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4-07-29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4年7月17日第9版

校训:承载大学的理想,涵养核心价值观
作者:本报记者 姜澎 樊丽萍  阅读次数:14747

3

 

  本报记者 姜澎 樊丽萍


  对寒窗苦读12年的莘莘学子来说,这几天最期待的事情,莫过于收到来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作为大学寄给新生的“第一封信”,录取通知书上,校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要件”。

  校训是大学的灵魂,堪称大学之“眼”——一所大学自建立以来经过长期办学实践而积淀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都蕴藏在精简、凝练的校训之中。

  有研究表明,在教育部公布的112所“211”高校的校训中,“学”出现频次最高,出现在50%的高校校训中;另一个校训关键词是“德”,出现在35所高校的校训中。可见,中国大学校训的特色,不仅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恪尽职守、服务社会的“敬业”精神,更生发出大学在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最高层次价值中的责任担当。

  对大学来说,每年的新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于新生而言,校训,承载着大学的办学理想与价值追求,饱含着一代代学人励志故事。时至今日,这些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涵养,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源泉。
  
校训,以凝练的方式表达大学的办学理想

  走进大学的第一天,或许所有的新生都有疑问: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我将如何开展今后的学习?

 

  复旦大学博士生申宸,记得自己入学“第一课”——第一次去拜访导师,被问的第一句竟是“你知道怎么读博士么?”申宸一时答不上来,无奈摇头,导师遂语重心长道:把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从后往前读。

  “思近而问切,志笃而学博。”申宸茅塞顿开:读博原来就是“思—问—志”的过程。

  和申宸一样,很多大学生正是从校训开始“解码”一所大学的治学底蕴和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文化基因”的绵延,不同的校训也表征着各个大学不尽相同的办学风格和治学理路。

  实际上,在迎接今秋入学的新生前,不少高校这个夏天刚刚送走了又一批应届毕业生。

  在今年众高校的毕业典礼上,大学校训也同样被各校校长们征引,用以祝福毕业生——

  “我们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我的解读是,在我们心灵成长的不同阶段,要为心灵和精神而读一些不同的原典。复旦人应该努力成为一名知识分子,维护知识分子的尊严。我们不能做一个冷眼旁观的批判者,更不能成为随意的解构者,而应当是负责任、有担当而又务实的建构者……知识分子应当心有隐忧,心存焦虑,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这就是我们校训当中所说的‘近思’。”

  “带上‘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理念,走上逐梦之路,用理性探寻未知的世界。用超越自身、面向全人类的理性价值追求,诠释交大人的科学追求与人文情怀,肩负起对社会和人类的责任。”

  “华理的校训——勤奋求实、励志明德。校训精神之要义在于注重过程哲学、过程思维,不因目标高雅而不择手段,也不因手段精巧而忘记目标导向,反对只重目标、不问过程的极端功利主义。希望当你们离开学校后,无论做人做事、立国立家,坚持不寻捷径、不走捷径,做一个目标坚定的笃行者。”

 

  其实,无需说出校名,一听风格迥异的校训,便知不同高校在对其“终极产品”——毕业生的锻造上,烙下的文化印记有多么不同。

  南京大学杨德才教授认为,“一所大学尤其是一所著名大学,就是要通过校训这种最简洁、最凝练的方式表达核心价值,通过校训让人了解这所大学的人文精神、办学目标。”
  
立德树人培育核心价值观校训是重要的抓手

  

      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的课题组曾经研究教育部公布的112所“211”高校的校训,结果发现,“德”“学”“行”“实”“新”“济世”“强”“真善美”“诚朴勤仁”是9个最常被提及的校训关键字。

  在这些关键词中,“学”出现频次最高,为56次,50%的高校校训中“学”是关键字;其次为“德”,112所高校中有35所高校的校训出现“德”字;再次为“实”、“诚朴勤仁”、“行”、“新”。

 

  “学”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和立校之本,“德”是“以德为先”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中国大学校训的特色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恪尽职守、服务社会的“敬业”精神,更生发出大学在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最高层次价值中的责任担当。

