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2-12-30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2年12月30日第9版

2012光荣与梦想,成就积聚信心
作者:钱蓓 张晓鸣 许琦敏 王星 吴越  阅读次数:12837

1


  中国梦

  注释: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此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描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和方法。
  盘点:这一年,我们谈论幸福和梦想。
  “你幸福吗?”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有在校大学生、快递小哥、晨练老人,以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答案是参差多态的,每个人对幸福的形态都有不同的想象。而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承载“中国梦”的社会,必定是容许人们争取和实现各自幸福的社会。从历史深处走来,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国梦”,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30多年、综合国力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今天,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到那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
  倒数计时,每个钟点都会有改变发生: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是“中国梦”的基石。追求“中国梦”的历程中,中国要回答的问题很多。能不能突破发展瓶颈,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能不能安全涉过改革深水区?能不能解决发展失衡、分配差距、道德失范、环境污染、贪污腐败等诸多“成长的烦恼”?
  十八大报告中反复出现的“改革”两字是答案。报告提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并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出部署。报告还指出,中国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是时代和民众的共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时说的这句话,在现实和网络社会中都赢得无数掌声。国家的发展仰赖每个人的奋斗,“中国梦”也必定由实干的中国人共同托起。
  
  有质量的增长

  注释: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去年在大连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有质量的增长”这个概念。12月16日闭幕的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尊重经济规律,以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
  盘点:过去30多年,无论是从人均GDP增长率、年均GDP增速,还是GDP增长总量上看,中国都是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一个奇迹。在经济发展初期,解决温饱问题往往放在第一位,快速提升GDP总量很重要。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GDP质量就不能再被忽视,中国现在就到了这个阶段。
  2012年开始,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7.5%,“稳增长”贯穿全局。自5月份开始,稳投资、稳外贸、降息降准等一系列措施均围绕“稳增长”的目标展开。进入9月份,这些措施逐步显现成效,宏观经济开始出现企稳迹象,近两个月投资、出口、消费等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持续回升,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回升的势头,实现年初制定的7.5%增长目标应当无忧。
  保持适度增长,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也是进行经济调整和转型以及重大改革的必要基础。有质量的增长,首先是物质财富增加基础上的经济增长,而不是建了拆、拆了建创造出的GDP,要靠创新驱动;其次是没有负效应或把负效应降到最小的增长,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第三是以民生为导向,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最后是实事求是、稳中求进的增长,不能“官出数据,数据出官”。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在关注短期增长的同时,更应高度重视如何逐步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问题、合理调配长期与短期增长之间的关系,调整经济结构,激发内在增长力。
  
 上天入海

  注释:“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是
  人类早期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升格成为探索宇宙和深海的科学探索行动。今年,人类在这一领域又有诸多突破,而中国人也取得了许多引人瞩目的成绩。
  盘点:今年8月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经过7个多月的太空飞行,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由此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自然》杂志将其归为本年度“挑战极限”的科学成就之一。
  “好奇号”已是人类第四个火星探测器,它创新的“空中起重机”着陆系统,让一辆小轿车般的探测器(迄今最大的火星探测器)精确、平稳地降落在火星表面,令人赞叹。美国宇航局希望未来在已有的探测车附近让第二辆探测车着陆,并将第一辆探测车取得的样本收集起来送回地球。
  对深空探测器的精确操控,中国今年也有上佳表现。“嫦娥二号”在出色完成了观察太阳的任务后,于12月13日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以10.73公里/秒的相对速度与“战神”图塔蒂斯小行星擦身而过,最近相对距离仅3.2公里,首次实现中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
  与之相比,6月18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更受世人关注,它开启了中国航天史上极具突破性的一章,将为未来中国搭建空间站做好准备。2020年,当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中国空间站(计划建设中)或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
  就在“神九”升天的同时,我国7000米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超过7000米,实现了十几年载人深潜器研制的终极目标。它具有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深海生物考察等能力。这标志着我国的深潜器可在全球99.8%的海域工作。
  6月24日,叶聪等3名深潜员与景海鹏等3名航天员进行了一场“海天对话”,互致祝福中,也体现了我国出色的太空、深海通讯技术。
  此外,上海佘山脚下,亚洲最大、全球第四的射电望远镜——65米射电天文望远镜也于今年落成。它可以观测100亿光年外的天体,也能为我国后续发射的深空探测器进行定轨。


2

  
  航母起航

  注释:9月25日,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时隔两个月,在渤海某海域,我军首批舰载机飞行员驾驶国产“歼-15”战机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飞行,再一次让世界重新打量中国。
  盘点:现代航空母舰不仅是一个国家海军力量强大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科技力量的综合体现。“辽宁舰”交舰服役,大幅提升了我国海军综合能力,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歼-15”战机成功着舰,标志着“辽宁舰”加快形成战斗力。
  今后,伴随航母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我国水面舰艇部队的规模还将不断扩大,质量也将获得实质性提升,海上作战能力将显著提高,为实现“强军梦”打下基础。
  “歼-15”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它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等特点,可根据不同作战任务携带多型反舰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炸弹等精确打击武器,实现全海域全空域打击作战能力,各项性能可与俄罗斯苏-33、美国F-18等世界现役的主力舰载战斗机相媲美,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航母出海,战机飞天,凝聚了几代航海人、航空人的心血。“歼-15”刚刚圆满完成首秀,担任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的中航工业沈飞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罗阳突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不幸殉职,享年51岁。
  
  莫言获奖

  注释:北京时间10月11日深夜,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揭晓。1955年出生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因其作品“将虚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而获得评委青睐。这是中国籍作家首次获得诺奖。之后,全球范围掀起“莫言热”。
  盘点:莫言获奖的消息迅速从文学界、出版界扩传到全社会,引起“诺奖效应”:莫言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他的作品版权此前分别由两家出版机构代理,此后他们在很短时间内如赛跑一般推出莫言作品集来满足巨大的市场需要。可以预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莫言将是中国文学的代名词。
  如何理解和看待莫言获奖?以下三句话可供参考。第一句是作家王安忆在《收获》55周年研讨会上提出的,“莫言的获奖是对包括他在内的中国当代作家群体长期以来持续性写作的一种肯定”。能够在30多年的时间里持续地致力于纯粹写作、没有被任何时代的外部因素所打断——这种难能可贵的总体环境使中国籍作家获奖成为可能。第二句话来自《文学自由谈》主编任芙康在“诺贝尔文学奖与当代文学价值重估”研讨会上一番不是调侃的调侃,他说莫言获诺奖“水落石出,一锤定音”,给中国文坛“常年饱受诺奖焦虑症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从此幻觉可以消散,心口可以平稳了,言行可以消停了,写作可以专注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中国文学理性前行怀抱期待的人们应该感谢莫言。”最后一句是莫言自己说的,他在12月6日抵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场新闻记者招待会时表示,相信他的获奖会引起一些作家的创作热情,也希望他的获奖对中国文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他自己“当前最希望重新回到书桌前写小说”。
  莫言获奖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提振士气的鼓励,也引发了善意的冷思考,舆论关注伴随着莫言于12月11日这一天的领奖活动达到高潮。无论是莫言还是任何一个身在中国文学之中的人,在迎来了久盼的这一天之后要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超越这一天。


  

推荐人:lry 2012-12-30 执行编辑:lry 2012-12-30 责任编辑:tmy 2012-12-31

0
 

上一篇美《科学》杂志揭晓今年十大科学突破
下一篇乘梦而飞,驰骋未来 ——记志远车队备战节能竞技大赛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