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1-12-25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21年12月25日第7版

在觉醒的年代,探求大学的精神
作者:王小菲 .  阅读次数:15201

333.jpg

一本好书可以让编者与读者都有所获益。 视觉中国供图

331.jpg

《那时的大学:大师们的求学记忆(1912—1937)》张宁芳 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季羡林,何炳棣,许渊冲,冰心,蒋梦麟……大师们怎样备考、求学,又在大学里留下了哪些别样的回忆?

  蔡元培,鲁迅,闻一多,胡适,朱自清……学者们如何在动荡年代里坚守三尺讲台,教书育人?

  味美价廉的食堂、小吃店,“天堂”般的大学图书馆,别开生面的校园体育训练,展现个人风采的学生社团……变动时代里的大学生活何以如此精彩?

  大师们在各自领域的高深造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在大学时接受的熏陶。《那时的大学:大师们的求学记忆(1912—1937)》(以下简称《那时的大学》)以轻松幽默的文字描绘了当时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生动展现了高等教育的一个侧面,既能唤起向往大学生活的读者的兴趣和共鸣,亦能为对高等教育、历史人物等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

  本文为《那时的大学》编辑手记,为读者全面地呈现觉醒年代的大学精神。

校园滋养了一代知识分子

  《那时的大学》一书以1912年至1937年这个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季羡林、何炳棣、许渊冲、冰心、蒋梦麟等大师们色彩斑斓的大学生活。

  为什么选择这段时期作为背景?在前期交流选题时,作者张宁芳表示,这段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社会制度都发生了重大变迁,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一方面,那是一个剧烈变动的年代,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方面,那也是一个逐渐觉醒的年代,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先进分子满怀救国热忱,中国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而在那时的大学里,也涌现出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面对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织,各自做出了无悔的选择。

  怎样才能既突出时代特征,又兼具独特视角?我们瞄准了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大学。

  在大师频出的年代,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寻求真理、救亡图存的中坚力量。但在走上社会之前,他们也都曾有过难忘的大学生活:备考、求学,择校、选专业,课堂趣事、课后实践、毕业回忆、人生志向……大学校园滋养了一代知识分子,在许多大师的身上,总能发现其母校留下的深刻烙印。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人文编辑,我自觉以弘扬大学精神为使命之一。而张宁芳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史、近代人物与文化,对人物传记尤为感兴趣。她也提出想做一本有关大师们回忆大学的文集,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大学”是一个十分宏大的概念,不同人的大学生活亦有着不一样的精彩与遗憾。经过多次深入讨论,我们最终按大学生活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目录,即由备考求学到初见名师,再由体验校园生活到毕业留学,大致包括了大学生活的几个基本阶段。经过全文通读与筛选,最终选定了14篇文章,错落分布于“大学指南篇”“名师画像篇”“校园生活篇”“求学记忆篇”四部分。

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

  全书主题和内容基本敲定后,下一步便是想一个合适的标题。如何起好书名而不辜负作者的用心写作?我和策划编辑老师讨论过许多次,一致认为书名需要突出三个关键词:一是大学,二是大师,三是时代。最终,定下了现在的书名《那时的大学:大师们的求学记忆(1912—1937)》(以下简称《那时的大学》)。既包含以上三个关键词,又相对平实,也为读者留出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这里的“大师”,含义相对广泛,既指教书育人、受人尊敬的名师,也指在各领域有所建树的学问大家。书中选取的许多人物都是那一代青年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求学故事能带给今天的我们同样的情感共鸣与思考,更能让感兴趣的读者通过文字一睹觉醒年代大学校园的风采。

  作者张宁芳曾求学燕园数年,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大学生活的怀念与感慨。她在书中描述了北大当年的“偷听生”群体,即“既没有经过入学考试,也未办旁听手续,未经许可,自由来校听讲”的一批学生。这些学生并不会因为身份的不同而受到差别待遇。开放包容的北大校园给这些“偷听生”们带来极大的精神慰藉,他们的活跃也成为北大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正如梅贻琦校长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书中的师者更是令人敬佩,他们在动荡年代坚守讲台,以他们的学识见解,开风气之先,以他们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个学生,成为一代青年学子的精神标杆。

