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4-07-03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4年7月3日第6版

用青春和热情滋润戈壁绿洲
作者:新华社记者 刘兵  阅读次数:7091

 

——万余大学生志愿者“十年接力”真情服务爱洒新疆

 

      上世纪五十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远赴新疆垦荒援建,六十年代十万上海知青赴疆支边,新中国一代代青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最需要的边疆建设。如今,万余大学生志愿者依然迸发着青春热情,在天山南北“十年接力”,与新疆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
  
公益助学身累心“甜”

 

  2012年6月,即将从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毕业的曹永祺,毅然踏上向西追逐梦想的列车。他被分配到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的阿合奇县,这里是柯尔克孜族群众聚居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

 

  色帕巴依乡中心小学图书室藏书陈旧,曹永祺通过微博等媒介向全国爱心图书机构申请援助,到2012年底已收到各地爱心人士邮寄来的图书近两千册。

  

      阿合奇县冬季寒冷干燥,很多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衣着单薄。曹永祺通过内地公益组织,募集到1790套温暖包(包含过冬棉衣、帽子、围巾、手套等)和50套全新的衣服,全部送到1840名山区学生手中。

 

  两年来,曹永祺的公益助学活动越做越大,通过公益组织援助,他为包括阿合奇县在内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三县一市山区1113名贫困孩子募集到全新的爱心鞋;为山区学生募集到1500余件衣物、360顶棉帽和1.3万件玩具。
  
牢记宗旨情系喀什

 

  毕业于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90后山东小伙董旭昊,被分配到在昌吉市委组织部党员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工作。每次下乡,他都不忘寻找可以开展志愿服务的活动地点。“三工镇中心敬老院有26名孤寡老人,那里的条件不是很好,我联系当地两家爱心企业,为老人送去了帽子、手套、收音机等。硫磺沟镇中心小学地处山区,学生过冬衣物短缺、文具简陋,我联系到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了大学生捐赠活动,共筹集110个温暖包。”董旭昊说。

 

  去年12月,得知喀什地区急需补充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后,董旭昊毅然放弃昌吉优越的工作环境,主动申请调到喀什。今年以来,他积极与全国各地公益组织联系,争取了价值1万多元的爱心棉袜发放到叶城、伽师、喀什等县市福利院和当地贫困家庭;为疏附县谢热克萨伊1村小学与叶城县柯克亚乡12村小学争取了800余套爱心玩具、书包。
  
扎根于田青春无悔


  骆洪梅仍能记起2003年8月23日,她庄严宣誓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一分子,以及“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承诺。她被分配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于田县科克亚乡。

 

  “当时乡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指导乡亲们种植蔬菜大棚脱贫致富,由于专业相通,我成了一名技术指导员。语言是最大障碍,当我第一次在维吾尔族乡亲面前生涩地说出‘安布’(钳子)时,他们都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逐渐拉近了。因为经常帮助村里的大叔大妈干农活,他们都很喜欢我,一位大妈还要认我做干女儿。”骆洪梅回忆说。

 

  2004年8月,一年志愿服务期满,眼看可以回家了,骆洪梅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于田。在说服父母后,2004年底,她通过公务员考试留在了于田。“留在西部无怨无悔,我要做一名新时代的留疆知青。”骆洪梅说。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介绍,从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新疆项目开始实施,到2013年底,已有9808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天山南北“接力”挥洒青春,今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规模将达到2600人。


  新华社记者 刘兵(据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2日电)

 

    荐稿人:lry      2014-07-03       执行编辑:lry      2014-07-03         责任编辑:wdl 2014-07-05

0
 

上一篇勤学修德 明辨笃实
下一篇教授与校长在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三篇)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