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2-01-23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2年1月22日第5版

马军武夫妇---32号界碑的无名卫士
作者:本报记者 郭一江  阅读次数:22565

2

  在中国万里边境线上,一个个小小的界碑,默默地矗立着,守望着国土。四周是孤寂的荒山、雪岭、莽原;年年岁岁,周而复始,它们都伴随着凄风苦雨、酷暑严寒。当然,也时有明媚春光和绚烂的秋色!它们既平凡、渺小,又那么伟岸、神圣——它们代表着国家的尊严!
  虽然,每一个界碑只有一个编号,但它的身后,有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32号界碑,位于我国最西北端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克孜勒乌英克乡、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国境线上。在界碑旁边1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个叫“桑德克”的民兵夫妻哨所。武警新疆阿勒泰边防支队克孜勒乌英克边防派出所护边员马军武在这里守边、护边已经23年,妻子张正美来这里陪伴他也有近20年。
  在这离群索居的边境线上,沙山、荒岭、一座20米高的瞭望塔,和门前一条叫“阿拉克别克”的中哈界河,无语地陪伴着他们。他们守护着32号界碑附近2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马军武每天巡走在边境线上,23年来,他巡边总里程达29.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7圈多,磨破了400多双鞋,刮破了40多套衣服……
  2011年9月,马军武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奖”。
  2011年岁末,记者飞行4000多公里,又驱车300余公里,冒着风雪来到西北边陲的桑德克民兵哨所。
  
(一)
  小小哨所在茫茫雪野中
  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32号界碑巍然挺立在界河边
  鲜红的“中国”两个大字格外醒目
  
  “守住了界碑,就守住了国土。守住了界河,就守住了家园!”一见到远方来的记者,马军武动情地说。
  32号界碑的故事不寻常。
  1988年4月23日,正值开春,冰雪融化。中苏【当时苏联还未解体】界河阿拉克别克河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河水以每秒120立方米的流量汹涌而来,冲刷、吞噬着脆弱的桑德克龙口。咆哮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先是冲垮了我方桑德克龙口堤坝,接着漫入我国境内的自然沟渠。附近建设兵团11个连队被洪水分割包围,2万多亩良田和1万多亩草场淹没在大水中,情况十分危急。
  更危急的是,如果任凭洪水冲泻,界河将有可能被迫改道,界河以东、自然沟以西由我国实际控制的大约55.5平方公里的领土有可能演变成争议地区,以致有被划入邻国版图的危险。
  洪水就是命令,灾情就是命令!建设兵团农、工职工及家属,驻地武警、公安、解放军边防部队官兵,当地县乡群众迅速奔赴抗洪第一线。
  消息传到乌鲁木齐、传到北京。
  “尽快恢复边境地区地物地貌”——成为抗洪军民的最神圣的使命。
  一场抗洪保卫战、一场界河保卫战打响了!
  各种抗洪物资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运来,数十辆大型推土机日夜不停地与洪水搏斗,军民们冒着危险在河道上架起索道运送各种抗洪物资,修筑堤坝、爆破作业、排泄洪水——直到5月8日凌晨1点30分,经过15个昼夜奋战,军民们终于堵住了堤坝的巨大溃口,让河水重新回到了昔日的河道,保住了55.5平方公里的国土。当时年仅19岁的马军武,作为一个普通兵团民兵,参加了这次惊心动魄的战斗。他和抢险官兵们一起装沙袋、加固铁丝笼、堵缺口、抢运抗洪物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当时就想尽快战胜洪水,保住家园,保住界河,哪管什么累不累啊!”今天说起来,他依然记忆犹新,感慨不已。
  马军武的父母亲都是1960年时从山东支援边疆建设,来到建设兵团的“老兵团”,他说:“我从小就出生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故乡!”
  如今,民兵哨所成了兵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挂满了当时抢险的照片和资料,马军武成了义务讲解员。
  过去的定期巡逻,变成驻点监测。在那次大洪水以后,为防患于未然,兵团决定在这里派设一名责任心强、懂水利业务的民兵骨干,常年驻守在桑德克龙口,监测水情,监测河道,守护堤坝,巡视界河——“桑德克民兵哨所”从此建立,被誉为“西北民兵第一哨”。
  1997年,中哈两国正式勘界,马军武和军民们抗洪奋战保卫的55.5平方公里的土地归我国所有。界碑正式勘立在“桑德克民兵哨所”门前100多米处的界河堤岸边,编号为“32”。
  至此,马军武和民兵哨所在这里已守护了近10年。“我是1988年9月20日来到这里的,那天下午2点过后从团部出发,赶着20多头羊。那会儿根本没有路,全是草丛,一直走到深夜11点多才到这里,一头羊中毒,半路死了。没电,漆黑一片——”
  23年前,他一个人走到这里的一幕幕,他永生也不会忘记。
  