  读到这些大师们的故事,每每令我心潮澎湃。也是在审读本书时,我才了解到,以《背影》闻名的朱自清,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师者。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文学大家,却少有人提及他从教二十余年的经历。初登讲台的朱自清很珍视教学的机会,“从上讲台起,便总不断地讲到下课为止。好像他在未上课之前,早已经将一大堆话,背诵过多少次”。他是学生眼中认真的师者,曾自编教材,还在宿舍开办“第二课堂”为学生解惑。他批改作业十分认真,乐于指导诗社,也非常愿意分享他的感受与心得,许多学生回忆起他的教学时,都深觉受益匪浅。

慢慢走进那时的大学校园

  做编辑一年多来,深感审稿是一件有如“开盲盒”般的事,在开始审稿前,编辑永远都不知道将要看到的书稿质量如何。幸好,这次收到的书稿质量较高,字词、语句方面的错误不多,逻辑性、可读性很强,且作者自成一派文风,生动有趣富有画面感。然即使是这样的稿件,也有许多需核实、修改与推敲之处。现试举几例说明。

  书中援引了不少有关大学回忆的语句,为求严谨,我严格检索了每一处引文的出处,并请作者为直接引用的原文添加脚注。如初稿中《当年北大校园里的“扫地僧”》一文提到:“李祖荫在《北京大学点滴回忆》一文中说:北大的空气向来自由,而‘自由主义’表现在学生生活作风上,那就是自由散漫,甚至近于无政府主义。”经数据库检索后,发现“北大的空气向来自由”一句与后面的内容并不连贯,遂请作者确认,最终核实原句出自千家驹《我在北大》一文:“北大是一个以‘自由主义’著称的学府。‘自由主义’表现在学生生活作风上,就是自由散漫,甚而近于无政府主义。”

  再如,书中《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一文的原标题为“胡适:只开风气不为先”,一眼望去并无不妥,通读全文后却发现本文的标题取自胡适答章士钊诗中的“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一句,原载1925年8月30日《国语周刊》第12期《老章又反叛了》一文,只两字之差,如心存侥幸,不加以核查,将是一处无可辩驳的知识性错误。

  对于文史类书稿,参考文献更是审稿时的重中之重。逐一核查是必需的,除此之外,在本书初稿中,参考文献统一归于文末,难以分辨每篇文章所引文献具体为何,且有的文献为多章共同引用。考虑到本书的结构特色,我建议作者重新整理参考文献,将其调整至章末,以增加参考文献与正文的关联性,并方便读者查阅。

  如此种种,几乎每一处文字都经过细致的考证,虽然书稿只有十余万字,却也在文字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为的就是确保内容的严谨性和真实性。同时,为保留作者的语言特色,也尽量不做不必要的修改,力求为读者呈现出生动幽默的文字风格。

  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别具巧思。考虑到本书为大学生活,我们想到以偏暖色为背景,使用大学建筑方面的元素。这些元素该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美编给出了几版设计稿,其中一版有一扇木质雕花窗,极富意境,作者和我们都较为满意,只是画面略显单调。美编老师大胆地舍弃了图片,转而用线条绘制相似的图案,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封面:拱形雕花窗户,红色砖墙,映衬着中央醒目的白色文字。

  编辑此书的过程,也是一个慢慢走进那时的大学校园的过程。通过一段段文字,往事的画面仿佛跃然纸上,大师们的声音仿佛在耳畔娓娓道来。那些令他们终生难忘的时光,此刻正以文字的形式静静收录于书中,待人来翻阅、回味。书中无一处具体指出何为“大学精神”,然字字句句、诸多案例都能引人回忆、深思。收到样书后的当天中午,我和同事一起去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为新书拍摄宣传图片,漫步至交大老图书馆时,阳光正好,绿叶与红墙相映成趣,于是举起书来随手一拍,就这样,“那时的大学”与如今的大学相遇了,竟有种时空交错之感。我想,一本好书真的可以令编辑与读者都有所获益。读到书中的某个片段,或许也会令你想起与大学有关的往事,感慨大学精神对自己的滋养,也许这就是本书的重要意义之一。


关注公众号.jpg



荐稿人:lry  2021-12-25 执行编辑:lry 2021-12-25  责任编辑:lxl 2021-12-28

0
 

上一篇董鉴泓:我在意的是教好学生,干好事情
下一篇大美校园育新才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