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7-04-05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7年4月5日头版

“与师说”,大师精神浸入心底
“90后”大学生采访剪辑14分钟视频追忆先辈恩师
作者:解放日报记者 彭德倩  阅读次数:9817

  5天时间,访谈十多位教授,聆听他们深埋脑海中那些逝去恩师的故事,800分钟素材……浓缩为14分钟的视频《清明·与师说》。在这个追忆缅怀先辈的日子,大师精神如何传承,传承什么?这是复旦大学几位“90后”本科生给出的答案。复旦校园中流传的光辉又遥远的一个个名字,在这清明时节,走进了更多年轻人心底。


  简单故事里蕴含大师风采


  “谈家桢先生到斯坦福大学来找我,跟我谈为什么要归国,当时正好是中午,在食堂吃了饭之后,我带着谈先生到学生休息室去,那里有长凳,谈先生就在那里睡下休息,我当时看到很感动,”在遗传学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金力教授说到这里,已经哽咽了,“我非常感动”。

  “俞吾金先生特别令我感动的时候,是讨论学术问题的时候,对我提点的时候,批评的时候,气场变了,”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说,“有争论的时候,有些问题我觉得我是对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觉得老师是对的。当我意识到我可能是错的的时候,俞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

  “谭其骧先生弥留之际,已经早就不会说话了。但每当我在他耳边告诉他‘可以放心,国家历史地图集我们肯定做出来’,他就会平静下来……”葛剑雄教授说着。

  吴征铠、苏德隆、谷镜汧、谈家桢、谷超豪、贾植芳、谭其骧、蒋学模、郑绍濂、陆谷孙、俞吾金、刘祖洞……

  悠扬的钢琴曲中,十多位已经故去的大师,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留下的点滴印痕,从学生口中娓娓道来。他们的学生也已经是各个学术领域的大家。每一个恩师故事只有简单几句话,却蕴含着大师风采,以及深深的追念。


  大师轶事令青年心向往之


  《复旦教授最难忘的恩师故事》《努力,传承,是我给你最好的答案》,3日、4日,《清明·与师说》上下两部分在网络上热转,短短14分钟,激发许多学生,以及曾经的学生,对老师的怀想。参与拍摄剪辑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刘小琳说,最初做这个视频,是想着清明节,身处校园特别想追念的先辈就是离去的老师们。这些大师的学生不少也已经白发苍苍,还有的工作忙碌,而联系邀约采访时,都是一口答应。

  “根据传播规律,本来想做5分钟的短视频,但实在剪不下去了,最后成品分别是7分多钟和6分多钟,”小吴说。可即使“超时严重”,他们还是有深深的遗憾,太多珍贵的东西,来不及放入。

  还有许多有趣的大师轶事,令几位参与的“90后”青年心向往之。采访的一位教授,老师生前有糖尿病,被师母严格控制饮食,这位老师就特别热情邀请自己的学生到家里吃饭,因为这样待客台面上就有平时的“禁菜”,老先生就特别调皮地从学生碗里夹“禁菜”吃。还有位教授的老师,特别平易近人,他跟自己家附近修自行车的师傅相熟,有时候自行车修理师傅有事离开下,他就在那里帮着看一阵修车摊……

  “每位老师的故事,都很意想不到,”小刘说,“让我们对大学、大师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未来也有了更美好的期待和投入。”



 

荐稿人:lry 2017-04-05  执行编辑:lry 2017-04-05  责任编辑:lxl 2017-04-06

0
 

上一篇当“校园创客”身兼“公益学子”
下一篇塑造自己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