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民写作,反映出老百姓的生活,反映出人民的喜怒哀乐。要为平凡的奋斗者写作,写出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获得不平凡人生的故事。 “我爱你中国”——不同的图片或视频,每次配文都是相同的五个字。身处国庆大典的观礼台上,上海电影集团编剧、全国“最美女性”王丽萍一连发布了15条朋友圈动态,“太激动了,我爱你中国,就是最真切的感受”。 王丽萍的国庆观礼,从清晨就开始了。晨光熹微中,她身佩“最美人物”绶带在天安门城楼下留影,与周遭欢庆的气氛融为一体。第一次置身国庆大典现场,望着大屏幕上一幕幕回溯新中国70年来走过的征程,她说,所有人都是热泪盈眶的,“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新中国走到今天,特别不容易”。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现场特别安静,每个人都在屏息聆听。王丽萍对总书记提到的“昨天、今天、明天”深有感触,在她看来,要抵达更好的明天,需要我们每个人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回到她身为编剧的本职工作上,“就是为人民写作,反映出老百姓的生活,反映出人民的喜怒哀乐。就是要为平凡的奋斗者写作,写出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获得不平凡人生的故事”。 长久以来,王丽萍的剧本深受观众喜爱。从《错爱一生》《保姆》到《媳妇的美好时代》《双城生活》《生活启示录》《岁月如金》等,这位金牌编剧笔下的平凡人生有着百般姿态,但万变不离其宗——温暖现实主义。她曾说,电视剧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对中国观众而言,荧屏里的故事仿佛自己生活变迁的影像记录,是能抚慰人心的情感长卷。对海外观众来说,中国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输出,能让更多国家了解中国当代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比如《媳妇的美好时代》曾在坦桑尼亚热播,《生活启示录》拿下过蒙古国的收视冠军。今年夏天,《媳妇的美好时代》风靡伊拉克,她和鲁琦、张洋联合编剧的《国民大生活》走红蒙古国,讲着阿拉伯语的“毛豆豆”与一口蒙古话的陆露,都以当代中国年轻女性的爱情观与生活智慧,让当地观众既新鲜又亲切。“真实的创作让世界人民得以了解中国老百姓当下的幸福生活,这种跨越文化、地域的交流令我深受启发。” 此番亲历国庆大典现场,王丽萍更确认了自己的创作方向。“我注意到,人民是贯穿一整天庆典活动的主要线索之一。无论是总书记的讲话,还是夜晚大型灯光烟火秀,‘人民万岁’被反复提及。”身在创作一线,她深知“‘人民万岁’应该有着具象而实在的体现,这要求我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要求我们以人民为中心,呈现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王丽萍的手头有两部作品正在进行中。其一是《我们的邻居》,故事的跨度长达30多年;另一部名叫《幸福乐章》,是崭新的视角下关于美丽乡村的篇章。她说:“作为编剧,我们关注平凡中国人的生活,传递中国人的温暖,就是希望让真善美通行全世界。” (文章来源:《文汇报》2019年10月3日第2版) 荐稿人:ffy 2019-10-03 执行编辑:ffy 2019-10-03 责任编辑:xwf 2019-10-03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