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0-08-09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光明日报》2020年8月8日第9版

钱学森精神的力量
作者:姜斯宪  阅读次数:5251

0808.jpg

  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及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和钱学森研究中心的同志们在查阅和整理大量有关钱学森生前资料的基础上,用讲故事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行文风格,精心编撰出版了这本《钱学森精神读本》,可以说是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我通读全书之后,再一次深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身上体现的崇高精神和可贵品质所感染。我认为,这既是一本宣传和弘扬钱学森精神、充满正能量的“精神读本”,也是一本可对党政领导干部、广大党员和青少年,乃至全社会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政治读本”“思想读本”。在此,谨对《读本》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

  读这样的书,我们由衷地向先贤致敬、向大师鞠躬。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钱学森终其一生都在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堪称为党和国家事业努力奋斗、建功立业的典范。他就是“中国的脊梁”!

  读这样的书,荡气回肠。掩卷遐思之余,不禁让人想起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颁奖词对钱学森的评价:“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森无愧于“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和技术领导人,他毕生追逐科学报国梦想,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尤其是“两弹一星”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堪称老一辈爱国科学家群体中以身报国的典型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评价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科学品质,他指出:“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困难局面下,一大批留学人员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怀抱,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呕心沥血、顽强拼搏,为新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李四光、严济慈、华罗庚、周培源、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同志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要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他把群众的口碑当作自己无上的光荣。”正可谓:正气在,民风正;正气存,党风好;正气长,国运兴。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苦难辉煌》一书序言说:“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一个民族的崛起,首先是精神的崛起;没有精神的崛起,任何民族的崛起都是不可能完成的。”联想到当年钱学森刚归国访问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院长陈赓大将问他:“您看中国人能不能搞出导弹?”钱老毫不犹豫地回答:“为什么不能?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就不能搞?难道我们中国人就比他们矮一截?”陈赓听了钱学森的这一表态后,非常高兴地说:“我要的就是您这句话。”为了践行和实现“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矮一截”的诺言,作为航天领域的最高技术统帅,钱学森用他生命中精力最充沛、才华最横溢的一段年华,率领老一辈航天人白手起家、开创先河,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出了中国航天事业辽阔而宏伟的美好蓝图,中国终于在酒泉戈壁滩上成功发射我国第一枚“东风一号”地地导弹,终于成功实现“两弹结合”,终于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第一颗通信卫星……一个个史无前例的成功,横空出世的不仅仅是让西方世界震惊的大国重器,更重要的是,铸就了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航天三大精神”。本书中的“爱国、奉献、求实、创新、协同、育人”六大主题,以及48个感人故事,是对“航天三大精神”的生动诠释,更加深化了其丰富的内涵,更具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抓手作用。

  世界上有两种矿藏,一种是物质矿藏,是可以穷尽的;另一种是精神矿藏,是无穷无尽的。精神的宝藏是无价的,要一代代薪火相传,且愈久远而愈珍贵,愈久远而愈光辉。当前,我们学习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就是要将这种精神宝藏奉为圭臬,传递正能量、高唱正气歌,凝聚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信仰力量。我们要像钱学森那样,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许党报国,用一以贯之的崇高信仰,用一脉相承的坚定信念,执如椽大笔,在鲜红的国旗上写上不渝忠贞,在祖国大地上写下炽热情怀。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只有献身于那些超越自身的存在,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贤已去,精神永存。我们要学习钱学森,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视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之付出,全力以赴为之奋斗,哪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亦在所不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芒前景。”我认为,正是包括钱学森在内的一批国家杰出人才、民族脊梁,用他们的不朽精神、杰出贡献和崇高品德,让“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使命更加坚实和熠熠生辉。

  (作者:姜斯宪,系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20年8月8日第9版




荐稿人:lry  2020-08-08    执行编辑:l yh  2020-08-09  责任编辑:zjy  2020-08-09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欢迎您!

0
 

上一篇逆风飞翔 奋斗少年终会获得掌声
下一篇“走上大堤,我就做好一切准备”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