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3-01-29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3年1月29日第12版

焦立中:国际空间站的华裔站长
作者:高秀英  阅读次数:8386

  俄罗斯“联盟TMA5”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完成对接,国际空间站里出现一张黄皮肤的面孔,他就是空间站历史上第一位华裔站长——焦立中。
  焦立中在18年的航天员生涯中,先后搭乘哥伦比亚号、奋进号、发现号航天飞机和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四度升空,六次太空漫步,太空停留总时数达229天7小时38分5秒,离舱太空行走累计36小时,创下多项第一,是迄今为止惟一一名担任国际太空站站长的华裔宇航员,第一位为美国总统选举从太空投票的宇航员,在太空一次性停留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员之一。
  


脱颖而出 成为正式宇航员


  焦立中1960年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一个殷实的华人家庭,父亲于中国山东省长大,母亲来自青岛,他们于二战后迁往台湾,在当地相识、结婚,20世纪50年代移居美国。
  谈到自己航天梦的起因,焦立中说:“我在8岁的一天,从电视里看到美国人乘坐‘阿波罗13号’首次登上月球的盛况,自那时起,当一名宇航员就成了我的梦想。”小时候的焦立中并不是特别聪明,不过他对机器有一种痴爱,特别善于摆弄和修理机器,这估计就是焦立中以后能够熟练进行各种太空实验的起点。
  焦立中曾于1983、1985和198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巴巴拉分校分别获得化学工程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化学工程博士听起来跟航天员并不搭界,但实际上,美国的航天员来自各个领域,有军队的飞行员,也有物理、化学和医学等方面的专家。对于为何能够从一个化学工程学博士转变为一名宇航员,他说:“天赋、努力和持之以恒对宇航员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条件。”
  1986年他首次提出宇航员申请。1987年和1989年先后进入加州赫克赛尔(高科技)公司和美国宇航总署太空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参与研制航太复合材料。后来,他在1990年甄选合格进入航空太空总署受训,1991年第二次提出宇航员申请后通过了面试和体能、心理测试,当时申请的人有2500来个,最后录用的只有23人。同年7月他正式获得宇航员资格。
  在航天飞机飞行过程中焦立中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实验器材的运行。他曾是“哥伦比亚”号乘员组的成员,在1994年7月23日开始的353小时55分钟时间内,绕地球飞行236周,积累下大约980万公里的空间飞行航程,帮助完成了80多项科学试验。1996年1月15日乘“奋进”号航天飞机第二次进入太空,完成了6个多小时的“太空行走”。
  2000年,他又随“发现号”再度升空。而这次在国际空间站,焦立中主要负责电子设备实验室的飞行软件校验工作、全体人员的装备、训练和飞行数据的文件汇总等。这一次,刚刚结婚1年的焦立中戴着结婚戒指飞往太空。焦立中的妻子卡伦说,她已经把照片、私人卡片和准备在太空中开启的信件转交给焦立中,“并且我还准备了一个‘关怀礼包’,其中有他最喜欢吃的零食和照片等作为礼物”。此外,他还带上了一面中国国旗和一朵用香港石英石雕成的玫瑰花。
  


喜欢太空 更爱地球


  1994年7月23日,焦立中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进入太空,祖籍山东的焦立中在太空中的名字就叫“山东”,这也就是美国宇航局在太空呼叫他的代号。浩瀚宇宙中奇幻且壮观的景色深深吸引这他,“很有趣。在此之前我看了很多相关的电影、书籍和图片,但当自己真正进入太空后,才发现它比我想像的更加美丽。”
  虽然酷爱太空,但焦立中显然还是更热爱自己的家园。他说:“每当我俯视地球,它看起来是如此美丽和鲜亮,生气勃勃。我最爱欣赏晚上的地球,可以看到城市的灯光,还有风云雷电,如同一幅漂亮的图画。我有时候还会梦见自己回到了地球。”
  1996年1月15日,焦立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进行了第二次航天飞行,并首次进入开放的空间环境完成长达6个多小时的“太空行走”任务,成为人类航空史上第一位“漫步”太空的华裔宇航员。2000年10月,他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再次升空,并进行了两次时间更长的舱外太空行走,由此跻身这一领域的专家行列。
  焦立中回忆起帮助修建太空站的经历时说:“我用钢缆线将自己固定在飞船上。身上的太空服像一个小型太空船,有氧气、冷却水系统以及通信系统。一切都要靠自己。尽管同事就在离你10英尺远的地方,却爱莫能助。整个宇航小组都在注视着你,看你如何将所有零件成功组装起来。”
  因表现出色焦立中多次受到美国航空航天局嘉奖,其中包括3次荣获太空飞行奖章,两次获得特别服务奖以及3次获得个人成就奖。但他表示,自己并不看重金钱与荣誉。他说:“我每次从太空中眺望地球时都会禁不住思考,在人的一生当中到底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这使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不再为琐事烦恼。”
  


