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嘉峰正在调试超高真空热处理系统。 本报记者 赵立荣摄
“多自由度极低温样品架”,这个普通人听来“云里雾里”的产品,却是量子科学实验室的必备品。曾经,这一领域被海外企业垄断,中国买家难有话语权。9年前,80后的赵嘉峰与他所参与创立的费勉仪器公司,改写了这段历史。 历经上百次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新型合金材料,不仅能让最低温做到2K(零下271摄氏度)以下,许多细分领域指标更达到全球领先。时至今日,不少全球知名高校实验室用上了费勉的产品。一串长长的客户清单里,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波士顿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国内外名校。 虽然费勉已成为精密高端仪器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但公司初创时,启动资金紧张,赵嘉峰便在距母校不远的黄金商圈租了间共享办公室,地方不大,恰好能装下两张办公桌。“费勉”一词音译自费米子,是物理学领域的一种粒子。与大多数物理系学生梦想成为科学家不同,赵嘉峰想为基础研究“打地基”。他说:“不能让中国年轻一代科学家因硬件设备落后输在起跑线上。” 一次“卡脖子”经历,成为创业的火种 这句发自肺腑的心声,正源于赵嘉峰和同门师兄弟在读博期间的切肤感受。 彼时,他所在的实验室花重金从国外添置了许多设备。在那个年代,他所在领域的高端仪器几乎被海外企业垄断。作为买家的中国实验室,没什么话语权。 让赵嘉峰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实验设备出了问题,他赶紧联系海外供应商检查修复。没想到,“脾性大”的供应商不仅要求数万元的修理费,更提出“先付款后检查”的不合理要求。甚至,对方在寻找问题未果后,还将责任一股脑儿全都推到了他们身上,宣称是实验环境有问题。 海外供应商的傲慢态度,让赵嘉峰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联合师弟潜心研究,最终仅花费不到6000元就顺利升级系统,问题也迎刃而解。没想到问题解决后,这家海外供应商还主动上门询问,究竟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赵嘉峰后来辗转了解到,原来不止他们一家的实验设备出问题,由于这家海外供应商的设计有硬伤,应用时屡屡罢工。 这次修复经验让赵嘉峰开始打破此前的“经验迷信”——进口设备碰不得。他说,这是中国科研人员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不成文规矩,无形中制约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时代,赵嘉峰曾笃信低温行业里的“黄金定律”——在低温仪器的尺寸设计中,每长一寸,就会有2摄氏度的温度损失。后来,他尝试抛开固有想法,于是费勉迎来了拳头产品——“多自由度极低温样品架”。这一产品不仅打破了行业里的所谓“黄金定律”,更让量子科学家们迎来了最佳实验搭档。由于多项指标全球领先,费勉也成功抢抓了该领域的标准制定权。 赵嘉峰刚创业时,许多前辈告诫他,高端精密仪器制造是一个技术门槛极高的小众行业,交易双方几乎都积攒了十余年的合作经验,想要进入这个行业难度极高。但赵嘉峰坚信,这同样是一个朝阳产业,如果国内的设备仪器能做到全球领先,中国科学家们就能拥有更好的“硬件环境”,创新研究也就有了更好的“地基”。 紧跟世界最前沿,为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贡献力量 与赵嘉峰初打照面,许多人惊讶的是,他竟然没有独立办公室。作为创始人,他唯一的“特权”是比其他员工多张桌子,这是因为他的东西太多放不下。他不喜欢员工唤他“董事长”,一声“嘉峰”,他就应答得佷愉快。复旦校园里的9年时光在赵嘉峰身上印下了深刻烙印——不注重眼前利益、不计较一时得失,在意的是更长远、更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费勉公司如今有170余位员工,成立以来的这些年,入职的硕士生、博士生无一流失。“我们所有的产品开发都是基于好奇心。”赵嘉峰说,在费勉,技术人员们很少重复性劳动,总是紧跟世界最前沿技术进行开发和测试。 除低温技术外,费勉公司在真空技术、薄膜制备、等离子技术等领域也多有建树。本月,公司将发布面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新研制的4英寸工业镀膜装备,这台设备将填补国内空白,为我国集成电路制造贡献一份力量。 从学生到创业者,“理工男”赵嘉峰经历了多种角色转换。不变的是,多年前在实验室燃起的星星火种依旧燃烧,照亮着他不断向前奋进的道路。 人物小传 赵嘉峰,费勉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CEO,生于1982年5月。作为复旦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他是一名难得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素养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在他的带领下,费勉仪器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专精特精”中小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赵嘉峰作为发明人,申请专利20余项,已有19项获得授权,其中发明专利4项。
荐稿人:lry 2021-04-12 执行编辑:lyh 2021-04-12 责任编辑:zjy 2021-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