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装备研究院某所研究员、66岁的留美女博士范晓虹,毕生立志报国强军,3次延缓退休,先后主持研发我国多型反舰导弹战术应用软件,装备海军上百艘主战舰艇,使反舰导弹具备各种形式的精确打击能力,为我军装备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13次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次荣立二等功。
为了导弹飞得更准
1962年,16岁的范晓虹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从那时起,她立志知识报国。1978年,她考上国家公派留学生,前往美国留学。
1986年,范晓虹获得阿拉巴马大学电子和计算机系工学博士学位后,不少人劝她留在美国,但她说:“我得快点回去,好为国家做点事!”
归国后,范晓虹放弃多家条件优越的科研院所,选择到组建不久的海军装备论证中心工作。她主持完成舰艇指控系统性能评估等20多项装备论证基础研究课题,取得30多项开创性成果。
1995年,年近半百的范晓虹,领衔研发我国反舰导弹信息化、智能化所需的核心软件。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全新领域。她立即着手搜集资料,到部队调研,一次次向专家请教。经过3年不懈努力,从零开始的范晓虹成为反舰导弹战术应用方面的行家,成为作战软件编程的顶级专家。
青丝变白发,范晓虹全身心投入工作,相继研发了多个型号的反舰导弹战术应用软件,使我国反舰导弹具备各种形式的精确打击能力。
为了导弹飞得更精
范晓虹说,导弹飞得好,不仅需要软件设计得好,更要让部队官兵掌握得好、用得好。每型软件研制成功后,她都要手把手地教,一对一地帮带。几年来,她为海军30多个营以上部队讲过课,仅培训的导弹部门官兵就达1000余人次。
每次培训,范晓虹都先把家里和办公室电话写在黑板上。无论是谁、无论多晚打电话,她都有求必应。
为部队解难,范晓虹总是尽量想在前面。两年前,她听到部队官兵无意中提到,导弹攻击角软件采用传统计量方法,更符合操作习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范晓虹马上着手对软件进行修改。官兵们看她在导弹指挥车上爬上爬下,在武器控制台上一趴就是大半天,心疼地说:“范教授,太辛苦您了!不改,我们也能用。”可范晓虹认为,再好的装备首先要让官兵用起来方便,这样能缩短导弹准备的时间。她毫不犹豫地对岸舰导弹设备全部作了修改,使导弹模拟训练发射准备时间缩短了整整6秒钟。
多年来,范晓虹先后主持完成了30多个重点课题,全都转化成战斗力。她带领课题组完成的某型导弹战术应用软件,使该型导弹的打击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可因工作太忙,她抽不出时间准备报奖材料,评审时只得了个二等奖。很多人替她惋惜,范晓虹却说:“我们搞课题的目的不是为了拿奖,只要能形成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比得什么奖都重要。”
为了导弹飞得更远
2011年12月,组织上考虑范晓虹的年龄和身体原因,决定让她退休。在单位举行的退休座谈会上,范晓虹深情地说:“党和军队培养造就了我,今后只要工作需要,我一定随叫随到。”
2006年,范晓虹年满60岁,按规定可安享晚年,但她承担的岸舰导弹战术应用软件正处于定型试验的关键阶段,没人能够替代。组织征求意见时,范晓虹毫不犹豫同意推迟退休。此后,她又两次无条件地延缓退休。
范晓虹以近乎“疯狂”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她在办公室里自备一个手提包,里面装上洗漱用品,随时准备出差。从1995年承担反舰导弹战术应用软件研制任务至今,除了参加过一次海军组织的专家疗养,她连续16年没有休过一次假,仅2007年,出差就达180多天。
今年以来,研究所人手紧张,部队保障任务重,范晓虹得知后,二话没说,3次出差对导弹软件升级。她说:“虽然我退休了,但我是一名党员,一位老兵,为了我国导弹事业的发展,我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荐稿人: wdl 2012-08-28 执行编辑:tmy 2012.8.28 责任编辑:zjy 2012.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