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1-09-13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新民晚报》2021年9月10日第1、12、13版

愿做一株清贫的牡丹
“97岁的学生”王振义:愿做一株清贫的牡丹
作者:马亚宁 %  阅读次数:3177

  幻灯片1.JPG

2021年4月22日,王振义院士(中)在瑞金医院巡视病房,和年轻医生一同讨论治疗方案 记者 孙中钦 摄


  今年97岁的王振义依然把每一次查房、每一次疑难病例会诊作为一次开卷考试,找出对症之策、解决临床问题,“先做学生、再做老师,力所能及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王振义是爱花之人。清贫的牡丹,是王振义的追求,也是写照——对事业看得重,对名利看得淡,就像这清贫牡丹,傲然绽放,孑然芬芳,并不为环境清贫而放逐自我。

  依旧少年
  

幻灯片2.JPG


幻灯片3.JPG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诱导分化治疗肿瘤第一人 王振义


幻灯片4.JPG

1940年高中时的学生照


  开栏的话


  他们是领航者,他们是明星,他们追梦数十载,他们依旧少年。
  王振义、闻玉梅、叶叔华、汪品先……校园里的一群孩子念到这些名字,眼中放着光彩——当科学家成为青少年心中的偶像,我们释然:因为这是中国市民科学素养最高的一座城市;我们欣然:科学与少年,这就是上海软实力之所在。
  少年有梦、少年追风。科学大师结缘上海,在黄浦江畔学习、工作、生活,造梦、追梦、圆梦,一头青丝成白发,踏遍申城人未老。在高校讲台、在实验室、在社区场馆,依然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在科学探索道路上,依然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
  科学大师堪称国宝,让我们赶紧为这些高龄少年做一点有价值的事情,收集他们成就史料、记录他们的人生故事,为这座城市、为孩子们留一份科创珍档。本报与市科协联手,推出“依旧少年——科学领航者的上海故事”融媒体项目,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感受他们永远充满好奇、永远乐于探究、永远不改初衷的少年之心。

  在上海市中心,有几条平淡幽静的小马路。走过马当路,来到淡水路,沿着建国路,拐进思南路,就看到了瑞金医院的东南角门。77年前,大学毕业进入此门,从实习医生做起,这短短的几百米,王振义院士来来回回走了近一个世纪,平平淡淡,却不平凡。每周四上午,年已97岁的他依然会经过这条路,来到瑞金医院门诊大楼参加血液科全组参与的疑难病症研讨。
  这条宛转“悠长”的小路,像一条弯弯曲曲的扁担,挑起了王振义一生的得意与失意,成功与挫折、为医为学、创新探索。

 

  从自己钻研到带着学生前行,97岁老院士始终坚持——

  路漫漫 求索未停步 开卷考 周周无遗力

  

幻灯片5.JPG

  操作电脑为“周周考”备课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1 “谢谢你给我看病的机会!”

  “请坐起身来,让我听听,好吗?”周四上午8点多,身着白大褂的王振义院士已经来到瑞金医院门诊大楼18楼的病房里。他从口袋里拿出听诊器,将听筒在手心里焐热了,才轻轻放在病人后背上。只见他一边凝神静气地听着,一边低头凝视着手表指针,然后叮嘱病人慢慢躺下。接着,他俯下身,双手相叠按压患者左上腹部,扪叩腹部三角区,又仔细摸了摸病人的肚子,做出一个和主治医生不太一样的判断。 
  “这位病人脾脏有点肿大,在你们提供给我的资料中没有提及。”检查完毕,王振义院士习惯性地给病人整理好衣襟,拉过被子盖住病人的肚子。微笑着与病人坦诚相见,“真对不起,我们还没有治好你的病。你的病十分特殊,我们在努力。谢谢你给我看病的机会,让我们医生可以学习,可以进步。” 
  查完房回到会议室,会议室里早已经坐满了中青年医生,血研所大大小小的医生都来了。王振义安静地听着不同研究方向的临床医生做报告,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一笔,偶尔还会坦率地提出一些疑问:“你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诊断前面加上考虑呢?”在他看来,诊断是诊治环节中每一位医生依据自己专业下的判断,临床医生再依据各科室的检查诊断,作出研判。“医生水平有限或者检查条件受限,诊断错了,可以改正。”医生出具的诊断书上,应该去掉“考虑”二字,“这不是谦虚不谦虚的问题。每位医生都含糊其辞,最终让病人怎么办呢?”

