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24-01-11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24年1月11日第6版 |
培育现场制造工程师,储备航天“大国工匠” |
首届全国职业院校科普卫星研制工程邀请赛在沪开赛 |
作者:文汇报记者 张鹏
阅读次数:942
|
邀请赛现场,参赛者在认真完成比赛项目 提及航空航天事业,人们总是第一时间想到科学家、工程师们。然而,这些航天器、宇宙飞船,也都是由技能工人亲手制作出来。如何培养航天事业的“大国工匠”?日前,首届全国职业院校科普卫星研制工程邀请赛在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开赛,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共派出46支代表队、120名选手参赛。 “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对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也给职业院校提出了新课题。”谈及办赛初衷,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校长张伟罡表示,以赛促教,是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升质量的不二法宝。 对标航天企业对技术人才的真实要求,比赛分为科普卫星整星和部组件研制、航天器零部件设计制造与应用、卫星导航差分定位与无人机航线规划及自主飞行三项比赛。 在全国各类技能竞赛中,此次比赛首次提出“现场制造工程师”理念。竞赛总裁判长陈云海以航天器零部件设计制造与应用赛项举例说,比赛内容涵盖数字化设计、工艺、数字制造、现代测量和装配调试等模块,完全符合现代化企业生产链。通过比赛,可以培养集工艺工程师、制造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装配工程师能力于一身的现场制造工程师队伍。这种比赛方式,常常需要一支参赛团队在8个小时内,完成真实企业中6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对选手的综合能力提出很高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技能,还要有统筹工作流程、现场随机处理各项工作事务的能力等。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实训中心主任庄瑜介绍,航天器零部件设计制造与应用邀请赛以中国空间站货运飞船天舟号太阳能帆板展开机构的设计制造调试为比赛内容,主要考核选手的夹具设计、工程制图、加工软件使用、三坐标测量和安装调试能力,目标是培育和遴选具备复合能力的现场制造工程师队伍。“头发丝的直径大约在0.08毫米,而制作此类构件误差要求则在0.02毫米以内,不仅要求选手技能精湛,还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为了给航天系统企业提供储备人才,在酝酿此次比赛的基础上,主办方还将设立“航天人才储备库”,在比赛中表现优异的选手将有望进入储备库,成为全国航天系统人才选拔的重点对象。 荐稿人:ffy 2024-01-11 执行编辑:lyh 2024-01-11 责任编辑:zjy 2024-01-12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