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09-09-14 【编辑录入:xwfgtx】 文章出处:同济大学材料学院关工委分会 |
记为中国材料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黄士元、李为壮教授 |
作者:杨斌 杨全兵 童李
阅读次数:16399
|
无比热爱材料科学 严谨治学奉献国家
针对2004年级学生分专业方向后出现的思想疑虑,2006年学院学工办和关工委分会联合邀请著名材料科学专家黄士元教授为青年同学做了关于专业发展前景的报告,他以长者对孙辈的心情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治学和为人的殷切希望。 黄士元教授精通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等基础专业课程。当国家建设事业需要他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从事培养青年人才时,他毅然服从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几十年刻苦钻研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理论、技术,严谨地从事实验、研发工作。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他作为访问学者,去了欧洲几个国家,做了大量考察,并和欧洲一些材料科学方面的专家,开展过一些课题的合作研究。到上海工作后,他和工程材料研究所的吴学礼高工、杨全兵研究员等一起,长期刻苦试验研究,承接了上海地区电厂粉煤灰废渣利用课题的任务。提出了将磨细粉煤灰作为新品种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材料之一,加以利用,又将磨细粉煤灰作为掺合料配制流动性和密实性良好的混凝土等利用方案,开拓了混凝土废渣利用新领域。该研究所还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长期研究,该所还为当时在建的青藏铁路的抗冻耐久性难题提出解决方案,还为北方一些城市的钢筋混凝土市政建筑物耐久性和冬季冰雪天气使用除冰盐问题提出了咨询意见。 我国许多城市建设了规模巨大的市政工程,钢筋混凝土市政工程的耐久性问题呈现出来,冬季冰雪天气情况下,使用除冰盐,可以促进冰雪消融清除,保障道路通畅。但几年后,北方一些城市的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了冻裂、表面剥落等耐久性问题,黄士元教授和他的课题组对此类工程进行了大量的考察、检测和试验,深入探讨了导致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耐久性问题的根源,并为提高工程的耐久性,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方案,获得了很多省市同行的重视和好评。1998年~2002年黄士元教授领衔的《提高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途径》课题组获得长江三峡工程总公司的支持,研究、分析并提出提高大坝混凝土耐久性的几种途径,完成咨询服务任务。 在1997年~2002年前后,黄士元教授和我国在水泥和混凝土材料科学方面的专家杨南如教授等编著和出版了《近代混凝土技术》一书。他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高楼大厦、机场、厂房、公路、桥梁、水工结构工程等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设工地”。所有这些工程都离不开混凝土材料,目前我国水泥产量已达到4.5亿吨以上,保守地估计,混凝土年产量也应在4亿~5亿m3,混凝土是当今最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之一,而与其他结构材料相比,混凝土具有原材料易得、使用面广、能耗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今后将继续是主要的结构材料。 他指出:“回顾近20年,水泥质量和标号的提高,各种外加剂的出现和混合材料的广泛使用,大大推动了我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过去我国混凝土平均强度等级在20MPa左右,现在C40以上的混凝土已相当普遍的使用。商品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发展很快,现在我国泵送混凝土技术水平和施工设备水平已很高,一次泵送高度可达380M以上。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高耐久性技术正在开发推广。工业废渣的利用、膨胀混凝土和收缩补偿混凝土、混凝土基复合材料(如钢纤维混凝土、钢管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等新材料、新技术都有长足的进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有关混凝土新技术的书籍和介绍各种混凝土新技术的专著也已翻译出版。黄士元教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就全国范围来说,市场很需要以土建设计、施工人员为主要读者的综合性混凝土新技术的书籍,以便介绍混凝土材料学的基本知识和新技术的研究成果,以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混凝土材料学理应纳入材料科学的范畴,材料科学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材料性能之间客观规律,混凝土虽然是传统老材料,但它与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玻璃陶瓷不同,它是一中多孔、多相、非常不匀质的材料。混凝土的结构组成非常复杂,其内部既有粒径大到厘米级的集料,也有小到微米级的孔和水泥水化产物。实验表明,材料科学甚至水泥科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往往不能直接用于混凝土材料。但材料科学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近代测试方法却对混凝土学科的发展起着指导和启迪的作用。 他指出“混凝土材料学归根结底是基于实验的一门学科。在材料科学范畴,物理、化学、力学、表面物理化学的近代知识和先进的精密测试方法已引入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之中,使混凝土材料学逐步建立在近代科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因此,把实验结果和感性经验提高到理论和科学的水平上来认识,是我们混凝土科技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 在2006年5月31日给青年学生做报告时,黄教授用自己从事材料科学五十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叮嘱同学们,要认识到国家经济建设对混凝土材料及制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要熟练掌握近代混凝土技术,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夺得一席之地,必须脚踏实地,苦学实干。黄教授还针对某些青年学生对几个专业方向缺少了解,产生疑虑的情况,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前材料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各专业方向的若干特点,各个专业方向的毕业生都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要的人才。使同学们打消了对自己专业方向的不必要的疑虑,认识到只有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才是今后成功就业、立业的根本保证。 黄士元教授从事材料科学五十多年的教学及服务社会的实践和奉献,为我们后辈青年接班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值得我们努力学习!
