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6-05-03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5月3日第8版

石头山开出幸福花
作者:新华社记者吴晓颖  阅读次数:5483

四川省筠连县春风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元,经商致富不忘带村脱贫

0503-1

  四川省筠连县春风村位于川滇交界处,每逢春、夏季节便游人如织。许多外地人慕名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一睹“石头开花”的奇景。

  让石头开出幸福花,结出致富果的人,就是春风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元。王家元是土生土长的春风人,家里弟兄四个,他排行老三,被邻居称为“三哥”。16岁离开家乡,走南闯北,在外经商20年攒了积蓄,在县城买了房子……在春风村,他是乡亲们眼中的“能人”,既见过世面又是个热心肠,说起发展家乡的想法头头是道。

 

  陡峭大山里筑起水泥路
  “任期内打通连接全村的村道,修不通路就让位!”


  2004年,回家乡办采石场的王家元迎来人生中的重大转折。那一年,村委换届选举搅动着春风村,不是候选人的他,高票当选为村主任。

  得知此事后,家人纷纷反对。妻子埋怨他:“你现在生意做得好好的,去当那个吃力不讨好的村干部干嘛?”父母也说:“村里那样的条件,你有能力去改变吗?”

  当年,这个只有187户人家的小村庄,拥有的只是一片患“地球癌症”的穷土地,满山的乱石让“靠山吃山”成为一句空话。村民们在石头缝里种点红薯、玉米,只能糊口,种点辣椒、小葱,换点盐巴钱。至本世纪初,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

  一方是乡亲们的重托,一方是亲人的不理解。权衡再三,王家元决定走马上任,并立下军令状:任期内打通连接全村的村道,修不通路就让位!

  春风村四面环山,交通闭塞,仅靠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联系。有一条出村公路,是春风村几代人的心愿。村民胡守潮说,修路要集资,人均出200元。当时村里许多人和我一样不愿出钱,怕钱出了,路没修起,打了水漂。看到家元为修路垫付了十多万元,这才打消了顾虑。

  王家元带领着男女老幼组成的筑路大军开赴工地,住工棚,吃干粮,攀峭壁,搬大石,他处处冲在前面。在全村人共同努力下,春风人在陡峭的大山里,筑起了四通八达的水泥路。

  2006年,当李子成熟的时候,山外的越野车第一次开到了春风村李子树下。百岁老人何永清高兴地说:“家元让春风村变得这么好,我还想再活一百年!”

 

  荒山上种满植被果林
  “祖先留给我们的是石头,难道就只能守着石头过苦日子?”


  春风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面积占三分之一。“祖先留给我们的是石头,难道就只能守着石头过苦日子?”王家元偏不信,他的脾气比山上的石头还硬。

  面对发展困境,他请县里专家对村里土地进行会诊,科学治山。春风村一组位于山脚,一半是荒山地,漫山是嶙峋的巨石块。乱石缝里的黄泥,虽然不适合种庄稼,但特别适宜种李子树。二组位于山腰,是坡耕地,适合发展花卉。三组在山顶较寒冷,雾也多,适合种茶叶。

  他号召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种李子树、茶树,又把经商打拼得来的经验,用到村产业发展上。村里引进开发商,盘活土地资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数千亩的李子、花卉、茶产业……荒山上种满植被果林,既保持了水土又结出了金果,致富了百姓。

  最初,村里号召村民种李子树,贫困户汤近润坚决反对:“李子能当饭吃么,栽了李子树,我喝西北风么?”王家元买了苗子,带人去他地里,硬是把李子苗栽下了。两年后,汤近润靠李子收入脱了贫,感激道:幸好“三哥”帮我种了李子树,不然我现在还在喝稀饭,他是我们的好当家人。

  2007年,王家元全票当选为村支书。当“村官”12年来,在王家元和全村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春风村从一穷二白的“石山村”变成了花果飘香的“世外桃源”。农民住上了小楼房、开上了小汽车,全村人均纯收入节节攀升,去年达到1.9万元。

 

  做基层干部要常问自己三个问题
  “群众需要我们干什么,我们能干什么,能给群众干成什么”


  如今的春风村无一起违法犯罪案件。王家元有一套“土办法”:“做基层干部要尽心尽力,要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群众需要我们干什么,我们能干什么,能给群众干成什么。”“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找干部,群众要发火就发,等发完了,气顺了,再去做工作,就会迎刃而解。”

  春风村一组组长詹生强说,“王书记告诫我们,当干部要想打点小算盘、捞点油水的,最好趁早收手。做干部要对得起党,对得起百姓,对得起良心,他也是这么做的。”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王家元担任村官没几年,就把石料厂转让了,全身心投入到村子的建设中。村官薪水微薄,为供孩子读书,妻子廖运兰就在县城菜市场支了个摊,起早贪黑卖凉菜。

  如果不回村,王家元的生活会很潇洒,为何选择回乡当村官,而且一干就是这么多年?“我是春风村人,从小尝过苦日子,深知乡亲们生活的艰辛。他们这么穷,我就是再富,心里也难受。”王家元坦言,也受过很多委屈,哭过。“我曾发誓,只要把公路修好,就外出经商,不再管村里任何事。后来没实现,是因为村民信任我、鼓励我,我就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尽心尽力去做。”

  廖运兰说,遇到难事,丈夫总是一个人坐在山坡上,一根接一根吸烟,一待就是大半天。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去村里忙活了。

  49岁的王家元说,他最满足的就是不管走到哪里,村民们都能笑着喊他一声“三哥”。

             

 

 

荐稿人:lry 2016-05-03  执行编辑:lry 2016-05-03  责任编辑:zjy 2016-05-03

0
 

上一篇一名80后村医的“逆行”
下一篇“农民铁人”范振喜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