(二)
  我家就在路尽头
  界碑就在房后头
  边境线上种庄稼
  铁丝网前放牛羊
  
  这是马军武2006年写的哨所日记中的一段话。
  走进民兵哨所,也就走进了马军武的家。室外气温零下18度,室内是22度。约100平方米的哨所,分为三室一厅,一间住房,一间储藏室,一个小客厅,最大一间是“光荣传统荣誉室”兼值班室,还有一间小厨房。如今的哨所已到第四代了。
  仅能放下一张床和一张小桌台的住房,整洁有序,桌上摆放了一台电脑;储藏室中堆放着大米、面粉等。“有100多公斤米面存着,我们就不怕了,就是大雪封路,哨所成孤岛,我们也能坚持。”马军武说。
  “上级为我们配发4吨过冬煤,我们又添购了2吨。前年大雪就把我们困在哨所里好些日子!”小客厅里,有一张沙发和一台电视机,马军武的妻子张正美给记者倒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2006年11月21日我们哨所才通电。安装了卫星天线,我们才看上了电视!”
  电视机曾是张正美心中的痛。
  马军武1988年一个人来到这里时,住的是地窝,睡的是土炕,一年到头见不到几个人,寂寞难耐。那会儿好多人都担心他得自闭症。
  “我是老天爷派来拯救他的。”妻子张正美调侃起来。
  1991年,经人介绍,同是兵团后代的张正美和马军武相恋了。“马军武老实,跑我们家来总是干活。压井打水,浇水种地,什么都干。我爸特喜欢他!”1992年10月,马军武和张正美结婚了。张正美穿着一条大红西式裙装,带着一台那个年代还很紧俏的雪莲牌18吋彩色电视机,住进了哨所。然而,哨所没电,电视机一直无法使用,箱子上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收音机不知坏了多少个。那会儿时兴收录机,要8节电池,一节要2.4元,没用几个小时就报废了。蜡烛5毛钱一根,舍不得买,还是烧柴油马灯便宜些……”
  从1992年到2006年,整整14年后,张正美和马军武在哨所才看上了电视。当年新婚时买的电视机早已过时,也不好使了,娘家人心疼她,又给他们送了一台21吋彩电。
  还有那条结婚时穿的大红裙子,20年了,来这儿后,就一直都没再穿过。
  说到这儿,马军武一脸愧疚。
  “我不怪他,这是我们自己要走的路,这里总要有人来守卫,我们不来别人就要来。为国家守边疆,我们愿意!”张正美坦诚的话语,掷地有声。
  要说马军武心里更愧疚的,还是儿子。
  张正美生下孩子后,就在哨所里坐月子。不到一岁,小家伙就被送到爷爷奶奶家。一年之中,马军武夫妇和儿子见不了几次面,好容易见了次面,儿子却和他们很生分。有一回,孩子放寒假,到民兵哨所住了几天,不料有一天夜里发起了高烧。此时马军武巡边还没回来,张正美说一不二,背起儿子,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赶到20公里外的团部医院。当马军武赶到医院,见到昏昏沉沉的儿子和疲惫不堪的妻子时,这位在困难面前从未低过头的汉子忍不住落下泪来!
  “儿子,还好吧!妈这几天挺想你。学习也紧张吧!要注意身体,妈知道你辛苦,但要努力,做最后的冲刺。妈永远支持你!加油!儿子!妈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儿子,爸妈永远都是爱你的人!晚安!拜拜!”这是一天前张正美发给儿子的短信。
  “儿子,妈昨儿个给你寄了五百元钱。这两天民族过年,等你上大学有时间了,妈带着你到他们房子里玩。好好学吧!保重!”这是刚下雪时,寄钱给儿子买鞋时张正美发的短信,一直没有删掉,还在手机里。
  现在,短信成了他们和儿子每天联系的方式。
  也许是父母亲的精神对儿子的遗传和影响,儿子从小就很努力,一直是学校的优秀生。三年前,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师部所在地北屯的重点高中。今年就将高考了,夫妻俩无时无刻不在牵挂。