赤子情怀 期待合作


  焦立中曾经在太空中生活过数月,说起在太空中的日常生活,他风趣地说:“在空间站里各种食物都有,但是都没有中国菜好吃。”在太空里,焦立中经常会通过摄影镜头来寻找中国。他在太空中拍了不少有关北京、山东的照片,“有时候我会在地球上寻找中国的长城,我知道它大概的位置,但从来没有看到过。不过我拍摄的地球照片传回地面,可以从上面找到长城。”进入国际空间站,焦立中说他最想携带的是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包括电影、歌曲、戏剧以及相声。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宇航飞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完成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焦立中在大洋彼岸听到了这一喜讯,十分激动,马上给杨利伟寄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并附上自己的照片。“我觉得这太棒了!我由衷地恭喜他!我希望中国继续太空探索。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开展国际合作,我能为之出一份力。”他在休斯敦航天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每位炎黄子孙都应为此感到骄傲。他从四五年前就开始关注中国的航天计划,对中国的太空探索前景非常看好,更期待中美两国能尽快在航空航天领域开展合作。2010年中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的消息让焦立中感觉“很激动”,他说:“我希望中国能继续太空探索,也许有一天开展国际合作时我能为之出一份力。”
  2004年10月13日,焦立中搭乘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从哈萨克贝康诺太空中心升空,进驻他参与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担任站长,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华裔空间站站长。他用“兄弟”来形容在国际空间站的同事,他和俄罗斯宇航员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一直持续至今。但焦立中有个遗憾,就是国际空间站至今没有中国宇航员。
  由于工作环境都是说英语和俄语,所以焦立中的汉语说的并不好,几乎不会写汉字。现在他尽管应酬很多,仍抽出时间苦练中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尽量使用汉语,他希望为将来与来自祖国的宇航员进行交流奠定基础。
  焦立中对国际空间站指挥长工作充满信心,他的主要任务是与俄罗斯同行在失重环境下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焦立中认为:“人类进行太空飞行已有40年历史,仍处于进步之中。我们准备建造更大的太空站,不久的将来还可能建在月球和火星上。这是一个伟大的探险,才刚刚开始的探险,我们能想到的一定都能做到。”
  


应让中国成为国际空间站新伙伴


  焦立中在空间站的工作和生活紧凑而繁忙。每天大约要工作12个小时,除了对空间站进行日常维护之外,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做科学试验。焦立中说:“在空间站最有收获的工作就是开展科学研究、做试验,因为这些试验是无法在其他地方完成的。”
  随着“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中国载人航天科技的发展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美国唯一的华裔空间站站长焦立中表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他希望国际空间站能尽早把中国纳入其中,这样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的发展能实现双赢。
  2011年9月初,焦立中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让中国成为国际空间站的新伙伴”。在文章中焦立中指出,俄罗斯一枚运载物资到国际空间站的“联盟”号火箭在8月下旬发射升空失败,这让人忧心忡忡,因为俄罗斯“联盟”号系列火箭是美国航天飞机退役之后唯一可以搭载宇航员赴空间站的飞行器。焦立中认为,现在中国是除俄罗斯之外唯一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国际空间站应该抓住机会,使中国成为新的伙伴。焦立中说:“我个人认为让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是正确的选择。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我们已经证明这种合作的效果是非常积极的。我认为应该让中国也参与到国际空间站、乃至今后的太空探索项目中。中国的‘神舟’系列飞船可以成为另一个运送宇航员上空间站的工具。这对中国和空间站来说将会是双赢的。”而美国宇航局似乎对这个想法嗤之以鼻。对此美国宇航局前约翰逊航天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克拉夫特说:“我觉得他们不正视现实。”
  出生于美国的焦立中一直关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并和中国航天界同行建立了友谊。他认为,不论中国是否研发自己的空间站,国际空间站都应该向中国敞开大门,这样可以使国际空间站更加名副其实。对中国而言,如果与国际空间站合作,中国将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
 

 

     推荐人:lry     2013-01-29       执行编辑:lry    2013-01-29      责任编辑:zjy  2013.1.29

0
 

上一篇80后支教女孩王萌萌的第二种人生
下一篇活着就要再次出发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