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0-09-10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20年9月10日第13版

师者如光,点亮万千梦想
师者如光,点亮万千梦想(老师,您好)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徐元锋 范昊天 窦瀚洋 付明丽   阅读次数:11765

   

幻灯片5.JPG

幻灯片6.JPG


    在大山深处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张桂梅——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人民日报》记者  徐元锋 

  

幻灯片1.JPG

    图为张桂梅和学生们。   资料图片

   

  9月4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当选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简介上这样介绍她:“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为当地教育脱贫作出重要贡献。建成针对贫困山区家庭困难女孩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圆梦大学。”40多年,她是怎么走过来的?

  其实,张桂梅走上教师岗位本是偶然。1983年,张桂梅丈夫任校长的云南省中甸林业局职工子弟学校缺老师,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她决定调来这所学校当老师。那时候,26岁的她没读过师范学校,缺乏教学经验,写出的课堂板书“斜到了天上”。学校地处高原,大山里的孩子淳朴又调皮,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不服输的张桂梅苦练板书,空闲时给孩子们洗衣服缝扣子,条件虽然艰苦,依然感受到了教育工作的充实和快乐。

  1988年,张桂梅考入丽江教育学院,毕业后来到大理市喜洲镇教书。她改进教学方法,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从中发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诉求,因材施教。“师生、同学间积极交流情感和知识的过程,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理念,有了这个氛围,教育就能水到渠成。”

  几年后,张桂梅调到了华坪县教书。学生中有不少底子差的“问题生”,当时她的身体不好,但还是把所有的精力和爱都倾注到学生身上。为了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她生活上极其节省,平时基本舍不得吃肉。在她心里,学校就是家,学生就是亲人。她对教育的爱与奉献,也成就了她自己。

  如果说之前的教学工作是凭着一腔热爱,成立华坪女子高中并担任校长后,张桂梅有了强烈的使命感,希望改变学生的命运。“最初走进大山做家访,是想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身心特点,从而帮助她们提高成绩。”张桂梅认为,大山里的孩子来到学校,是来改变命运的,因此她坚持严格管理学生,“严苛背后还有一层考虑:让这些孩子走进大学、走向社会以后也能吃苦、能抗压。”

  今年高考结束,张桂梅收到学生们的喜讯,又一批大山里的女孩子考上大学了。如今她在思考,光靠苦教、苦学,乡村学校生源差、缺名师的问题难以解决。“女子高中既需要延续传统,也需要理念创新,欢迎全国的名师来交流,来支教。”谈到未来,张桂梅满是期待。

  

  帮助留守儿童和家长常联系,曾朝平—— 

  25年写下千余封信

  《人民日报》记者  范昊天 

  

幻灯片2.JPG

    图为曾朝平在上课。   资料图片


  “儿子,你知道吗?每次从曾老师的信中得知你点点滴滴的进步,我非常欣慰。‘每月来信’就像我的另外一双眼睛,看着你成长,我们虽然离得远,却那么近……”

  最近,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实验小学601班的侯泽安总是拿出爸爸从伊朗羌姆溪水电站写来的信,一遍遍地读。他出生后不久,爸爸就去了葛洲坝集团在国外的施工项目。一晃他都快10岁了,每年相聚次数也不多。读爸爸的来信,是他最期待的事。

  不只是侯泽安,如今,601班的42名学生和家长、老师之间,都保持着频繁的书信互动。这源于班主任曾朝平的教育理念。

  据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局长田俊生介绍,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来到宜昌修建葛洲坝。为了方便他们的孩子接受教育,葛洲坝实验小学应运而生。随着工程陆续完工,企业开始走向海外,家长们“家在宜昌,人走四方”。

  曾朝平就是一名“葛二代”。在她的记忆中,小时候很少能见到身为葛洲坝建设者的父亲。成为教师之后,她发现亲人不在身边,不可避免会对孩子们的成长造成影响。

  她班上的一名同学小怡,爸爸在西藏工作,妈妈曾反馈,孩子内向、不听话。为此,曾朝平用了三个晚上,给小怡爸爸写了一封4000多字的信,谈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希望他多关心孩子成长。几次书信往来后,父女的沟通更多了,小怡爸爸还常常主动写信鼓励孩子。如今的小怡爱说爱笑,十分阳光。

  “有些家长哪怕是帮孩子检查一次作业都很难做到。”曾朝平说,面对这样的情况,她从1995年开始,坚持每月给几十位远在千里之外的学生家长写信,让他们及时了解孩子情况。后来,她又鼓励远方的家长给孩子写“亲子书信”。

  侯泽安四年级时成绩一度下滑,察觉到不对劲的曾朝平给侯爸爸写了一封信,建议他和孩子发起“父子竞赛”,相互督促进步。于是,侯爸爸在信中告诉儿子,自己在伊朗语言不通,克服困难,利用休息时间自学当地语言。受到父亲的激励,侯泽安逐渐沉下心来认真学习。

  25年来,曾朝平累计为孩子和家长们写下了千余封、40多万字的书信。从纸质书信到电子信件,不变的是她对学生的关心和责任感。“和打电话、聊天不同,写信有一种仪式感,文字温暖而有力量,能带给孩子不一样的陪伴。”曾朝平说。

  

