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3-03-06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3年3月6日第7版

雷锋精神常驻大学校园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  阅读次数:12233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常年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及项目

 

  上小学时,学雷锋就是帮助身边的小朋友和老人;上中学时,学雷锋是一年一次学校组织去做好事;上了大学,学雷锋是去当各种志愿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研究生夏明伟的眼中,学雷锋可以体现在生活中任何一个细节。“在我们看来,雷锋精神就是爱这个世界——因为爱才会为这个世界日行一善、随手行善;因为爱,才会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随手学雷锋成校园时尚

  上海高校中有不少学雷锋社团,其中最“红”的一个,是上海交大的雷锋学社。这个社团有一个特点:没有任何门槛,谁都可以参加。

  说起“学雷锋”,雷锋学社的创始人夏明伟说:当时看到各种社团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校园里很多小事却并没有人关注,比如上课帮老师擦黑板,看到地上垃圾捡干净……“可能是大家不屑做,或者做了也不屑说。”于是他创立了雷锋学社:“从小事好事顺手做起,养成‘心理定势’,让做好事成为习惯。”刚开始,夏明伟每天都在人人网上记录自己做的好事,大多数时候是“随手关了走道的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关空调”……时间长了,不少同学在他的日志后跟帖,跟着夏明伟一起“日行一善”,连老师们也开始响应夏明伟的“随手学雷锋行动”,为闵行校区的同学往返地铁站提供顺风车的搭车服务。

  那时,夏明伟每周都会在寝室楼里回收废品和旧报纸,一周有十多元收入。他想着,如果把这些收入集合起来,可以资助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夏明伟最终决定以“五对一”,即五人帮扶一人的形式进行,每个学生每个月贡献自己勤工俭学所得的部分收入,数额完全由自己掌握。他还倡议已经开始工作的社员拿出1%的收入,为公益自由“纳税”。他自己则从勤工俭学的收入中每月拿出10%捐给雷锋学社,到大三时增加到50%。“积少成多,4年下来,我们社员节约了上千度的用电、数百吨的水。我通过收卖废品,捐款、衣、书3000余元。”雷锋学社渐渐成为学校里成员最多的学生社团。
  
学雷锋活动更专业

  像雷锋学社这样的社团,在上海高校中并不少,他们出于爱而愿意为这个世界多做一点贡献,并带动身边的人学雷锋。高校中还活跃着一批大学生,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学雷锋”,并且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雷锋”。

  “如果我能够影响1000个人环保节约,那这1000个人每个人也能够影响1000个人,那我们的力量是很大的。”在复旦大学环境系学生赵政看被同学称为“环保达人”,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宣传环保的机会。他在参加联合国森林年的主题活动“多筷好省”节筷行动时,带领环保协会的同学们向全体大一新生免费发放一双可持续使用的筷子,倡导同学多备一双筷子、省下一片森林。军训结束,他和协会同学一起发起了军训服装回收活动,回收了近200套军训服装,捐献给贫困山区的孩子。

  他还针对校园传单过度印刷和随意丢弃的现象,和同学一起在各食堂门口设立了废弃传单回收箱。现在“环保和节约”成了他身边同学的口头禅。专业的学习使他不仅有更高的热情投身环保公益,也使他对环保的思考更深刻,所做的调研更专业。
  
志愿者活跃在校园内外

  来自复旦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本市高校九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当今社会仍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在大学校园里越来越有活力。目前,复旦大学就有170余支学生自发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长年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医院病房、残障人士家庭、阳光之家、街道广场、社区或全国多个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定期志愿服务工作。据了解,到安徽颍上、沂蒙山区、河北易县、宁夏西吉支教,复旦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浦东新区环保公益项目等20余个项目已持续10年以上。一批雷锋党支部也定期开展公益社区服务等各类学雷锋活动。

  上海交大的“雷锋屋”常年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东华大学则在各个社区开设了业余“科学商店”,材料、环境学院的学生为居民定期提供各种瓜果农药残留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检测、珠宝鉴定等专业的服务。科学商店5年多来服务社区居民,接受两万多人次咨询。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则长期担任地铁志愿者,并且在9号线沿线设立了“雷锋岗”。
  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

 推荐人:lry  2013-03-06    执行编辑:lry  2013-03-06  责任编辑:lxl 2013-03-07

0
 

上一篇大学本多事
下一篇方舟子再劝钟南山慎言:不能为迎合公众夸大雾霾危害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