  2 坚持做对病人有利的事

  从2003年起,每个星期四上午,王振义都会到瑞金医院血液科病房,完成学生出题老师作答的“开卷考试”——每周五医生们发来碰到的临床难题,王振义从周末到周三马不停蹄翻阅全球文献,查找理论、新知,思考解题思路,然后用电脑将答案做成PPT。周四病例讨论时,向各级医生、进修医生讲解。“这样既解决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又起到教学作用。” 
  当天上午,最后一个发言的是报告人王振义。他打开PPT,用激光笔指点着每一页上五颜六色的表格、数据和分析,逐页阐述着自己的观点。每当引用别人的数据和论点时,他一定会强调引文的出处、时间和作者的学术背景等等。“里面都是《细胞》《自然》杂志上近两年的文献,我都还没来得及看呢”“王院士您给病例提供的诊治思路,正是我们昨天半夜根据最新检查报告想到的,今早还没来得及和您说,您就想到啦”……年轻的医生们纷纷感叹。 
  为了准备好每一场“开卷考试”,王振义要在书房里忙碌上好几天。不到10平方米的书房里,两台40英寸的超宽屏幕电脑,几乎占据了一整面墙。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王振义在电脑前熟练操作着,还以为这是IT工程师的居家操作台呢。 
  “我目前可以做的工作,就是督促自己多看一些最新的文献,综合一些新的理论知识,给临床医生和疑难杂症开拓思路,活跃创新。”至于“开卷考试”做到什么时候,王振义没空去想。“只要是对病人有利的事,我会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上面,一直做下去,做到做不动了为止。”

  3 不为环境清贫而放逐自己

  绿叶翩翩,枝条舒展,在徐家汇路一户普通三居室里,六七盆牡丹长得十分自在,几乎占满了整个阳台。客厅里,墙上挂着几幅牡丹图,清雅淡然,没有寻常牡丹花的馥郁浓艳。早就听说王振义院士是爱花之人,果然如此啊!他双手拄着拐杖,微笑着说:“我最要做的正是一株清贫的牡丹。” 
  清贫的牡丹,是王振义的追求,也是写照。在许多年轻人眼里,牡丹和清贫不搭界,雍容华贵和富养尊宠是一对。他却参悟着深一层的精神寓意;我们做人要有不断攀登高峰的雄心和气魄,对待荣誉要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对事业要看得重,对名利要看得淡;生活要好一些,工资高一些,但是又不用太有钱,对财富要克制些……“清贫牡丹富有人生哲理,希望更多人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 
  王振义回忆起自己做校长时的一件往事,“当时主持一个科研项目,提出的预算申请是50万元。后来才知道,不少同行团队提出的经费需求是100多万元。”后来,有人打趣,“王校长啊,按照您的资历就算是申请150万元以上的经费,也没问题呀。”他轻轻指点着画中的牡丹,语重心长地说:“科学研究做得怎样,不完全依赖钱多还是钱少。过去,我们贫穷匮乏,不也搞出了几项世界第一的原创科研成果嘛。就像这清贫牡丹,自己傲然绽放,孑然芬芳,并不为环境清贫而放逐自我。” 
  1996年,他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00万元奖金,自己只留下10%,其他的都捐了;2010年,他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元奖金,绝大部分用于科研经费;2020年9月,荣获“未来科学大奖”的350万元奖金,他都捐献给了扶贫基金会……有人提出,用奖金建立“王振义基金会”,他坚持不出现“王振义”三个字;有人问,迄今为止一共捐献了多少奖金,王振义轻淡地说,“没有统计过”。 
  由王振义原创的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公开向国内外同行推广时,他坚持不申请专利,“能使白血病患者少一点痛苦、少花一点钱,为什么不迅速地向国内外传播呢?”至今,他还是说那句老话:“我们既保持领先,又不垄断。对此,我不后悔!” 