  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蒋一平—— 

  有付出更有收获 

  《人民日报》记者  窦瀚洋 

 


幻灯片3.JPG

图为蒋一平在分享教学经验。   资料图片

 

  新学期伊始,浙江省东阳中学的思政教师蒋一平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份“见面礼”。

  礼物其实是根普通的荧光笔,“别看礼物小,作用却很大。”蒋一平这学期打算教学生做思维导图,重点内容用荧光笔做标记。

  “高中3年的思政课内容,都可以化繁为简,用思维导图浓缩在笔记本上。”这套方法是她传授给学生的“秘密武器”,“不少毕业很多年的学生还会特意告诉我,这个技巧在大学或者工作期间依然受用。”

  作为东阳中学政治学科主任、德育处副主任,蒋一平深耕教学,把思政课讲“活”了: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拍摄制作校园时政节目、假期研学……还开办了“时事论坛”“模拟政协”等创新课堂。

  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思政课?蒋一平的回答是,课程必须“接地气”。结合社会热点和年轻人关注的话题,利用视频、讲故事等多种形式,举办各类创新活动。

  想要把思政课讲好,少不了大量准备工作。蒋一平说,自己每天都会“充电”,看到适合的教学素材随时随地收藏备用。

  “这里面装的都是平时收集的时政素材,”蒋一平指了指身边的移动硬盘,“每节课的内容都会同步更新,一年不到,已经有快200G的文件了。”

  作为班主任,蒋一平管理班级也有一套。她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旗和班级口号,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上面记录着兴趣爱好、课堂表现和谈心记录。她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肯定表扬,“尤其是不自信的孩子,更要多给他们展示和锻炼的机会。”

  “听平姐的思政课是一种享受,课程内容丰富充实,不会感到枯燥。”高二学生胡曦媚说,平姐是同学们对蒋一平的“昵称”。

  上学期,蒋一平曾把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思政课“搬”到云课堂。课上,她播放了原创战疫微视频,还动员学生分享家庭抗疫故事,用生动形象的事例阐释责任担当。

  课后,大家提交的微视频作业让蒋一平眼前一亮:探讨海内外抗疫经验、分析口罩供求形势、讨论学校复课防疫要求……这些思考,让她觉得教学有所收获。

  “与你相遇好幸运”“平姐节日快乐”……教师节将至,学生们纷纷送上真挚祝福。

  从教20余年,蒋一平这样形容师生关系:“相互遇见更美的自己。”她说,会坚守这份神圣的职业,与学生共同成长。

  

  用真诚收获真诚,兰会云—— 

  是老师也是伙伴 

  《人民日报》记者  付明丽 

  


幻灯片4.JPG

图为兰会云(右三)在上课。   资料图片

   

  “努力做一个温暖善良的人”,走进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一中学高752班,黑板上方的班训格外醒目。“这句话已经陪伴了我的三届学生,我认为学生不一定都要特别拔尖,但一定要善良。”33岁的兰会云,是该校最年轻的班主任之一,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兰哥。从教8年来,兰会云温暖地守护着学生。

  去年高考后,兰会云带着11名毕业生从朔州出发,途经5省,骑行17天抵达上海。他说,“我想让同学们发现课堂外的精彩。这也算是一次地理课的现场教学。”

  “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海,站在高处俯瞰一个新的城市,心里有了很多美好的向往。”参加了骑行的学生王宁说,这段经历一直激励着他,“骑行中克服了各种困难,我相信以后每一步都能靠自己的努力实现。”

  包场请学生看电影,每年第一场春雨时带学生跑步……这些年,兰会云做了许多尝试。他深知,教育的力量在于日常的润物无声中。

  “高一军训第一天,兰哥给全班人买了雪糕。有的女生低血糖,他还特地准备了棒棒糖。”第一次见面,马小锋就喜欢上了这位有些特别的班主任。马小锋以前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不好,读高中后甚至一度想辍学。

  “马小锋虽然学习基础差,但是在班级活动里有责任心。”兰会云发现了这些闪光点,让他担任班级卫生委员。班主任的关心和信任,让马小锋慢慢敞开心扉,学习也有了起色。现在马小锋在天津读大学,“如果没有遇到兰哥,我可能不会是现在的我了。”

  兰会云总是替孩子们想得很远。8年来,他遇到过不少成绩不好的孩子,有的逃课、沉迷游戏,“很多学生学习上没有成就感,转而到游戏世界里去寻找。”为此,兰会云也注册账号,跟学生学打游戏。“我用请教的姿态跟学生们交流,几次后,内心的距离就拉近了。”之后,兰会云尝试跟学生探讨游戏设计和大学开设的相关专业,甚至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报考,“我想让他们明白,能通过很多途径实现人生价值。”

  兰会云的父母都是初中老师,他的大学导师也特别关心照顾学生,这些经历都深深影响着他。“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是兰会云的座右铭。给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充饭卡,为过生日的学生准备礼物和手写信……兰会云用真诚收获真诚,用责任与爱探索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20年9月10日第13版)

 

 

 

荐稿人:xscclf 2020-09-10  执行编辑: zjy  2020-09-10   责任编辑:lyh  2020-09-11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首页  欢迎您

0
 

上一篇岐黄妙手 济世育人
下一篇“超级钢”院士——王国栋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