  校训,由来已久。从秦汉儒学到唐宋书院,类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表述,展示了各种教育智慧。到19世纪末,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大学的校训更是成了各个大学精神的概括、提炼和凝结。它用最简洁的文字,向学生指明在校期间应做什么,要把自己培养成怎样的人。同时,它还表明这所大学的教育理念。

 

  无论是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经典校训都与大学的精神气质同根同源、共生共荣,成为砥砺优秀青年的价值尺度和行为标准,也是映射现实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立诚认为,在一所大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作为精练的价值而宣示的校训,其真正的含义需要通过在不同时期制订的办学宗旨来阐释,使之与时俱进地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

 

  以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沪江大学为例。沪江大学由美国基督教南北浸礼会于1906年开办后,其校训定为“信义勤爱”四字,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但在沪江的办学史上,尤其是上世纪30年代,由中国校长刘湛恩主管校务后,其校训中“信、义”二字的宗教印记逐渐消退,内涵逐渐转变为勇于承担社会和国家责任的完美人格。校训中的“勤”与“爱”便体现在“培养为社会服务并使自己和周围的人具有良好生活品质的人”,即培养对社会有用、对他人心怀善意的人。

  在这种办学宗旨下,沪江大学反对把大学搞成获得某种特殊身份的途径,也不盲目制订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过高的学术标准,而是从培养学生能力、适应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出发,推行大学教育的“职业化”和“平民化”,重点发展社会学、教育学、化工、工商管理等当时社会急需的专业,使大学的教育走出“象牙塔”。

 

  不少学者认为,领会大学校训,对大学核心精神进行深入解读、精准把握社会文化方向,从而才能更好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校训是培育青年学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与以往的大学不同,大众化教育变得越来越关注职业,由此给我们带来的现实困惑是: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刻意提升学生的个人竞争力、为他们做好职业准备,还是着力打造优秀的公民,成就社会的整体福祉?”不久前,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的“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上,东南大学教授林萍华意味深长地说,以校训作为切入,就大学的精神、核心价值的凝练、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校风建设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与思考,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这些困惑的钥匙。在林萍华看来,校训关乎一所大学的软实力,而校训的生命力,则在于日复一日的践行。
  
长久的实践是对校训最好的传承

 

  “一国有一国之国风,一校亦有一校之思想。校训就是一校之思想的凝练。校训以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引导学生的成长,持续感召大学生,实现持续育人目标。”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说,在以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的召引下,一大批上海交大的师生奋发有为,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四川锦屏山,有一群交大人,在埋深2500米的山洞里,孜孜以求,探索暗物质的奥秘;大洋深处,交大研发的无人探测器,不断突破极限,探寻未知的海底世界。

  不久前,同济大学章程刚刚通过教育部核准。在大学章程中,同济大学明确地将“同舟共济”作为学校的校训。同济人对于“同舟共济”,有多维度的理解:之于个人层面,它倡导友爱、互助;之于国家和社会层面,它倡导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大爱。这个暑假,同济大学派出多支学生实践团队,奔赴黑龙江、湖南、广东、广西、甘肃、云南等全国八个地区开展“新型城镇化研究”。同济大学团委书记刘润介绍,这次实践活动共吸引113名同学参加,他们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这是同济学子们用实际行动在践行校训,兑现“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承诺。

 

  在这个盛夏,复旦大学志愿者服务队的同学们也启程前往河南、宁夏、四川、西藏、湖南、云南、海南等省和自治区开展支教服务活动。而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的中国海外医疗、教育志愿者团队中,每年都活跃着复旦大学志愿者的身影。

 

  据悉,复旦大学八成以上的学生都是志愿者,复旦已在全国建立起近50个志愿者服务站和近40个长期服务基地。

 

  “学生们走向社会,实践自己的知识,是对远大志向的磨炼,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指出,校园文化在青年学生身上烙下终生的影响,成为其大学时代的见证与一生眷恋的情感源泉。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将校训所凝聚的大学精神辐射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场合,使与校训相契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范围内传播,从而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不竭精神动力。

附:同版文章

大学校训,贵在坚守


  任友群

  大学的校训历来是引发学生价值共鸣,激励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的载体。校训中隐含的是大学之精神,大学的价值之追求。

