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24-11-23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3日第11版 |
二十三载,以身许国映丹心 |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等.
阅读次数:177
|
“大国功勋”铜雕,刻画了23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杰出科学家。李韵摄/光明图片 “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其实藏着一个当年的秘密:“小皮球”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架脚踢”是进行塔爆试验的铁塔,“马兰开花”指原子弹在马兰基地成功爆炸,“二十一”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训练基地研究所,“28256、28257”是两个信箱的编号,也是保密基地对外联系的唯一通讯方式。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了庆祝,人们将密语编入童谣,唱遍大江南北。 从60年前新疆大漠里发出的一声东方巨响,到如今的“东风快递”“鹰击长空”,再到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中国核事业发展开启新篇章。中国核能人始终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为民族振兴,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着。 如今,不少“两弹一星”的旧址已完成历史使命,转而成为传播、弘扬红色文化的场所。三天后的10月16日,便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整整一甲子的纪念日。本刊特别选择了其中的四处旧址,重温红色记忆的热血丹心,高歌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两弹城:二十三载,以身许国映丹心 《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3日第11版 七栋红砖灰瓦的平房,依山势错落分布;房前屋后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在叶间起伏跳跃。看起来,这就是一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十分常见的住宅;然而,平房侧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的小牌子,彰显出它们的与众不同。 这里,是位于四川省梓潼县长卿山西麓的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机关旧址,人们习惯叫它“两弹城”,是继青海221基地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总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支神秘的队伍抵达梓潼县长卿山的密林深处,在这里建起占地上千亩的厂房,还有与之相连、长约1000米的防空洞。很快,一批批职工入驻,最多时达两万人。从此,他们在这个小山沟里肩负起研制中国核武器、增强国防力量的历史使命。 那七栋红砖平房,共有14户,王淦昌、邓稼先、陈能宽等16位专家先后在此居住。 王淦昌的旧居中,至今存放着一个行李箱,上面写着“王京”二字。关于这个名字的秘密,曾经隐藏了17年之久。王淦昌曾经在国外工作,是享誉世界的核物理学家。1961年,他刚刚回到北京就接受了一项绝密任务——投入祖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为了避免自身知名度带来的影响,王淦昌便改名“王京”。就这样,这位名扬中外的实验物理专家从科技界悄然“消失”了17年,连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到底在哪儿、到底在干什么。 走进邓稼先旧居,仅仅60余平方米的空间被分为警卫室、卧室、办公室、厨房、卫生间,都是当时的标准配置。王淦昌旧居也是这样。至于警卫室,是为了保证这些顶级专家的安全。从1971年到1985年,邓稼先在梓潼生活了14年,占据了他28年核事业生涯中的一半时间。 王淦昌、邓稼先旧居这样现在看来相当寒酸的住处,当时已算是“豪宅”了。简陋的绝非只是住宿条件,还有工作条件。在两弹城一间办公室里的原状陈列,令人唏嘘:屋正中,四张长条桌拼成的工作台上,除了各种资料书籍,最醒目的莫过于人手一个的三角板、算盘和几把木制圆规了——这就是他们用于计算的工具!当年苏联在撤走专家时,曾留下一组数据。在邓稼先的带领下,科研人员们三班倒:一班计算、一班休息、一班分析。他们硬生生地用最原始的工具,硬生生地用好几麻袋的计算草稿纸,算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数据,也证实了苏联留下的数据是错的。有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靠算盘打出来的! 那些年,每一位九院人都在用青春和生命与时间赛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后,毛泽东、周恩来分别指示要加快氢弹研制。为了早日突破氢弹原理,九院人群策群力,周光召、黄祖洽、于敏兵分三路,多方探索,集智攻关;科研人员争分夺秒,经常加班到深夜,科研楼夜夜灯火通明。以至于当时的室主任和支部书记有一项重要任务:晚上十点,一定要规劝科研人员下班。 自1969年从青海搬迁至梓潼,到1992年迁至绵阳科技城,23年间,九院的前辈们在这里隐姓埋名,克服多种困难和干扰,先后组织完成20余次核试验,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开展了新一代核武器研制攻关等国防科研项目。他们用行动实现“以身许国”的誓言,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孕育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草木葱茏,红墙依旧。如今,两弹城早已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为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红色教育基地。目前,这里仍完整保留着167栋20世纪60年代建筑,以及战备防空洞、国魂碑林等纪念实物。 为了保护这些遗址,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梓潼县设立了四川两弹城博物馆、“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和县属国有“两弹一星”文化公司,分别牵头负责保护、开发利用。此外,还成立红色文化宣讲人才工作室,组建《英雄·丰碑》《一辈子》等红色剧目宣讲队伍,开展“两弹一星”精神进校园巡演活动,先后赴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院校巡演。现在两弹城红色旅游品牌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 原子城:续写金银滩的壮美“浪漫” 作者:陆琼 周存云《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3日第11版)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 资料图片 青海省的金银滩草原,因为西部歌王王洛宾的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而成为人们心中浪漫的化身。