1

(三)
  每天第一件事:升起五星红旗
  每天见到五星红旗在这儿飘扬
  就特别感到自豪,特别有成就感
  
  这是马军武夫妇的心声。北疆的冬季,北京时间上午10点才露出曙色。9点半,他们准时起床。穿上厚厚的军大衣,戴上棉帽,夫妻俩举着国旗,走到旗杆下,默默地升起五星红旗。在零下20度的寒风中,记者目睹了这动人的一幕。
  虽然没有音乐,但他俩步伐一致。马军武拉绳索,张正美右手奋力挥动国旗一角,马上就是一个军礼,直到国旗升到最顶端,与天安门广场升旗同样的神圣、庄严!
  “我们看着电视学的。天安门广场怎么升旗,我们就跟着学。”张正美说话总是乐呵呵的。去年9月,马军武到北京领奖时还专程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
  “不戴手套手不冷?”记者问马军武。
  “冬天的绳索很硬,戴手套就不利索了。”他不以为然。
  23年前,自从民兵哨所建立,马军武住在了这里,就引起了特别关注,常有探照灯、巡逻车在界河对岸活动。马军武开始时在哨所前用木杆升起一面红旗,后来团里送来了国旗,升国旗这就成了他每天的一件大事。
  “老三样”——萝卜、白菜、土豆,还有鸡蛋面条汤,是他们的早餐。
  早餐后,马军武就要登上20米高的瞭望塔,每天早晚各一次。现在这座是新塔,2008年秋后新建起来的,钢结构,有90级台阶。早先的老塔是木结构的,扶梯没有护栏。
  扶着冰冷的扶手,记者跟随马军武登上瞭望塔。登高望远,界河封冻了,两岸尽收眼底。远处的山野、村庄、哨塔在白色雪雾中依稀可见,一片安宁和谐的景象。马军武一边用望远镜观察着,一边回忆起以往的一幕……
  那是2002年9月20日下午,他正在瞭望台上观察,突然发现河对岸哈方不时有浓烟飘来。他赶紧跑到邻近的10连驻地,用电话向团里报告。到了晚上9点,火势已蔓延到界河边,这时一支300多人组成的民兵应急分队也火速赶到,在马军武的引导下,大家一字排开,扑打火苗,设置隔离带。经过1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终于控制了火势,最后扑灭了大火。
  马军武告诉记者,随着科技边防建设步伐加快,如今哨所安装了监控视频系统,可以在哨所里通过视频观察32号界碑和界河周边情况。尤其对夜间及时掌握情况,方便快速多了。
  冬季,在厚厚的积雪中巡边是件十分艰难的事。夫妻俩走到32号界碑边,把界碑四周的积雪清除干净。马军武用铁锨铲雪,张正美伏下身来用手扒雪,认真忘我的神情令人起敬。32号界碑上“中国”两个大字,在白雪中显得特别鲜艳。
  和妻子挥挥手,马军武踏上了巡边的路。
  “看,这是黄羊的毛。黄羊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走出2公里处,铁丝网下有撕裂痕迹,一些细毛挂在网上。“动物野兽才不管界河边境呢,哪有水草就往哪跑。冬天还常常跑到我们哨所门口呢!”马军武边说边用老虎钳将铁丝网修好。
  “看,这棵树枝快被雪压断了,如果掉下来压到铁丝网上就很危险!”在3公里处,他把这一险情记录下来。
  在雪域边境,记者随马军武仅走了一小段路程,而马军武则走了23年。他每天带着干粮上路,冬天的馍冻硬了,一咬就是一口冰渣子。一口硬馍一口雪,至今落下严重的胃病。
  在20多本民兵哨所执勤日记上,马军武记录下了23年来32号界碑周围20多公里的边界地区发生的点点滴滴——“2006年1月1日。今天巡逻1号段,铁丝网边有几只骆驼,赶走,情况正常。2号段未发现异常。”