钻研创新各种非金属材料现代无损检测技术 ——记勇攀无损检测技术高峰的老专家李为杜教授
1956年春天 ,在同济大学原理化试验馆的一间阶梯教室里,“物理学”魏墨盦教授给工民建专业一年级的学生讲解机械振动频率高于20KHZ的弹性机械波被称做超声波的原理、振型、特性,此外,还特别介绍超声波在工程中的应用知识,诸如:大功率的超声波的空化、扰动,大功率超声波可把金属和陶瓷焊接在一起。超声波油水乳化作用等,超声波的无损检测技术可应用于 金属或非金属的质量检测等等。神奇的超声波应用激发了听讲的大学生们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前国际无损检测协会主席R-Jonse(琼斯)和原欧洲无损检测协会主席弗格瓦洛曾予言:“混凝土质量采用无损检测技术是标志着一个国家对结构工程和质量控制技术水平的高低。”前辈专家的引导,激发了福建籍李为杜同学对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热情,也成了献身事业的动力。于是他刻苦学习,钻研无损检测NDT技术知识。 国家原建工部为了在同济大学筹建“建筑材料性能学”专业,1959年秋天,他被建筑材料工程系选拔为留校青年教师。1960年夏,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材料工程系,毕业以后,他带领原“混凝土材料与制品”专业1961届一批学生开展了建筑材料试验室混凝土材料制备一条龙自动化技术革新工作,并带领原“混凝土材料与制品”专业1963届一批学生开展5千瓦超声波应用于无压纯蒸汽养护以及胶凝材料搅拌和混凝土振动试验研究等项目。1978年,大学恢复招生,他受命筹建非金属材料无损检测实验室,并担任“建筑材料性能学”专业”和“混凝土材料与制品”专业的专业课《混凝土无损检测与电测》教材编写及教学工作。 在教学和科研开发活动中,李为杜老师和青年教师合作,开展了“结构混凝土缺陷的超声检测”课题研究,1983年该课题通过部级技术鉴定,以同济大学单位名义、他参加主编CECS行业技术标准:《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在教学组老师共同努力下,先后研究制订了上海地区、镇江地区、无锡地区“结构混凝土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定强度基准曲线”,其中《上海地区超声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上海地区结构混凝土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技术》和《钢管混凝土质量和强度超声波检测技术》于1986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混凝土受力过程声发射特性”及“钢管混凝土质量和强度超声波检测”二篇创新研究论文,分别在1987年~1988年间被美国世界检索系统(EI)录用,“混凝土超声检测信号频譜分析”论文在1992年4月刊登于美国“混凝土结构与构件无损检测”专著一书。李为杜编著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和“红外成象基本特性及应用”二书(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新技术)均已公开发行。“红外成象基本特性及应用”一书经编委会组织审定,被评为特等奖,编入中国国际人才辞典。李为杜老师担任主讲并编写的“混凝土无损检测与电测”教材,是“建筑材料性能学”专业和“混凝土材料与制品”专业用教材,他主讲共11届,每届学生约有90人,设立非破损检测实验5个,静态和动态电测试验2个。为学生毕业论文环节,每次安排约15人论文研究。李为杜老师刻苦学习、积极创新,认真踏实、持之以恒,研究无损检测试验设备和检测技术,成功解决了许多建筑工程中的结构混凝土质量检测问题,他受到全国混凝土无损检测行业同仁的推选,长期担任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1988年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聘请,担任秦山核电站混凝土安全壳质量无损检测与评价的技术顾问,1989年受外方委托,承担上海商城(美国企业独资)结构混凝土、钢结构质量非破损监测与技术审定工作。1980年以来,无损检测土建工程约500项,仅统计有财务证明的16项工程(据16项工程的委托方的财务管理部门统计数据。)的社会经济效益达6亿元人民币。科技成果方面,除上述项目外,还获得国家教委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奖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奖3项,编入国家科技研究成果公报1项,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专利2项。李为杜教授教书育人,认真负责,细致关心和爱护他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们。学术作风严谨,对同行和校友能给以无私的帮助,不计报酬给予指导和技术咨询。李为杜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建筑工程质量及材料性能无损检测与评价的技术工作。 荐稿人:李 斌 2009-9-13 责任编辑:zjy 2009.9.24 执行编辑:tmy 日期:2009.9.25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