其实,在那里,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一群人用三十年的青春,铸就了一段感天动地的壮美浪漫。 这里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又称221基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在此诞生。1958年7月由中共中央批准选址建设,1964年6月基本建成集研制、试验、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这片草原,见证了16次核试验成功进行,见证了中国“两弹”的研制诞生和武器化过程。 这里是“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孕育地,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原子城”。1995年5月“原子城”全面退役,成为全球唯一自愿退役的核武器基地。2001年6月,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青海省政府高度重视221基地旧址文物保护,部署开展一系列工作。自2020年以来,国家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下达2.04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用于文物保护重点项目,有力推进221基地旧址保护利用取得重要成效。青海省把基地旧址保护利用工作作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一号工程”,颁布实施青海省首部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地方性法规《海北藏族自治州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管理条例》,成立海北州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工作办公室,制定实施《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规划(2018年-2025年)》,统筹做好基地旧址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 近年来,海北州在基地旧址展示利用、文旅融合方面不断探索,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活起来,展现核事业忠诚守护者的英雄风采。 走进利用一分厂老车间打造的陈列展示馆,沉浸式影院里,多块电子大屏密集呈现当年的影像图片、人物事件,那段艰苦卓绝的创业历史如潮水般涌来,震撼人心。 来到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的102车间,这里当年是负责核材料部组件加工装配的车间。车间内挂着巨幅标语“为毛主席争气,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下方是由中央美院师生创作的“两弹”贡献者雕塑群像。只见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朱光亚、邓稼先、于敏、周光召、陈能宽、程开甲9位功勋科学家的等身塑像一字排开,他们的眼神中透出坚毅和智慧。等身塑像后方,是多位基地科技人员和工人的巨幅油画,机器设备旁还有反映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工人攻关克难的“三结合”组雕,体现“两弹”研制中,人们凭一颗爱国心,集体协作,为同一个强国梦而奋斗的优良作风。 车间内的数字化实景投屏,正在播放一部话剧。该剧生动展现了原子弹试爆前夕,青年突击队紧张工作的场景,仿佛将人们带回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随着对221基地旧址历史、文化、价值研究的持续深入,海北州不断拓展原子城相关旧址保护利用的范围,对当年驻守在青海湖畔、同宝山麓的基地守卫部队遗址进行调查、梳理和展示,走访10多家单位,征集实物375件;还专访60多名老战士,结集出版老兵口述历史。 如今,基地所在的西海镇正在打造“中国原子城”红色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同宝山红色文化资源,重点推进同宝山生态旅游和红色研学基地建设,打造形成“红色研学+绿色生态+民族团结+国防教育”的“红色+N”研学路线,红色文化旅游呈现出持续升温态势。 “由于基地旧址很多,厂区面积广、建筑体量大,保护利用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郭福说。他表示,将持续与相关单位联系协作,加强基地旧址历史研究,建立实物征集长效机制,加快开展抢救性口述史征集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有关机构的意见建议,探索形成严格保护、有效利用、因地制宜、融合发展的文物保护之路,推动基地旧址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 (作者:陆琼 周存云,分别为中国文物学会秘书长、理事)
罗布泊:大漠深处绽放的马兰花 作者:孟凡号 兰吉飞《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3日第11版)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资料图片 在美丽的新疆巴州和硕县,有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地方,有一个震惊世界的地方。这里曾经荒无人烟、寸草不生,只有大漠雄风经年累月呼啸,却能长出蘑菇云,挺起民族脊梁,它就是中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马兰。 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包括核武器的威胁。严酷的现实使中国最高决策者意识到,为了国家安全,中国必须拥有核武器,制造自己的核盾牌。1958年,国防科研试验基地第一批创业者挺进新疆罗布泊,在马兰基地安营扎寨,揭开了艰苦奋斗的篇章。 1964年10月16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60年前的这朵蘑菇云,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挺直的脊背,也看到了大国崛起的身影;60年前的一声惊雷,从此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也改变了大国间的力量格局。 当时,无数科研工作者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祖国,投身于国防科技事业。他们隐姓埋名,远离家人,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茫茫戈壁和深山荒野。他们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让祖国强大起来。 马兰红山军博园的将军楼,曾经走出了被誉为“中国核司令”“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在抗日战争的颠沛流离和硝烟弥漫中,程开甲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两行字:“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科技落后。