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25-03-10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25年3月10日第4版 |
脚踏实地攀登大飞机“新高峰” |
赵春玲扎根技术一线三十余年,正带领团队全力推进C929宽体客机设计工作 |
作者:解放日报记者 谢飞君
阅读次数:342
|
赵春玲(右)与团队成员商讨驾驶舱设计工作 赵春玲,中国商飞公司C929宽体客机总设计师,是我国航空领域承担国家重大飞机型号的首位女性总设计师。她扎根技术一线三十多年,亲历了C909、C919飞机的设计研制、试验试飞、适航取证和运营保障全过程,如今正带领团队全力推进C929宽体客机的设计工作。 凭借坚韧、严谨、细腻的女性特质,她带领技术团队攻克多项大飞机研制关键核心技术,成为“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梦想背后的“最美巾帼力量”。她还创建上海市赵春玲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和浦东新区首批最美巾帼红“逐梦蓝天”赵春玲工作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及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4部,成为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并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我国大飞机事业已迈入规模化、系列化发展的新征程。C909和C919飞机先后投入航线运营,C929宽体客机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中。赵春玲感慨万千:“在型号研制的磨炼中,我从一名普通设计员成长为总设计师。环境、岗位、角色和遇到的难题都在不断变化,但矢志蓝天的梦想和无畏的勇气始终引领我坚定前行。” 初心不改,精益求精 1991年,赵春玲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进入中航洛阳光电设备研究所工作。她很快投身航空领域多项国家型号项目,凭借扎实的专业技术积累,为后续的航空技术研发和型号研制打下坚实基础。回忆起这段经历,她感慨万千:“航空事业值得倾尽全力,因为它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梦想。”怀着这份热爱,她在中航洛阳光电设备研究所一干就是18年。 2008年,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启动研制,这深深吸引了远在洛阳的赵春玲。2009年,她通过人才引进加入中国商飞公司,开始了中国大飞机研制的新征程。 C909飞机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客机,被誉为国产喷气客机的“开路先锋”。 2012年,赵春玲开始担任C909飞机航电电气系统副总设计师,当时正值C909飞机试验试飞和适航取证的关键阶段。面对重重挑战,赵春玲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技术攻关,历经一场场讨论决策,一轮轮软件测试、分析、计算和试验试飞,攻克了C909飞机失速保护计算机(SPC)等技术难题,为适航取证扫除了障碍。 2015年C909飞机交付首家航空公司后,赵春玲并未停歇,她带领团队历时4年攻关,创新性地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静暗”驾驶舱设计理念与评价/验证技术体系,实现了多学科综合的“静暗”驾驶舱设计,有效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她坚信:“飞机设计要精益求精、日臻完善,必须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把技术工作做好。” 临危受命,攀登高峰 C919大型客机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大飞机梦”。2020年2月,C919飞机机组告警条款的适航验证成为取证路上的“拦路虎”。该条款对标国际最新最严的标准,且全球尚无飞机完成完整的适航验证,技术难度巨大。关键时刻,赵春玲临危受命,担任技术负责人。 在浙江嘉兴的攻坚日子里,赵春玲带领一支横跨设计、试飞、客户服务三大领域,涵盖全机近40个专业的专项攻关团队,日夜奋战,完成了无数次分析计算、模拟机试验和试飞验证。最终,C919在机组告警条款适航验证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成为全球首款满足国际最新最严格机组告警适航条款的机型。 C929是我国首款宽体客机,其创新强度、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远超C909和C919。2023年,赵春玲被任命为C929宽体客机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继续攀登商用飞机研制“新高峰”。 面对巨大的挑战,她坚定地表示:“我们一定要研制出一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宽体客机。”目前,C929的总体技术方案已确定,团队正向着“飞行性能更优、机场运营更好、智能功能更强、舒适智慧更佳”的目标奋勇前行。 回首三十余年的研制生涯,赵春玲深知,大飞机事业的奋斗之路,需要科学严谨的作风、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她的足迹遍布祖国河山,从零下40摄氏度的高寒试验到42摄氏度的高温试验,从青藏高原到三江平原,从西北大漠到黄河、长江入海口,她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大飞机人的奋斗篇章,为中国大飞机事业发展贡献了巾帼力量。 荐稿人:ffy 2025-03-10 执行编辑:zjy 2025-03-10 责任编辑:lyh 2025-03-11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