广中心基地,却是远近驰名的“梁增基实验室”。

  走进种仓,一位身材消瘦的老者,正戴着花镜、眯缝着眼给麦籽称重。面前这位年过八旬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是长武县农技中心退休研究员梁增基。

  生于广东茂名“鱼米水乡”的梁老上世纪60年代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位于陕甘交界干旱县的基层农技站。

  刚来那会,自然灾害频繁,饿肚子是常事。“上世纪60年代,包括我在内,曾有十几位校友陆续被分配到长武县,守着亩产不足百公斤的土坷垃‘靠天吃饭’。”梁老回忆,这些校友,“陆陆续续都申请调回了大城市。”

  申请调走,梁增基不是没有机会。

  然而,面临选择,梁增基“犯了难”。“我学的就是育种,我们这些搞科研的大学生都走了,剩下的乡亲们不还得饿肚子?”

  几番“纠结”,梁增基在当地找了对象,扎根在长武搞育种。

  基层条件差,育种工作更是难熬。“99%不合格品要淘汰,一个优良的新品种至少需要六七年才能够稳定下来,最起码12年才能见成效。”几十年来,梁增基就这样默默地试验着、耕耘着。

  与后来不少担任领导职务的同窗校友相比,“不求进步”的梁增基临近退休,不过“混”了个县政府副县级调研员的待遇。

  然而,他先后育种栽培出具有“高强抗锈、抗旱高产、多抗优质、高产优质、用调节播期避开病毒病并提高抗冻性”等特性的小麦品种,培育了国审的“秦麦四号”“长武134”“长旱58”,省审的“7125”“702”“长武131”,不仅创陕西旱地小麦亩产超千斤的高产之最,品种还在其他旱区累计推广过亿亩,为农民群众增产最少25亿公斤,推广后增加的经济效益在40亿元以上。

  人生的丰收,各有不同。

 

  “活不通透” 在育种一线“赖”到了72岁

 

  “南方水稻有袁隆平,北方旱地小麦有梁增基。”这样的说法,伴随着梁老荣誉等身,不胫而走。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劳模……“不少同行专家称赞说,梁增基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地区,在推广区阻断了小麦锈病南北传播的道路。”原长武县农技中心副主任张俊兴介绍。

  正因为是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延迟退休的政策,梁增基竟然在育种一线“赖”到了72岁才退休。

  从2005年“高龄”退休以来,到现在的整整10年间,他一分钱工资都不要,天天一得闲儿就又往实验基地跑。

  “你看,这是我们最近刚刚培育出的‘长航一号’,将成为旱地更稳产高产的优良品种。”在长武县农技推广中心基地,梁老指着种仓一角对记者介绍道,言语间颇为自得。

  有人说梁老“活得不通透、想不开”,“一把年纪,都干到这份儿上了,还图个啥?”

  那到底图个啥?“全国在县级单位搞育种的非常少,不少地方只是昙花一现。”梁增基讲出了自己的“私心”,“长武能坚持这么多年不容易,咱虽然退休了,但经验还在,我就琢磨着帮年轻人指指路,给广大农户再多提供一些优质良种。”

  现如今,长武县农技中心又分配来一位来自老梁母校的“80后”硕士毕业生慕芳。“我上学的时候,就听好多人说过梁老师的故事。”慕芳坦言。

  教学相长。为了搜集最新的育种资料,梁老不仅会用手机,而且还学起了电脑。“学生”慕芳则时不时要教教“师公”如何“敲拼音”。

  当着记者的面,为了展示“学习成果”,梁老专门戴上花镜,眯缝着眼,用“一指禅”在键盘上“戳”起来。

  这一幕不失生动,更令人感动。

 

 

 

荐稿人:xscclf 2015-10-19  执行编辑:xscclf 2015-10-19  责任编辑:tmy 2015-10-20

0
 

上一篇“没有他,哪有这安生的好日子”
下一篇中央“最严党纪”发布 妄议大政方针可开除党籍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