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3-03-10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3年3月10日第1版 |
一生做好一件事 |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田宇
阅读次数:8108
|
樊启泰,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退休教授级高工,机械转子动力学领域的权威。76岁了,他依然奔走在“三点一线”——学校、企业、工厂车间,几十年如一日。 50年前,樊启泰还是交大机械原理教研组实验室里的一名普通实验员。摊开1963年6月11日的《文汇报》,他埋头实验的照片跃然纸上。旧照中樊启泰头发黝黑,如今两鬓染霜。不变的是那股神情,透露出对科研的执着精神,正如当年那篇报道的标题《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拨通樊启泰的手机,那头传来干脆有力的声音。一提《文汇报》,他马上想起50年前的那篇报道,并热情询问当年那位采访记者的近况。问及能否谈谈“学雷锋”的那些年、那些事,他的语气马上不一样了:“当老师、做高工、搞实验是我的正常工作,都是应该做的,谈不上什么好人好事,更不是‘活雷锋’。如果你来跟我话话过去、谈谈老友,我欢迎,要是表扬报道的话,你不要找我了。” 晚上,记者来到这位颇有个性的老人家中。面对着老报纸,樊启泰打开了话匣:“当年的报道称我是‘实验室的主人’。那时,既缺设备零件又缺实验场所。白天,实验室要用来教学。为了给学生们提供足够的实验设备、零件,我们只能在晚上到实验室里动手制作。以实验室为家,把铺盖搬到实验室是常有的事。困难时期,大家都想着尽自己最大努力多做点事,保证教学正常。我被报道了只是运气好,其实,不应该只表扬我一个。” 谈到自己的过去,樊启泰轻描淡写。不过,当年的《文汇报》却清晰记录了他的工作状态:“他开始到处跑,跑工厂、废品公司和旧货摊,搞来了二百多件各种各样的零件……他更认识到作为实验室的主人,应当主动地自己动手建造设备,不应消极等待上级调拨器材……有时候干脆把铺盖搬到实验室睡觉,有的凸轮是他用手一点点锉着做出来的……” 樊启泰的家在田林地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两室一厅房子里,没有太多摆设,唯独床头摆放着的一个大盒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樊启泰微笑着缓缓打开盒盖,里面是厚厚的一叠证书,多达近百份,按照时间顺序整整齐齐地叠放着。1960年的“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88年的“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评定证书、2000年的某企业副总工程师聘任证书……渐渐翻到盒子底部,一份2013年1月1日刚刚签订的聘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聘书上写着“月薪100元”——一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聘用薪水才100元? 樊启泰笑着说:“这家机电企业好几次找上门,寻求动平衡方面的技术支持,还说要高薪聘我当顾问。我本来说不要钱,解决了问题就走。后来拗不过企业负责人,我就说那给100元吧。” “国家培养了我这么多年,让我学到了核心技术。现在是回报的时候,哪能狮子大开口要钱呢?”樊老正色道。 50年前,还是交大实验室的一名实验员时,樊启泰就热心于帮助兄弟单位一起搞试验。当年的报道上这样写着:“当那即将运往古巴的机床、国产拖拉机上的传动轴、制造病人急需药品的离心机……放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觉得这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有机的一部分,他没有权利不管它们,不能坐视它们因某种试验没做成而妨碍成品生产……不管怎么忙,他总是热情接待校外单位的同志,或是放下自己工作,或是利用休息时间,迅速地完成试验工作。实验室收到了几十件来自各地的感谢信和表扬信。” 为了教学,为了搞研究,为了给企业和工厂解决技术难题,樊启泰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着自己的事业。他的老伴说,从2002年退休至今,他几乎每天都在奔波:为技术人员做培训、给学生上课、去企业车间解决技术难题。“要不是晚上来,你根本见不到老樊。明天一早他还要去一个厂,给他们解决机械的噪音问题。他也不知道累。” 一谈到自己的工作,樊启泰立刻来了精神。他说:“我不能浪费了这身技术,我的专业比较特殊,需要很多年积累。不谦虚地说,有些机械状况没有我,他们很难解决。” “现在,很多新知识我也需要重新学习。”说着,樊启泰拿起一本动力学方面的学术期刊,翻开来指了指,“这是最近发表的论文,里面有我总结的很多新东西。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更好地解决技术难题。” “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就是我的专业工作。现在老了,但很多地方还需要我的技术,因此我不能退休,要一直干下去。雷锋同志也是这样的。所以,如果再要报道我,就跟50年前一样,讲我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吧。”
推荐人:lry 2013-03-10 执行编辑:lry 2013-03-10 责任编辑:zjy 2013.3.10 |
1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