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1-07-31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1年7月31日第8版

再读《一篇铭文》
作者:叶梅娟  阅读次数:13082

                     ——为纪念康克清大姐百年华诞而作

 

    静悄悄的深夜,我下意识地取出一袋珍藏已久的资料,边翻阅,边思索……突然,两张发黄的稿纸,一个醒目的标题——《一篇铭文》映入我的眼帘。我情不自禁地轻声朗读起来:

   “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你以坚强的意志,无私地为她奉献了一切,你的名字将永垂青史。

   党与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为人民操劳,建立了震铄古今的功勋。

   战友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以博大的胸怀,坚决地维护党的团结,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人民子弟兵永远不会忘记——你以无畏的气概,英勇地同敌人作斗争,既是总司令,又是普通一兵。

    我与子孙后代永远不会忘记——在我们风雨同舟的岁月里,我和你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你‘革命到底’的苍劲题词,将永远镂刻在我们的心中。”

    哦,这是20年前,康克清大姐于1991年为纪念朱德同志诞辰时所撰。在撰写过程中,大姐真挚动情,周密思考。她的认真神态,作为当时她的秘书,我至今记忆犹新,恍如昨日。

    1991年春,为纪念朱老总105华诞,中央和军委决定在朱老总故乡四川省仪陇县竖朱德铜像一座,以志永远纪念。铜像基座下面为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朱德元帅”。背面请康克清大姐写几句话。当时,大姐的健康状况已经欠佳,在接到这一任务后,心情激动,非常重视,日夜思考。十多天后,大姐向我谈了她的一些想法,谈到自己既是朱老总的家属,又是朱老总的战士,还特别回忆起她第一次见到朱老总的情景:“1928年秋,万安农军接到上级命令,除留下必要的人员外,其余一百多名农军战士(其中有七名女战士),一律都随红军上井冈山。这对我来说,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因为从此我就摆脱了家庭的封建束缚,摆脱了反动派的追捕杀害,也摆脱了无穷无尽的苦难生活。在向井冈山进军的途中,有一天,我们的队伍停在遂川附近,稍事休息。只听到战士们兴高采烈地相互传话:‘朱军长来了。’以前我曾幼稚地误认为‘朱毛’是一个人呢,后来才知道是两个人。他们被传说得非常神,现在有机会亲眼见到他们,内心充满了好奇与敬仰。我挤在队伍中,顺着别人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只见一位中等个头,体格健壮,忠厚长者模样的人,正向我们走来。走近了,才看清他身穿灰里透白的军服,脚穿草鞋,一身风尘,面带微笑,威武、慈祥兼而有之。朱军长给我的第一印象——平易近人。平易得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普通红军战士和威名远扬的军长之间的距离,瞬间就缩小了。当时我并不理解这正是他的气质和魅力所在,当然更不可能想到后来我们会结成终身伴侣。”

    康大姐还表示:“由于我的特殊身份,铭文既要颂扬朱老总的丰功伟绩,又要表达我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更要能激励后人继承伟业,脚踏实地地建设我们的祖国。总之,要情真意切,恰到好处。”她委托我起草初稿。依照这些意思,我又尽力感悟大姐的精神和要求,动笔前还阅读了不少资料,多日后勉力交出初稿,请大姐审阅。接着我俩又多次进行朗读、推敲、修改。有个周六下午,我正准备回家休息,大姐忽然叫住我,要我将原稿带回家:“请你老伴(他是原北京出版社编审)再加审读。”恭敬不如从命,我也照办了,心想大姐真会走群众路线。又过了些日子,她决定召开家庭会议。朱敏、刘铮、刘建、赵力平、朱和平、朱新华等主要成员都参加了,对铭文又一次进行讨论、修改。抄清后,大姐又嘱送儒将魏传统审读。魏老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见,最后,由康大姐定稿。

    谁来书写铭文呢,康大姐说商请赵朴初老先生挥毫。当我电话联系好后,即将铭文原稿送至赵老府上。赵老的秘书在四合院里接待了我。当时天气已经很热,烦请赵老费神书写时,康大姐就一再嘱咐,要代她向赵老深致诚挚的歉意和衷心的谢忱。赵老很热情,很快就写来了。不久,铭文即呈军委办公厅。

    读着发黄的原稿,我再次感到,这篇铭文真是倾注了康大姐对朱老总无尽的思念与缅怀。

 

  推荐人:lry  2011-07-31   执行编辑:tmy  2011-08-04   责任编辑:xwf   2011-08-12

 

 

0
 

上一篇陈云六次遇险
下一篇“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