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3-10-14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3年10月14日第7版 |
他为同济设计 |
作者:#文汇报叶辰亮
阅读次数:8798
|
——记同济大学教授吴国欣及其新著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空间形象设计 ——选自同济大学出版社的《我为同济设计》一书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吴国欣教授的力作《为同济设计》新书首发仪式暨“为同济设计展”开幕报告会,近日在同济大学图书馆举行。走进图书馆一楼大厅,迎面即是由吴教授亲笔书写的“为同济设计”五个大字映入眼帘,字体劲健端庄、刚柔相济。根据书中内容精选而成的60块大型展板环图书馆一楼大厅依次排开。艺海拾贝,书香沁人,学界同仁纷纷称贺,莘莘学子驻足观听。
吴国欣教授自1994年调入同济大学工作以来,在繁忙的日常教学、科研著述和行政管理工作之余做了大量的设计项目,其中许多设计是应同济大学各部门邀请而作的,为同济大学的学科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这些设计项目涵盖了视觉传达设计、展示设计和环境设计等多个领域,凝聚着吴教授对同济的拳拳热爱之情,每一个设计都牵动着同济人的深情回忆与感动——书名“为同济设计”便由此而来。
新书的封面低调淡雅,显得质朴而温馨。仔细翻阅,同济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1996年至2000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上海铁道大学先后并入同济大学。为了规范学校管理、维护学校良好的视觉形象,在时任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的倡导下,吴教授应邀进行了同济大学视觉形象系统设计。
吴教授对同济大学校标进行了再设计,并对相关的办公用品、学院铭牌、各种证件、旗帜、礼品等进行了统一的设计与规范。视觉形象上的高度统一形成了一致的文化氛围,增进了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济的视觉形象设计在中国高校开了风气之先,此后,视觉形象设计在中国高校全面铺开。
2007年,同济大学迎来了百岁生日,应校庆筹备办公室邀请,吴教授负责了中标校庆标志的调整、全套VI手册的设计以及所有的相关设计,包括大会会场、校园环境等共有100多项,成为了同济大学的珍贵记忆。吴教授还应校方邀请对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标识与指示系统进行设计。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嘉定校区道路楼宇景观标识、指示系统终于按时完工,新校区的发展建设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07年9月,吴国欣教授被借调至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出任展馆展示部副部长,参与筹办世博会。在世博局工作的3年时间里,吴教授将工作重心放在世博工作上,同时又充分利用世博会的平台,为同济大学设计学科的发展赢得了更多的机遇。(文章来源:《文汇报》2013年10月14日第7版)
荐稿人:lry 2013-10-14 执行编辑:lry 2013-10-14 责任编辑:lxl 2013-10-15 图版编辑:109 2013-10-15(本文原载《雅俗共赏》栏) |
1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