 

  每段路上都在为病患找生机

幻灯片6.JPG

  

兢兢业业从事血液病研究

  

幻灯片7.JPG


一九五二年王振义诊断国内首例轻型血友病患者


幻灯片8.JPG

  带年轻医生会诊


  回顾自己的医学生涯,王振义将其分成“三段论”。“我的一生搞了三个专业,都是医学的。第一个,从解放初到1978年,搞的是血栓与止血,也就是如何止血。”大学刚毕业的王振义进入广慈医院(现上海瑞金医院)做医生,那时,内科和牙科在一起。牙科医生遇到牙龈出血不止的病人,就让内科医生也一起想办法。这位新来的内科“小年轻”和别人的想法有点不一样,要想止血,得先弄明白“为什么出血”啊。从此,王振义开始了长达25年的血栓与止血研究。1987年第一次出版发行的《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发端了我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之基。 
  1978年,下放后回到上海瑞金医院的王振义成为一名血液科医生,每天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血液病患者。其中有一种十分凶险的白血病,就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王振义大脑里“为什么”的小马达时刻转动:“病人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什么方法可以治疗?”“维甲酸有疗效,这个方法为什么可以治疗?”…… 
  那时,世界医学科研进展到分子生物学,时任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王振义,先后派出去三波学生到西方求学。“第三次就是派陈竺去法国求学,最终带回了分子生物学的最新发展。” 
  运用前沿医学科学理念和技术,王振义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阐释机制,使急性白血病缓解率达到95%,5年生存率上升至目前的92%。1988年,王振义在《Blood》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迄今已被广泛他引1700多次,为全球引证率最高和最具有影响的代表论文之一。 
  1989年,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92年,获得维克斯曼肿瘤基金会资助,出版《肿瘤的诱导分化和凋亡疗法》;1994年,王振义获得国际肿瘤学界的最高奖——凯特林奖。此外,他还获得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世界奖、美国血液学会“海姆瓦塞曼”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首届“何梁何利科技奖”……王振义的第二段“科学旅程”,依然充满了“为什么”,再一次收获满满。 
  “1994年以后,新技术进步太快,年轻人都成长起来了,应该让贤。”不做血研所所长,王振义将科研视野投向转化医学,开启科学人生的第三站。“医生只知道看病,不知道为什么,很难去创新。”他的“开卷考试”答案已经梳理成《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专著,第一第二集已经出版,第三集的梳理也排上了日程。

  

  那些人生的感悟

  ▲▲ 您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我觉得有一点,就是在每一个新岗位上,都认真地做好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学习,这是最要紧的。直到现在,我每天都还在学习。最近,为了更好地准备“开卷考试”,我买了一台新电脑。新电脑是苹果MacOS系统,与以前用的W indows电脑系统完全不同,我就得一点点学,PPT都是我自己做的。
 
  ▲▲ 您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学校固然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个人努力。举个简单例子,2005年澳大利亚的马歇尔获得诺贝尔奖,他毕业于澳大利亚西部一所不大有名的大学。但是因为他学习努力,工作上用心钻研,毕业以后继续学习才取得成功。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 您对科技创新怎么看?

  中国的创新需要人才。引进人才固然好,本土培养的人才也有大量创新精英存在,值得好好挖掘。因此,引进创新人才方面,政府部门要好好考察,不要只看他的头衔背景,而要考察他到底能不能持续钻研,搞出创新性、创造性的成果来。
 
  ▲▲ 您有什么健康秘诀吗?

  哪有什么秘诀可言,我几十年来坚持了16个字——知足知乐、合理安排、动脑动手、善心宽怀。字面上的16个字,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绝非易事。一句话,“一个人的心态好,心态健康了,一切都好!”



荐稿人:xscclf 2021-09-13  执行编辑:lyh 2021-09-13  责任编辑:zjy 2021-09-13

1
 

上一篇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下一篇他们的名字铭刻在共和国丰碑上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