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4-03-04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24年3月4日第5版

甘坐“冷板凳”又敢冒险的“女药神”
二十五载深耕创新药研发一线,带领团队发现多种安全有效候选新药——
作者:文汇报记者 占 悦  阅读次数:391

柳红(右)与学生在实验室讨论.jpg

柳红(右)与学生在实验室讨论


  “我也经常碰到一闪而过想要放弃的念头,但咬咬牙、挺一挺就过来了。”说这话的,是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创新药物研发一线、甘坐科研“冷板凳”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柳红。

  创新药物研发,难在“选择”。要经历无数次实验,才能找到一个安全有效的候选药物,失败是家常便饭;因而难在坚持,“十年磨一药”是幸运,可更多的是要度过寂寂无名的漫长岁月。这条众人眼中曲折坎坷、荆棘遍布的科研之路,柳红坚守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

  付出终有回报,她带领团队发现一批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先导化合物,9个1.1类候选新药获得国内外临床批件15项,其中5个已完成I期进入II/III期临床研究。“新药研发关乎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是不容忽视的民生大事。我不怕失败,哪怕不成功,也是给后续研究者铺垫。”

      

  坚持和韧劲,找到抗艾滋病新药

      

  新药研发,需要社会责任感,更需要不懈坚持和韧劲。

  如果让柳红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研发工作,那一定是抗艾滋病药物项目。彼时,团队进行了抗艾滋病药物马拉维诺的研究工作。可经实验发现,马拉维诺会抑制人体的代谢酶,可能会产生无法预料的毒性,导致其不能成为鸡尾酒疗法的候选药物。

  基于此,柳红带领团队继续进行化合物设计、合成与结构优化,经过大量实验,成功找到一种成药性优于该药的抗艾滋病新药塞拉维诺。

  由于抗艾滋病项目利润少,项目转化困难。要么立刻停止,要么继续“冒险”,而柳红顶住压力选择后者。面对科研经费的困乏,柳红多方申请项目筹措资金。在项目论证答辩时,面对专家对成果转化的疑虑,柳红答道:“您说的问题的确存在,但我们身为国家人、国家队,就要肩负国家责,我们想坚持做下去。”后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上海药物所等相关专项经费支持下,柳红团队与合作单位共同推进,塞拉维诺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即将完成临床I期研究,前景可期。

      

  科学家精神,点亮学生未来

      

  “我还能从事所感兴趣的工作,我觉得非常值得。”回顾科研路,柳红倍感欣慰与自豪,有过疲惫与退缩,但更多的时候是快乐。柳红团队的每名学生都被她身上的科学家精神深深折服。平时,她鼓励“这群孩子”提出新想法、应用新技术,也推动他们与其他学科团队进行交流合作,一旦学生有思路找上门,柳红便和学生共同讨论、查阅文献,和他们一起探讨应该怎么做,并尽快付诸实践。

  有学生申请柳红课题组时,她会来一场“百问百答”:“你想做有挑战性的研究吗?”“有做好失败的准备吗?”……既是为学生们提供考虑的空间,也是给足他们一路前行的底气。

  博士后谢雄曾疑惑:“一些病毒已经没了,为什么还要继续研究?”柳红告诉他,得多做一些国家、人民所需求的研究,肠道病毒、口足手病等公共卫生问题仍存在,“做一件事情要做深,不能什么热就做什么”。

  在读博士生张书睿每次递交上去的论文,无论多晚,柳红都会逐字进行批改。当察觉到学生因实验出现情绪低落时,柳红以过来人身份安慰:“不断去尝试,你才能获得成功,其实成功对我们来说是失败的幸运成果。”

  “打游戏要攒武器,药物研发比打游戏更有趣、难度更大,需要多年的科研工作来积累。你们还玩什么游戏呀?快来真实世界闯关吧!”这是柳红在与年轻学生分享时说的。

      

  人物小传

      

  柳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药物化学、药物设计和化学生物学研究,针对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代谢性和泌尿系统疾病、病毒、肿瘤和自身免疫等多个重大疾病领域进行新药创制研究。先后获评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荐稿人:ffy 2024-03-04 执行编辑:zjy 2024-03-04 责任编辑:lyh 2024-03-04 

0
 

上一篇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下一篇造福百姓起高坝 科技报国铸丰碑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