拯救中国的方法:科学救国”。 1950年,在学习到国外先进的技术后,程开甲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到祖国。回国后,他临危受命,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确保了首次核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并取得了全部试验数据,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核试验中取得的完整核爆试验数据。程开甲在马兰基地生活了整整22年,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并在众多科研领域填补了国内乃至世界的空白。 他是一位将军,也是一位院士,他叫林俊德。他坚守在罗布泊52年,参加过从1964年到1996年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他一辈子隐姓埋名,直到《有个地方叫马兰》的热播和《马兰谣》的广泛传唱,他的感人事迹才为人知晓。 2012年5月,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病情突然恶化后,他坚持戴着氧气面罩坐在电脑桌前,一下一下艰难地挪动着鼠标,整理电脑里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即便是生命进入倒计时,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依然在众人的搀抬下继续工作。弥留之际,他艰难地再三叮嘱老伴儿:“死后将我埋在马兰……” 走进位于马兰基地西门旁边的烈士陵园,一座纪念碑高高矗立,碑文写着:“……安葬在这里的人们,就是为创造这种惊天动地业绩而献身的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安眠于此的烈士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的在试验现场壮烈牺牲,有的在建设基地中以身殉职,有的在抢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中英勇捐躯,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积劳成疾悄然逝世,还有的则是为支持这项事业而栖息在这里的父老妻儿……他们凭借的就是对国防科技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这里还有些特殊的墓,墓里只有一顶帽子,或一个水壶、一支钢笔,他们的主人出去寻找物资、水源或道路,就再也没有回来。 正如纪念碑碑文所说:“前人所钟爱的事业将继续下去,直到世界宁静之日;他们创造的‘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已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英名将彪炳史册,激励后人!”如程开甲、林俊德、王淦昌、吕敏等中国核试验战场上的马兰“老兵”,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就像一盏明灯,为后来者指引着前行的道路。 (作者孟凡号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干事,兰吉飞系新疆和硕县政协党组书记)
许家洞:成就惊天动地的东方巨响 作者:彭蕾《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3日第11版)
1955年呈送中央的711铀矿石标本,后被称为“开业之石”。李韵摄/光明图片 漫步在711时光小镇,一栋栋红砖灰瓦、至今仍在正常使用的苏式建筑映入眼帘,极具年代感的邮局、食堂、书店、理发店、照相馆、供销社随处可见,一号井巷道门洞上“生产大于天,安全重于山”的红色标语依然清晰。恍然间,时光仿若定格,岁月不曾流逝。 711,曾经是一个神秘的代号。这里,是湖南郴州许家洞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这里,是新中国最早发现和勘探的大型铀矿山。它填补了我国铀矿开采的空白,为国家国防而建,应国家需要而建,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提供了铀原料,为我国核工业系统培养输送了3285名矿山建设人才,为我国核工业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 1955年9月的一天,勘探队员偶然发现湖南许家洞金银寨蕴藏铀矿。充足的铀原料,无疑是我国核工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金银寨铀矿的发现正解此燃眉之急。1958年5月31日,中央批准在湖南郴县许家洞镇建设411矿(1964年1月1日更名为国营711矿),由此开启了建设中国第一座铀矿山的伟大历程。 那些年,来自天南地北的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为了同一个信仰会聚于此,为了完成党交给的光荣任务,一干就是一辈子。由于当时711矿是国家特级保密单位,“41号”信箱就是当年职工们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渠道。很多711矿人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默默扎根,“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建矿之初的711,山稠林密、荆棘遍布、瘴气横行、蛇虫猛兽出没,地质结构复杂,而当时生产生活物资匮乏,设备极其落后,困难可想而知。“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711矿人以冲天豪迈,不惧艰险、迎难而上,克服诸多困难,创下彪炳史册的功勋。 矿井下条件恶劣,工人们常年处在40~50摄氏度的环境下工作,地面、矿壁都是烫手的,作业面被称为“火焰洞”。当时没有电车牵引,采出矿后全靠人力推车、扒矿,工作强度很大。为了防止中暑,往往是前面工人在掘进,后面需要有人为他们冲凉水。 为了早日探明711矿的储量,勘察队的10个分队争分夺秒、争先恐后。铀矿开采需要很多复杂的工程技术,711矿人除了一身干劲,还留心摸索和积累经验,搞技术革新。“雷矿长”就是典型代表。雷矿长并不姓雷,而是叫李太英。他1959年进矿,在711矿艰苦奋斗了近十四个春秋。1959年10月,生产急需的电雷管供应出现困难,眼看就要停产。李太英带几个青年技术人员组成实验小组,下到坑口,奋战一个星期,把1000多根火雷管改成电雷管。经验证,爆破率达到95%以上,满足了生产急需。李矿长做雷管,一时间成了矿上的头号新闻,“雷矿长”的美名就这样传开了。 2004年6月10日,历经近半个世纪峥嵘岁月的711矿政策性关闭,但711的精神从来未曾远去。进入新时代,保留下来的部分旧址群,成为传播红色记忆的教育基地。 这片土地成就了六十年前那声震惊世界的东方巨响,如今,矿区改造将那段隐秘而伟大的历史重新呈现。原本染上斑驳历史痕迹的711矿区,成了精美的文旅小镇——711时光小镇。旧址建筑修缮了,符合新时代背景的研学、党建课程在不断开发,文旅融合产品日渐丰富。711矿区得以重焕生机、再续辉煌。 (作者:彭蕾,系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研究员) 荐稿人:xscclf 2024-11-23 执行编辑:xscclf 2024-11-23 责任编辑:zjy 2024-11-24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