  林语堂说:“文章有味,大学亦有味。味各不同,皆由历史沿袭风气之所造成,浸润熏陶其中者,逐染其中气味。”能让学生铭记于心的校训,绝不是靠文字的争奇斗艳、平仄对仗,而在于让人能从校训这篇最短的文章中咀嚼出大学的味道。

 

  校训其中之味,首先源于学统传承。名校校训的背后都有一些能让本校师生口口相传的故事,要么源于某位校长或某位先贤对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思考,要么溯及大学与社会互动发展的某些事件或某段历史。就像每一位华东师大人提起师大精神,都无法绕过首任校长孟宪承,都能脱口而出孟老提出的大学理想——“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校训是大学对其自身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精神高度凝练的符号表征和个性表达,它就像一把钥匙,通过它,打开一所大学在风雨成长路中淬炼沉淀的“文化基因密码”;它就像一扇窗户,透过它,窥见师生共同执守、代代相传的精神家园。

 

  校训其中之味,还赖于坚守践行。校训记载了大学的发展轨迹,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的校训要经常发生变化。世界上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学,其校训自产生之日起一直沿用至今。如哈佛大学校训“真理”于1834年写进哈佛大学宪章中,历经300余年,至今仍闪闪发光;纽约大学的校训最初是“Perstando et Praestando”(“不断坚持,最终获得超越”),1895年修改成“Perstare et Praestare”(坚持与超越),以后,纽大的校训一直保留至今、未曾改变。

  历经一定历史积淀后,大学校训和大学自身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大学不朽的灵魂。

 

  “不变”的校训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大学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办学理念的坚守。当然,这种“不变”也是相对的,在主旨不变、核心不变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变迁,校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能历久弥新。

  以华东师大为例,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特别是非师范生数量不断增加)、办学定位调整,“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内涵亟需进行新的阐释。“为人师表”,语出《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我们可以得知,“为人师表”本意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人师表”就不仅仅是对师范生的师德要求,它同时也是对学校的办学提出更高的目标,对全体师生提出更高的规范要求。由此,传统的校训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辞海》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可见,校训的意义更在于践行,它不单是师生个体立身处世、从教求学的规范,更是学校坚守大学之道的“精神围墙”,引领着大学所有为和所有不为。这种坚守,在关键时刻体现为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的文人风骨和书生倔强。

 

  华东师大前身大夏大学是厦门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300余名师生不满校方专制,离校北迁另组而成;另一前身光华大学(校训为“格致诚正”)也是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校训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英文校训是Light&Truth)及附中师生为声援五卅运动,集体宣誓离校后创办而成。在平常的时节,大学对校训的坚守则化为自信而低调、进取而从容的智慧和淡定。在日益浮躁和功利的社会中,面对各种利益诱惑,大学更要保持足够的清醒,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怀揣大学使命,坚守大学本质,坚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按大学规律办大学,建设优雅学府,培育栋梁学子。

  咀嚼校训,品味的是大学的文化,回味的是信仰的力量。在校训变与不变的思辨之间,我们获得的是有所必为与有所不为的大学之道的深刻感悟。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相关链接】
  部分国内名校校训一览
  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浙江大学 求实、创新
  复旦大学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南京大学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武汉大学 自强弘毅、求实拓新
  华中科技大学 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吉林大学 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中国人民大学 实事求是
  南开大学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西安交通大学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中山大学 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哈尔滨工业大学 规格严格,工夫到家
  北京师范大学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天津大学 实事求是
  山东大学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同济大学 同舟共济
  东南大学 止于至善
  厦门大学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华东师范大学 求实创造,为人师表
  上海财经大学 厚德博学,经济匡时
  苏州大学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荐稿人:lry     2014-07-17     执行编辑:lry     2014-07-17      责任编辑:wdl  2014-08-01

 

厉老师:二篇文章内容差不多,我选了一篇校长校训文章    lxl  2014-07-30

0
 

上一篇教授与校长在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三篇)
下一篇心怀大公,走在时代前列(校长说校训)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