  “2008年4月8日。一夜雨。今天河水涨了10公分,连日阴天下雨,情况正常。但界河的水突飞猛涨,来势凶猛。通知团领导。”
  “2010年12月28日。昨夜刮了一夜西风,今早路也封死了。夜里有野猫的惨叫,非常恐怖。今早又开始扫雪,每天打扫,都刮满了,没办法,环境恶劣。但愿马军武开会早点回来。1、2、3号地段正常。”这天是妻子张正美记的。
  ……
  马军武夫妻的民兵工作日记记录了边境线上发生的一切,成为32号界碑的第一手原始资料。但他们在巡边中遇到的种种危险、一次次险境却没有任何记录。
  这里是和南美亚马逊河流域、非洲乍得湖和坦葛尼喀湖地区齐名的世界四大蚊区之一。每年六七月份,蚊虫肆虐,有一种叫“小咬”的蠓虫,个小毒大,部队配发的一般防蚊虫面罩根本无法防御。人被叮咬后,奇痒无比,全身很快就有过敏反应,曾有不少人畜伤亡的记录。
  “我家的大黄狗就被‘小咬’咬死了。它平时一见到我就摇尾巴,那天趴在那一动不动。我上前一看,狗身上被咬烂了,伤口肿了,没两天就死了。”马军武说。妻子来了以后,专门为他做了一个更小更密的纱布防护罩,并且还要浇上柴油,这才解决了防护“小咬”的难题。
  对付“小咬”,还只是小事一桩。
  1995年5月的一天,夫妻俩在界河中遇到的危险,说起来至今仍心有余悸。
  阿拉克别克河全长71公里,由北向南,曲折的河道在桑德克龙口拐了个急弯,丰水期如不及时清理上游漂来的杂物,龙口就有可能堵塞,河水随时可能漫过堤坝、冲垮河堤。
  那天,马军武和妻子来到河边,准备清理河道。他刚把自己用轮胎做的木筏子放到河中,把绳子一端交到妻子手中,还没划几步,突然一个大浪打来,马军武连人带筏翻入河中。
  “河水流速特别快,我一下就呛了几口水。我拼命往上顶,双臂用力划水,冲上来又被拉下去,拉下去又顶上来,一直冲到下游好几公里外,最后拼尽全力抓住了河边一棵毛柳树枝,缓了好一会劲儿,这才游到河岸上来。”虽然很惊险,但马军武淡定地述说着。
  当时筏子被浪打翻冲走了,在岸上的张正美一下傻眼了,摔倒在河岸上。等她爬起身来,马军武已被洪水冲到下游,小小的身影在水中起伏。
  “马武、马武——”张正美大声哭喊,叫着马军武的小名儿,拼着命向下游追去!跑了好几公里,当远远看到爬上岸的马军武时,她一下子就瘫倒在河岸上。
  ……
  马军武夫妻和32号界碑的故事还有很多。
  他们还将坚守在这里,续写着新的故事。
  
后记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长达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和32号界碑一样,还有200多个界碑屹立着。它们的身后,有像马军武夫妻一样的2000多名民兵护边员日夜坚守着。
  在祖国万里边境线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像他们一样默默无闻的护边员。为了祖国的和平、安宁和尊严,他们配合公安、武警和解放军边防部队守边、护边,无私奉献、默默坚守。
  我知道,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 

 

 

  推荐人:lry   2012-01-23      执行编辑:lry    2012-01-23    责任编辑:tmy  2012.1.24

0
 

上一篇90岁北大资深教授黄枬森:哲学之路即人生之路
下一篇“感动中国”人物:激荡心底的柔软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